招商银行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内财经 > 《21世纪商业评论》2004 > 正文
 

1992年上海关键词:经济起飞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2月03日 19:27 21世纪商业评论

  “我来过年,要看看南浦大桥,看看上海的经济发展情况。”1992年1月31日,邓小平在上海火车站的月台上对前来迎接他的市委、市政府一班人说。这已经是他自1988年以来连续第五年在上海过春节了,然而不同于前四次的是,这一次他的身上聚集了全世界的眼光,因为上海——是他南巡的最后一站。

  对于中国,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是这么一个时间段:国际上,苏联解体、东
欧剧变;国内,面对西方国家制裁、封锁和孤立的政策,外商投资止步观望,经济下滑明显。思想上,批判市场经济风潮四起,有人提出“以反和平演变为中心”……

  2月12日,邓小平和杨尚昆视察闵行开发区。当闵行联合发展总公司的总经理鲁又鸣汇报到,产出相当于基础设施投入的2.8倍时,小平表态:“这就是社会主义嘛!(这种合资开发)是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的。”小平还指出,安徽凤阳刚开始搞承包责任制时也有人不理解,三年之后大家都理解了。“所以,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些,大胆地试,大胆地闯。”

  对于小平第二次南巡的解读,至今多是“拨乱反正”、第二轮思想解放意义上的;为众人或多或少忽略的是,这次南巡,还是上海经济腾飞的开始。原《人民日报》副总编周瑞金(1991年在上海《解放日报》上发表了署名为“皇甫平”的系列文章,时任《解放日报》副主编)以为,上海经济其实就是借第二轮思想解放的东风才真正起飞的。

  经济起飞是一种状态,也是发展经济学中的一个概念,指的是在没有严重通货膨胀情况下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由于起飞通常是从百废待兴中开始,在经济转型中实现,仅仅依靠市场的力量很难使经济滑入起飞的轨道。一个适合起飞的经济体,其经济体制的特征必然是在政府主导和推动下的市场经济。在1992年之前,中国经济经过14年的改革开放获得了巨大的进步,但只能说是做好了起飞的准备。而1992年之后的上海,连续10年的双位数增长,让国人第一次直观而强烈地感受到了“起飞”的威力。如今,在各种报告或者规划文本中,“起飞”或“第二次起飞”等等字眼已是司空见惯。

  1992年6月9日,江泽民在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上作《深刻领会和全面落实邓小平同志的重要谈话精神,把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搞得更快更好》的讲话,首次使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一提法。

  10月,十四届一中全会召开,江泽民在报告中明确了上海发展的战略定位:"以上海浦东开发开放为龙头,进一步开放长江沿岸城市,尽快把上海建设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之一,带动长江三角洲和整个长江流域地区经济的新飞跃。”改革开放后,GNP、工业产值、出口总值、财政收入等项指标的老大位置被其他省市先后取代的上海,开始了历史上的第二次复兴。

  1998年的一次由上海市政府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上,有境外媒体记者面对徐匡迪市长时戏称:“上海是世界上最大的一个工地,有那么多的基础设施和其它项目在建,好像全世界的起重机都在上海了。”

  这位院士市长非常严肃地回答:“确切地说是28%。”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商业城市新闻




新浪财经24小时热门新闻排行

评论】【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彩 信 专 题
犬夜叉
封印的半妖犬夜叉
3DMM
温柔妹妹之3D篇章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更多彩信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