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年凤阳关键词:承包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2月03日 18:39 21世纪商业评论 | |||||||||
严格地讲,凤阳并不是一个城市。这个属于安徽蚌埠的农业小县,为人所知的只有一段花鼓,以及唱词中骂到的那个皇帝。“自从出了个朱皇帝,十年倒有九年荒”。显然朱元璋是被冤枉了,其实正是因为凤阳经常闹饥荒,穷则思变,饿到偷吃蜡烛的小和尚才被迫变成了朱皇帝。 新中国成立后,凤阳薄弱的农业基础并未改观,不知道是历史的偶然还是必然,这
1979年初春,只有18户人家的凤阳县梨园公社小岗生产队在队长严俊昌、副队长严宏昌的组织下,聚集在会计严立华家中开会。会议只有一个主题:如何解决“包干到组”形式下所引起的无穷无尽的矛盾?因为不论如何分组,哪怕是把父子、兄弟分在一个组里,都无法避免矛盾产生。后来的经济学家们用理论解释了矛盾的来源,在合作劳动中由于个体贡献难以计量和监督成本过高,所以不能防止“搭便车”的行为发生,结果三个和尚没水喝。 朴素的农民们没有任何经济学理论知识,但他们一开始就知道问题的本质在哪里。经过一段沉默后,终于有人提出“干脆包干到户”,这一提议立刻就被大家认可了。在那样的年代,任何制度创新都要冒政治上的风险,因此这些农民采取了画押承诺对外保密的形式。 保密工作显然并不成功。受到小岗村产量迅速增加的吸引,周边地区纷纷开始模仿,自然也都是暗自进行的。1980年,“包干到户”成了“地球人都知道的秘密”,那些自认为社会主义立场坚定的人当然要对其群起攻击。若非时任安徽省委书记的万里力挺,以及深谙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的邓小平坚决给予支持,这次改革很可能会夭折。 1982年1月1日,中央发出第一个关于农业问题的“一号文件”,明确指出包产到户、包干到户或大包干“都是社会主义生产责任制”。得到正名的凤阳小岗村成了全国学习的对象。 当时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被形象地解释为“交够国家的,留够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似乎只是一夜之间,大家都恍然大悟,原来增产的魔力只在于“剩下都是自己的”。这一最早对私有产权的认可,极大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而随着投入农业生产的劳动在质和量上的猛增,全国粮食产量和农民收入也开始大幅度提高。 承包制的威力接着开始从“农村包围城市”,国有企业相继进行了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实现厂长负责制的改革。紧接着此改革的逻辑,分配方面的“大锅饭”制度也不得不变化。“一大二公”的框框终于彻底被打破,私有财产观念从此深入人心。 综观中国的改革进程,本质就是去除约束人力资本发挥的种种制度。小岗村农民在那个傍晚画下的押,正是对此本质的完美诠释。随着农业上人力资本的解放,后面中国改革的诸多大事件也就顺理成章了。乡镇企业的兴起,民工潮的汹涌,中国成为“世界工厂”所依赖的廉价劳动力成本优势的形成,一切的一切,都发端于凤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