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经济半小时:2004中国经验——吉林篇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2月01日 22:02 CCTV经济半小时 | ||||||||
今天我们《2004中国经验》要关注的是素有东北粮仓之称的吉林省。今年,吉林遇上了一个少有的丰收年,我们先来看看这样一组数字,吉林全省的粮食总产量达到了510亿斤,比去年增产60亿斤,增长13.9%,比历史最高的1998年还增长了2.4%。粮食产量创了历史记录。 访谈 王云坤
王云坤,吉林省委书记。2004年他提出,吉林要在解决粮食主产区农民增收缓慢的问题上发挥带头作用。 记者:在吉林采访我们听到一句话,它的前半部分是,手中无粮,心里发慌,粮食对于吉林意味着什么? 王云坤:农民的收入还主要是靠粮食,粮食歉收了,农民的收入就减少了,所以对农民的收入是至关重要的。 记者:今年粮食丰收了,心里发慌的问题解决了,但那句话的后半部分却是,手里有粮,心里发愁,为什么会有这样一个说法? 王云坤:作为农民来看,粮食多了由两怕,一怕价格下降,增产不增收,所以是很害怕的事情,第二件事情怕粮食多了以后,市场放开了,农民闯市场的能力还比较低,最后怕卖不出去,卖不出去的,没有现金收入。农民这两怕,对地方政府来说,也应该说是地方政府比较愁的一件事情。 从王云坤书记的话里,我们也听出来了,怎么让农民增产又增收?是这位省委书记心里,一个沉甸甸的问题。为什么粮食多了,反倒让农民怕,政府愁呢?我们的记者在吉林省的农业大县前郭县进行采访的时候,遇到了一位农民,他给我们讲述了他在98年,那个丰收年的遭遇。 调查:一波三折的订单农业 高百林是前郭县的农民,这里的农村家家户户都种玉米。1998年吉林出现了历史罕见的大丰收,高百林家里种的玉米也碰上了好收成。但是,好收成却没有换来高收入。提起玉米丰收,高百林就有一肚子的气。 高百林:那一次跑到新庙(镇),没卖了,第三趟才卖了,用了4辆车,(每斤车费)一分钱不够,跑那一趟要(每斤)2分钱。 卖玉米每斤多花掉两分钱,高百林很是心疼,因为玉米的利润低,每斤也就能挣个4、5分钱,光是卖玉米的车费就花掉了一半,一年辛辛苦苦的劳作剩下的没有多少。从那以后,每年的播种季节,该不该种玉米,如果种又应该种多少,这个问题成了高百林的一块心病。 高百林:高粱和苞米价格差不多,但高粱好卖。 因为玉米不好卖,所以高百林不愿种;但是对于吉林省的粮食企业来说,他们却觉得玉米不好收。这座外形象玉米的大楼被当地老百姓称为“苞米楼子”,这里是东北三省最大的粮食企业——吉林粮食集团的办公楼。但是坐在苞米楼子里的公司董事长刘宪鲁,却常常为收玉米发愁。 刘宪鲁:这种标准的玉米在国际市场上就是普通的粮食价格,我们这个没有竞争力,好像中国商品就是地摊货。 刘宪鲁告诉记者,在吉林,玉米是农民最主要的种植作物,数量很大,但质量普遍不高。在市场,这样的玉米不仅价钱低,而且还不好卖。 刘宪鲁:弄得你很难受,那出出不去。 农民觉得卖玉米难,粮食企业又觉得收粮难,收不到好玉米,企业赚不到钱。现在是农民和企业的两难,那么两难有没可能变成双赢呢?刘宪鲁考虑,能不能给农民下订单,卖给农民种子,让他们种高品质的玉米。 刘鲁宪:吉粮集团从2000年开始准备做粮食订单。 然而让刘鲁宪始料不及的是,玉米订单的推广并不顺利。许多农民不愿意买企业的种子,也不愿意签订单。高百林就是其中的一个。 高百林:一开始不信是因为没种过,怕到时候不行,产量低,价格卖不上。 事实上农民对订单的不信任并不是没有根据,前郭县的另一个农民王春生就吃过订单的亏。王春生:签合同都是骗子,订单。 王春生曾经和一家公司签过种植优质甜菜的订单,当时这家公司在王春生所在的村子广做宣传,让农民买他们的种子,他们负责回收甜菜,农民肯定包赚不赔。 王春生:到村里宣传组织订单,以为有把握能回收,结果他也没有回收。 王春生当时签的订单是种15亩甜菜,最后公司不收了,王春生自己也没能卖出去,这些甜菜都烂在了家里。 王春生:后来都在家里扔了,他不收别人都不收,一垧地损失5、6千块钱。 吃了这个亏,王春生受了村里人的嘲笑,和家里人的埋怨。他告诉记者,事后想想,这些所谓的农业订单,其实是醉翁之意不在酒,订单是假,骗农民的种子钱是真。 王春生:现在分析,还是卖种子,一般的我是再不能相信了,上当受骗了。 和王春生一样,许多农民都因为订单上过当受过骗,这使得一些真心想推广订单农业的粮食企业,无法得到农民的信任。 吉粮集团经贸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冯吉龙:农民的防范心理很重,你是不是来骗我们,我们给农民讲农民不一定信任我们,我们和农民打交道也不托底,一家一户的很难办。 然而这还不是唯一的障碍,冯吉龙告诉记者,即便是得到了农民的信任,公司也很难把订单农业做好。 冯吉龙:我们自己尝试去做,自己确实没有这么大能力,你比如说这个企业,我每年做30万吨玉米,涉及到几十万农民,我企业不到100人,不可能和几十万农民连在一起。 农民卖粮难,企业收粮难,这个死结两方都解不开。 吉林省政府副秘书长、农委主任王守臣:市场放开的情况下,帮助农民解决流通问题,是政府的责任。 吉林省的基层政府首先进行了尝试和探索。高洪斌,吉林省前郭县新庙镇镇长,从2000年开始,他就一直在推广农业订单。 吉林省前郭县新庙镇镇长高洪斌:签的是蓖麻合同 虽然没有给政府签,但是政府许诺了,如果公司不收,政府负责。 在农民看来,政府的信誉度比企业高得多,所以有了政府的许诺,农民签订蓖麻合同的订单非常踊跃。高洪斌满以为今年农民一定可以靠订单增加收入,但没想到这个想法还是泡汤了。高洪斌:最后老总跑了,农民都把蓖麻拿到政府门口。 农民之所以把蓖麻堆在镇政府门口,是因为他们觉得政府许诺了,就应该负责。而高洪斌则认为,政府确实有责任,但政府又确实没办法负责。高洪斌:政府不是实体,没钱,只能是农民吃亏了。 高洪斌告诉我们记者,农民最后还是无奈地把堆在镇政府门口的这些蓖麻,背走了。作为一镇之长,他当时看着农民离去的身影,心里很难受,但他又无能为力。订单农业是现代农业的方向,是农民增收的重要手段,道理都明白,但没想到,几次尝试尝到的却都是苦果。订单农业这条路究竟能不能走通?农民收入到底能不能增加? 前面我们看到,吉林推行订单农业一波三折,农民不相信企业,政府的承诺又兑现不了。面对这一道道障碍,农民增收的路还能不能走下去?我们来听听吉林省委书记王云坤的看法。 访谈 王云坤 记者:那对于农民来讲,还有哪一个环节能够给农民收入? 王云坤:那么要解决这个农业的问题,就必定要走现代化的路子,走现代化的路子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比如说农业的规模经营,农业先进技术的普遍使用,农业标准化的实施,这一些问题都需要组织起来,这又进一步涉及到将来农村生产关系的变革,这生产力要求生产关系的变革,但是我们对于农业的问题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我们需要很好地实践和探索。 记者:那么我们正在解决这个问题吗? 王云坤:主要是促进农民积极自觉地进入市场,要进入市场就要采取各方面的改革措施,包括现有的这一种小规模的个人的经营在土地上经营行不行,但我们又不能强迫农民,必须在自愿的基础上,可能将来各种合作组织,互组组织就会出现,那么我们的政府可以积极的因势利导去推动去。 王云坤书记这里提到的合作组织、互助组织,它究竟是个什么样子?它能够解决订单农业遇到的这些问题吗?我们继续来看看记者在前郭县了解到的情况。 调查:互助组织 尽管订单农业这条路走得如此之难,但前郭县新庙镇的镇长高洪斌知道,农民增收,订单农业是一条绕不开的路。2003年,高洪斌找到吉林粮食集团,希望再次尝试订单农业,但这次,他汲取了上回蓖麻订单的教训,政府不再承诺了。 吉林省前郭县新庙镇镇长高洪斌:(老百姓)用自己去判断这个集团,这个订单我们签,合不合适,主动权交到了农民手上,农民也做出了决定,也有一些怀疑的,对这个事情,也不是百分之百的相信。 这时一个自称有办法让农民签下订单的人找到了吉林粮食集团,。 冯吉龙:通过这个种子接触,他说我能帮助你,把这些种子推广下去,那我说好,你只要能把种子推广下去,我就能把你这个种子生产的粮食收上来,而且我的价格,要比普通玉米粮食价格,就比不是这几个品种以外的,玉米的粮食价格还要高。 冯吉龙所说的,是前郭县乌兰傲都乡的供销社主任,叫刘玉仁,他还有一个身份是乡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协会会长。 前郭县乌兰傲都乡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协会会长刘玉仁:他(冯吉龙)说可以搞订单,我说我搞订单我也能做,他说你什么组织,我说我今年成立了农民协会经济组织,直接面向农民,为农民服务。 刘玉仁所成立的乌兰傲都乡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协会是一个经过民政部门批准的群众团体。在简陋的办公室里,刘会长给记者展示协会的成员名单和协会章程,他告诉记者,他组织的这个协会最大的优势就是了解农民,和农民很熟。 刘玉仁:我要是到下面老百姓家,就是张三李四叫啥名,他家种多少地,我基本上心中都有数。 我们这里算了笔帐,乌兰傲都乡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协会今年和吉林粮食集团签订了45600吨的玉米订单。如果以每吨十块钱计算的话,协会将可以从企业拿到45万6千元的服务费。而乌兰傲都乡一年全部的财政收入只有2、300万元,如果刨开人员工资、办公经费等必要支出,乡政府根本没有更多的财力,来解决订单农业可能出现的纠纷。显然相比之下,协会更有实力来推行农业订单。 调查:互助组织 跟随老刘在村里转了转,记者发现,他熟悉很多人,而很多人也都很熟悉他。正是有这样的优势,老刘顺利地接下了吉林粮食集团农业订单的活。 曾经因为订单农业吃过亏的农民王春生,在老刘的牵线之下,今年与吉林粮食集团签下了玉米订单,这就是刚刚收获的订单玉米。吉林粮食集团已经订下了拉货的时间,王春生告诉记者,今年自己肯定能挣上钱。 刘玉仁:出台市场价,见市场价高一分,这个玉米价格一垧地的产量多一分也不是小数目,可以多整个几百块钱。 农民之所以相信这个协会,还并不仅仅是因为脸熟,更主要的是,协会有经济实力,出了问题赔得起。老刘告诉记者,他们帮吉林粮食集团落实订单,可以拿到相应的服务费。 刘玉仁:计划着一吨也能提个十元二十元的。 协会的出现,一下子就解决了农民的卖粮难和企业收粮难的问题。协会的作用,也引起了政府的关注。常宝林是乌兰傲都乡的党委书记,老刘每次找他的时候都是推门就进,因为,常书记的另一个身份是协会的名誉会长。 中共前郭县乌兰傲都乡党委书记常宝林:协会组织组织起来的时候也很难,这个时候作为党委政府就要发挥它的作用,要求村组织组织群众到乡里来集中听课,一点点地灌输,让他接受这个协会组织。 常书记诉记者,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协会的建设情况已经成为前郭县全县乡镇干部考核的重要指标,目前全县已有58个协会,覆盖了县里所有的乡镇。 中共吉林省前郭县县委副书记韩树喜:组织起来之后,包括协会、专业生产合作社, 他们就可以集中地分析市场信息,集中地面对市场,集中地抗击市场的风险,这个作用非常大。 我们看到,和企业比,协会的组织网络遍布各村各镇,更容易赢得农民的信任,而和政府比,协会的经济实力更强,操作更加灵活。有了农民自发成立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协会合作组织,农民和粮食企业之间就搭建起了一道桥梁,订单农业以前所遇到的那些障碍,也就一个个迎刃而解了。路终于走通了,那农民最后到底能得到多少实惠呢? 前面我们认识了吉林省前郭县一位种粮农民高百林,98年那次大丰收,他增产却没能多挣钱。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高百林今年的收入又怎么样呢? 订单农业现状 曾经提起种玉米就一肚子气的高百林,去年签下了订单玉米。没想到今年赶上了大丰收。按照订单的价格,老高实实在在的赚了一大笔。 高百林:这个一垧地照那个(普通玉米)算也得高出来,达不到一千也差不了多少 不仅价钱卖得高,而且协会会上门收,这样卖粮的车费也省下了。现在高洪斌镇长不需要再做农民的思想工作了,农民们自己就抢着和吉粮集团签订单。 高百林:我们新庙镇订单玉米一共是1700公顷,每垧地增收750元左右,这样全镇玉米订单的增收接近120万元。 同样高兴的还有玉米订单的甲方——吉林粮食集团,在吉粮集团的兴达粮库,记者看到,订单使玉米的品质得到保障。 吉粮集团外贸公司副总经理张大民:现在这个库里装的都是一个品种,是吉新就一个等级。 如今坐在苞米楼子里的吉粮集团董事长刘鲁宪,也不再为玉米发愁了。 吉粮集团董事长刘鲁宪:我想,第一我粮源稳定了粮源稳定的本身就是说我数量首先有了。第二我的质量稳定了,质量稳定的本身要求什么呢?客户对我满意了,我按照客户的需要来种植它所需要的玉米。那么,第三个是自然的我这种玉米它的价位在国际市场上好于普通玉米的价位。 在农民和企业双赢的背后,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协会发挥了最为关键的作用。吉林粮食集团经贸公司的负责人向记者表示,企业和协会的合作将会一直持续下去。 冯吉龙:中介组织恰好是在农民和企业之间架起一个桥梁,它既能向企业提供农民的信息,又能向农民提供企业的信息,而企业对中介组织这个操作,在订单上就比较容易一些,然后具体的一些大量的工作由中介组织,去跟农民进行沟通,进行协调。 同样是粮食丰收年,我们这回在农民和粮食企业那里,看到的却是笑脸。今年,吉林全省的农作物订单面积已经达到了将近3000万亩。那么,吉林省委书记王云坤怎么评价订单农业给吉林带来的变化呢? 访谈 王云坤 记者:在采访的时候,很多农民都非常高兴地给我们看他手里的订单,这样他感觉心里托底了,那么当时我们,在提出这个思路的时候,我们是怎么考虑政府在这当中发挥的作用? 王云坤:这个订单实际上是政府去推进去,推进企业和农民之间的签定合同,因为现在人和一些经济工作,他的主体不一定是政府,是企业,市场的行为,应该是企业和农民之间,就是这个粮食品种,企业和农民之间打交道,但是政府去推动去,这个推动是一种责任,也是应该做的工作。 记者:那么这个订单农业应该说也是一个提高农产品的,市场化程度的一个尝试? 王云坤:这个订单农业嘛,这个市场经济本身要签定合同,实际上也是企业和农民签定合同,这是很正常的一件事情,但是因为我们的农民还不适应,这种市场,所以政府才去推动,让企业和农民签订一种合同,这种合同我们就叫做订单,其实这是很形象的说法,定一个单,完了以后我收上来交给你,你来保证收成,这也是一种诚信。 王云坤书记告诉我们,今年吉林省农民人均纯收入将达到3000元以上,比去年增长20%。希望吉林今后都能像今年这样,粮食年年丰收,农民年年增收。明天我们《2004中国经验》将关注天津,天津市市长戴相龙将向您讲述,一个资源匮乏的城市如何通过循环经济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 公布一下我们栏目的互动短信留言号码,移 动用户可以发短信到8003222,联通用户可以发短信到9850222。 记者:周勇 李洪均 欧阳秉辉 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经济半小时》首播时间:21:30 重播时间:12:35(次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