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CCTV经济半小时:中国经验北方工业重镇天津篇(2)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2月03日 01:07  CCTV经济半小时

  记者:那我们进行这样的调整,在循环经济投入这么大的精力,会不会影响我们天津的一个发展速度?

  戴相龙:循环经济原料节约得多,成本低,消耗低,污染轻,所以它经济效益也好,它不会影响速度,而且只会保持一个持久的速度,而且是一个高速的速度,是一个能和别人竞争的速度,所以这个我认为是从哪个方面,社会发展,人力发展都会有好处,不会影响经济,这是我们的主动选择。

  循环经济是现代工业体系对资源、产品和废弃物的科学利用模式。(大屏幕)传统经济是一种“资源——产品——废弃物”的单向流动经济,而循环经济是“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循环流动经济。其特征是低消耗,高利用。那么天津的循环经济究竟是怎么开展的。

  采访中,戴市长告诉我,循环经济是一种先进的工业发展模式,是对资源、产品和废弃物的一种科学利用。我这里也通过大屏幕,来给大家介绍一下,传统经济是一种“资源——产品——废弃物”的单向流动经济,而循环经济是“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循环流动经济。它的特征是低消耗、高利用。循环经济说起来简单,但实施起来却并不容易。天津市就选择了最紧张的水资源,开始尝试循环经济。

  再生水

  循环经济和我们过去所说的节水节能的环保措施,其实是有很大的区别。它是通过经济手段,来调动企业的积极性,让整个区域的经济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能够获得真正的竞争力。而充分利用水资源,还只是天津推广循环经济走出的第一步,这上面天津还有很多非常独特的做法。

  李勇:所以我们提出了把这个污水进行再处理,变为中水能够补充我们这个淡水资源的不足。

  李勇所说的“中水”,指的就是对污水进行处理后的“再生水”,这种水达到了一定的水质标准,可以在一定范围内重复使用,但是要让企业主动把自己的污水变成再生水,首先举手反对的就是开发区的那些用水大户。

  江全志(天津顶津食品有限公司生产厂长):三级到二级的时候,还要投资非常大的费用。

  江全志所管理的顶津食品公司,每天用水量将近5000吨。他提出反对的理由是,按照国家的规定,污水只要达到三级排放标准就可以排掉,而要把污水变成再生水,需要对企业的污水设备进行生机改造,这对企业来说,是一笔不必要的开支。

  李勇(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主任):那当然这个困难总是有的,这个水的这个再处理以后,它的成本会是比较高。”

  企业不愿意,政府又不能强迫,如何解决这个难题,开发区的决策者想出了一个办法,这就是开发区的《免缴污水处理单位认定暂行办法》。这个办法规定,凡是污水排放达到国家二级标准以及进行“污水回用”的单位,都可以免缴污水处理费,每吨少收1元钱。这个办法出台之后,顶津很快改造了自己的污水处理设备。

  江全志(天津顶津食品有限公司生产厂长):我们一年度的排污费减免下来,光这一项就可以省到99万元。

  让江全志高兴的事情还没有完,污水变成了再生水,可以用于绿化和浇灌,这样每天又节约了500吨自来水,一年算下来,这又是一笔不小的收入。企业节水的算盘和政府打到了一块,但是开发区的生活污水又如何回收利用呢?2002年,开发区投入1亿多元人民币建立了一个再生水厂,开发区一些没有经过处理的污水通过管道输送到这里,经过处理后,变成再生水。但是再生水毕竟来源于污水,谁愿意使用这种水,又成了一个难题。

  李健(天津开发区新水源一厂厂长):能不能被市场接受,这个东西都是当时留在心中一个悬案。

  很快,开发区又出台了一个文件,这就是《使用新型水源暂行办法》,办法规定,每吨再生水的价格定为3。9元,比自来水便宜了20%。

  李勇(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主任):说白了就是它的价格比自来水要便宜一点,那么来做一种,从经济手段上鼓励大家来使用。

  现在,开发区购买再生水的企业越来越多,当初还对再生水的市场前景存有担心的李健,现在正在筹划新水源二厂的建设。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转发此文至微博 我要评论

> 相关专题:

以下是本文可能影响或涉及到的板块个股: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