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银行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内财经 > 《新远见》2004 > 正文
 

不设防的体育产业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2月01日 14:23 《新远见》杂志

  □ 文/本刊实习生 李玉海

  2004年中国的秋天,是体育的秋天。只不过,在这个秋天里,我们收获的不仅仅是金色。

  多事之秋,多出来的有好事,有坏事,有不好不坏的事,也有说不清是好还是坏的事

  奥运军团金牌丰收,是好事;6亿元打造一块金牌是否合算,说不清好坏。中国足球风雨飘摇,是坏事;借机进行改革真正与国际接轨,说不清好坏。国际顶级赛事接连在华举办,是好事;中国正在成为别人体育文化的消费乐土,说不清好坏。

  但是,这些事都是新鲜事,这些事造成的动静都不小,这些事的背后都隐藏着更深更长远的大事。

  这些事都体现着中国与国际接轨的艰难磨合,这些事都是发生在摩擦时代的摩擦风暴,这些事都需要我们用摩擦时代的眼光来分析、看待。

  “淘金者”听到了“英雄赞歌”

  这个秋天里的一些事,需要从上个秋天里的一些事谈起:2003年8月,皇马沿着一条金子铺成的大道来到中国。

  70万欧元、200万欧元、4000万欧元,这三个数字分别代表着比较权威和专业评估的“皇马中国行”的短期、中期和长期收入。70万欧元,是皇马在红塔基地集训7天的报酬;200万欧元,是皇马在北京比赛的出场费;4000万欧元,是皇马未来3年在亚太地区市场开发的预期收入。

  皇马主席弗罗伦蒂诺在那个秋天里笑得稀里哗啦:中国人的钱太好赚了!

  那个稀里哗啦的笑声一定非常具有诱惑力。因为,就在今年这个秋天,沿着皇马的足迹一路复制,F1掌门人伯尼·埃克里斯通和NBA总裁大卫·斯特恩同样笑得稀里哗啦。

  同样笑得稀里哗啦的还有无数的国人。那些皇马迷,那些F1迷,那些NBA迷。更重要的是,许许多多原本不迷的中国人从此开始迷上了,甚至根本没有考虑这种迷将会在未来的日子里付出多么大的成本。

  唯一不同的是,弗罗伦蒂诺、埃克里斯通、斯特恩之流稀里哗啦的笑是因为挣够了钱,今后还会继续大把地挣钱;而我们稀里哗啦的笑是因为扔够了钱,今后还会继续大把地扔钱。

  9月24日,F1战车轰隆隆开到上海,伯尼·埃克里斯通抑制不住兴奋:“我们终于等到上海筹办F1大赛了!”作为世界第一烧钱运动,F1看中的正是中国广阔的市场。有市场才有赞助商,有赞助商才有高额利润。不仅如此,从今以后的8年中,上海要向伯尼上交近24亿元的申办费与电视转播权购买费,三年比赛的广告收入也全归伯尼囊中。据媒体报道,连赛场内卖爆米花的钱,伯尼也有份分羹。

  F1的各大参赛车队也发疯一样地赚钱:一顶法拉利赛车帽要价400元,一件T恤衫要价800元。这些抢钱的小工具已经全部售罄,法拉利还有更大的目标——法拉利汽车明年在中国市场的销量要翻一番,至少要卖出100辆。

  这个目标相信一定能够实现。

  比起埃克里斯通,大卫·斯特恩更有底气。因为,除了NBA,他还有一把锻造很久、运筹很久的特殊的钥匙——姚明。

  从表面上的数字统计看,NBA中国赛主办方是大赢家,两场比赛票房收入2000多万元人民币,纯利润500多万元人民币。美方在票房上只得了300万元人民币,只赔不赚。

  斯特恩在冒傻气?绝对不是。可能因为底气太足了,斯特恩手上拨弄的算盘珠子更大。

  美国《休斯敦纪事报》资深记者乔纳森·费根说:“如果NBA可以让数以百万的中国孩子梦想拥有一件姚明一样的球衣,那就是一笔好生意。”

  大卫·斯特恩来了,不仅带着自己,不仅带着NBA,不仅带着姚明。他还领着一帮企业家。

  2004年10月14日,斯特恩坐在上海体育馆的主席台上,看着一场篮球赛从7:30一直打到10:30。几乎所有赞助NBA中国赛的大企业都上场了,以歌舞、游戏、表演来展示自己。与其说这是一场比赛,还不如说是一场依托在NBA文化上的超级商业秀。

  一位亲身体验这场比赛的媒体人士说:那是一场比赛,又不是一场比赛。或者说,比赛几乎成为了一种过场,而比赛间歇、暂停这样的过场反而像是正剧。那些时候,不断有人利用每一秒钟专业地调动你的情绪,让你的眼睛按他们的设计不停转动,在那些美国产品和美国品牌的变换表演中,赛场成为了上万人聚在一起的大PARTY。然后,比赛继续,人们歇一歇。然后,又是PARTY。

  他说,这场比赛让我惊诧和钦佩的不是球员们的精湛技艺,而是美国人熟练和高超的商业手法。

  姚明穿着锐步篮球鞋上场。现在,穿锐步篮球鞋的中国年轻人越来越多。锐步国际有限公司主席及执行总裁保·法尔曼说,NBA中国赛只不过是两场非常普通的季前赛,但NBA以及美国的大公司对它非常重视,规格之高出人意料,原因就是中国的市场。

  无论对NBA还是对锐步这样的美国大公司来说,都把NBA中国赛看作一个象征:NBA中国赛能够举办,是世界对中国市场的认可,对中国体育市场的认可。

  皇马、F1、NBA,它们代表的是域外强势的体育产业。在中国这块风水宝地攻城掠地的过程中,它们没有遭到抵抗,而是受到了英雄般的礼遇。

  中国体育产业是不设防的吗?

  在老瓦的家乡开“国球”PARTY?

  在国际上,体育按市场经济基本规律运作已有近百年的历史。随着经济发展以及传统体育项目向现代竞技运动的演变,体育的经济功能日趋显现,体育的产业地位得以确立。目前,体育产业在世界各国都表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被视为阳光产业。1999年,美国体育产业产值达2125.3亿美元,成为美国第11大产业。

  在我国,由于长期被计划经济体制所管理,体育一直被视为公益事业,在实践上排斥体育产业化、市场化,体育的经济价值未被发掘。直到十年前,国家体委把足球职业化作为体育产业化改造的试点推向市场,中国的体育产业才迈出了艰难的一步。

  这一步的重要意义在于,它让国人开始正视体育之下的巨大经济利益,并懂得了以经济利益为导向地发展和开展体育运动。“洋体育”在中国受到热捧,其根源也首先在此。F1上海赛门票价格成倍翻番,15万张门票两个月内售罄,乐坏了包括大大小小黄牛党在内的既得利益者。NBA中国赛门票也被热炒,300元一张的看台票竟被炒到了 1500元,让同样拥有NBA季前赛的日本人惊诧不已。除了票房收入,北京和上海这两个城市很有钵满盆满的感觉,被主办方所津津乐道的还有比赛带来的旅游、交通、住宿等显性收入以及国际知名度大幅提升等隐性收入。

  “体育搭台,经济唱戏”,这是中国对待体育的态度。

  但是,这些利益足够吗?这种态度完全吗?

  从自身低水平成长的角度,这些似乎够了,也完全了;但从摩擦时代的眼光,这些还很不够,更不完全。

  中国的大门向世界开放,一个新的摩擦时代开始了。各种各样的摩擦带来了纠纷,也会带来利益。只不过,多数情况下,我们紧张地忙于应付和消减各种各样的摩擦纠纷,却忘记了如何获取摩擦利益;或者,我们多数时候乐滋滋地沉浸在被动地接受别人在“双赢”的规则下伸手给我们送来的摩擦利益,却忘记了如何主动地去创造摩擦利益。

  比如,赛车和篮球都是别人的强势项目,它们来到中国,可以创造摩擦利益;乒乓球和羽毛球是我们的强势项目,我们如果把它们输送出去,是否同样可以创造摩擦利益呢?

  而实际上,我们的强势项目大多面临着日益严重的人才流失,在多个国际赛事上我们的队员直面“海外兵团”的情景已经很平常。这种情景正是摩擦时代中被动不利的一种体现。

  我们出去的仅仅是人才和技艺秘密,没有别的,所以得到的只是损失。为了避免这种损失,我们把自己紧紧地抱成一团,封闭起来,掩藏起来。拿出来交换利益?从来没想过。

  我们的运动员开始走出国门了,除了姚明,还有孙继海、邵佳一、董方卓、李铁……然而,在为中国人的技艺得到世界豪门认同而自豪的同时,我们也同样知道,在接收每一个中国球员加盟的操作背后,都有着这些国际俱乐部深厚和长远的市场经济利益。

  我们认同了,这是双赢或者多赢。

  但是,我们是否想过要去跟人家学一学呢?

  比如,我们的乒乓联赛能否接收老瓦加盟,然后把中国联赛的“季前赛”拿到同样对这一运动具备热情的瑞典举办,也带上中国的企业,到那里演一个大PARTY?

  至今没有人这样做过。更可悲的是,至今恐怕还没有人这样想过。因为,我们每天看到的是,我们自己的体育产业萎靡不振,岌岌可危。

  “攘外必先安内”,这是中国传统文化。甲A一年亏4亿、CBA陷入困境、全运会招商困难、体育基础设施投资匮乏……一系列的问题已经塞满了我们体育管理者们的大脑,他们或许没有时间去想别的。本刊记者查遍了历史资料,至今尚未发现有关方面明确体育作为一个产业地位的正式记载。

  在全球体育产业每年产生超过4000亿美元商业价值的繁荣背景下,我们的体育产业还在一片朦胧之中。这个时候,摩擦时代到了,外面的人进来摩擦了,我们在研究接受,不论悲喜,不论哭笑,不论赔赚,都是被动的。

  更重要的是,与F1、NBA一起来的不光是美国的企业和产品,还有美国的文化;那些为之疯狂的国人迷上的不光是麦当劳、法拉利,还有美国的文化。在那场大PARTY之后,更多的人会加入F1和NBA的运动中,还剩下几个会喜欢乒乓球?等到没有人喜欢的时候,我们就成为了F1和NBA的“世界工厂”和消费市场,自身体育产业的核心竞争力“芯片”不见了。

  我们又将在一个新兴行业中艰难地探索核心竞争力的创造。殊不知,这个核心竞争力恰恰是被我们自己曾经很不负责任地丢掉了。

  这是危言耸听吗?这是天方夜谭吗?

  在摩擦时代,这不是。

  拿来的东西没有变成自己的食粮

  秋风秋雨中,中国足球坐在了火山口上。

  先是“超白金一代”陨落,后是奥运女足折戟,紧接着世界杯预选赛惨败科威特。还没有来得及总结检查,辽足赌球、上海德比大战动手、健力宝球员罢训,而北京国安的罢赛风波发展到中超俱乐部投资人集体对抗中国足协,把黑哨、假球、赌球、虚假财务等所有的矛盾推向了顶点,至今如火如荼。

  身边凄风冷雨,屁股底下猛火燃烧,中国足球不感冒才怪。

  更重要的是,在整个事件中各方面利益特别是权力和金钱之间的利益交换、博弈、对抗、妥协,让人们看清了体育背后的很多东西,对公正公平产生了很多怀疑。

  而失去了大众对公正公平的信任,足球还能发展吗?足球产业还能发展吗?足球还能那样肆无忌惮地掏取百姓的腰包吗?

  而足球对中国体育产业来说绝不是小事,因为中国体育产业的发端就是从足球开始的。最早引进了职业化改造,最早引入市场机制,最早把国际上最先进的产业化理念拿到了中国。而一旦足球改革折戟沉沙,受到巨大打击的一定也是辛苦拿来的体育产业发展。

  中国足球职业化已经走过了十年。十年来,不断有企业加入,也不断有企业退出。一位业内人士说:各个俱乐部的投入已经超过了100亿,依靠的就是众多赞助商和投资人的支持。但是,作为一项体育产业,各俱乐部或者足球又给赞助商和投资人带来了多少回报呢?

  现实是,赞助商和投资人根本不能奢望从中赚钱。一位投资人愤懑地说:不是足球不赚钱,而是赚了的钱都被一个名叫“足协”的机构收走了!

  创刊不久的《南方人物周刊》在第十期上对这一事件的报道使用的标题是:《国安“罢赛”引爆官办足球市场危机》。

  不是拿来了别人的市场机制了吗?不是天天嘴上叫着市场改革吗?为何还是官办的呢?

  从名义上看,“足协”是各成员自愿结成的非营利社会团体,是一个为会员提供服务、自我管理的民间组织。而实际上,中国的足协是半官方机构,与中国足球运动管理中心是一套人马两块牌子。这样的结果是,足协的领导层往往不是真正由会员选举产生,多数情况下只对政府负责,更多的是行使管理功能,加上传统的垄断性权力,缺乏外部监督和内部自律。国安老总说:“这不是一个衙门是什么?”

  在国安风波中,社会学家郑也夫分析说:“作为决策方的足协没有真正决策的权力,俱乐部也会动用各种权力资源去影响足协背后的权力机关。”问题最终的解决需要政治智慧。

  对于足球这样已经完全可以开放也应该开放的领域,为什么不能真正地权力开放?资深足球评论员董路的分析一针见血:毕竟足协每年都是纳税大户,中国的许多体育项目其实还是依靠足球的收入提供资金。涉及到这么多利益,当然不能轻易放手。

  但是,中超俱乐部各投资人已经联合在了一起,一场资本与权力的争夺战已经打响。尽管结果不可预知,但有一条应该是越来越多的人的共识,就像《南方人物周刊》报道引言中所说:“一个既不职业又不市场的中国职业足球最终会失去所有的市场,输掉最后的底牌。”

  这句话同时也应该看作是对中国体育产业化的警醒。

  看完F1,看过NBA,看到体育产业在外国人的手中被神奇地玩弄出滚滚不尽的财富,我们艳羡。而审视自身却发现,拿来也不那么容易。

  拿来的不能只是形式,更重要的是观念。

  中国的体育面临着全球化生存,因为体育本身就是全球化的、无国界的;中国的体育产业面临着全球化生存,因为体育产业本身也是全球化的、无国界的。

  在摩擦时代,体育最早领略摩擦,最早掀开摩擦风暴也就在情理当中。

  体育产业不设防。用摩擦时代的眼光看,也无法设防。

  资料

  中国体育产业的国际比较

  目前全球体育产业产值已超过5000亿美元,西方主要发达国家体育产业产值一般都占本国GDP的1%—3%,最高的瑞士占3.37%。

  依据世界各国体育产业发展水平,大体可分为三档:

  第一档是美国,一枝独秀。1999年美国体育产业总产值占全球体育产业产值的一半以上,达到2125.3亿美元,占该国当年GDP的2.4%;

  第二档是德国、英国、意大利、法国、瑞士、加拿大、澳大利亚、日本等发达国家,它们的体育产业产值一般都在500亿美元-1000亿美元之间,整体实力与美国差距较大,但也有自己的特色或优势行业,如德国的体育用品业、英国的体育保险业、意大利的体育彩票业(以足球为特色)、瑞士的体育旅游业;

  第三档是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和部分新兴的工业化国家。它们都是体育产业的后发国家,产业基础薄弱、企业素质较低、市场规模和消费水平有限。

  中国目前尚未建立专门的体育产业统计制度,只有少部分发达省市做过体育产业的专项统计。

  2001年北京市体育经营收入106.4亿元,实现增加值45.5亿元,占全市GDP的1.6%,在体育产业中的就业人数达到5.6万人;1998年上海市体育产业总产值53.87亿元,增加值16.47亿元,占当年该市GDP的0.45%;2000年浙江省体育产业总产值252.37亿元,增加值为55.65亿元,比1999年增长20.36%,占全省GDP的比重为0.92%,在体育产业中的就业人数达到20.76万人,比1999年增长14.3%,占该省全社会从业人数的比重为0.76%。






新浪财经24小时热门新闻排行

评论】【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彩 信 专 题
犬夜叉
封印的半妖犬夜叉
3DMM
温柔妹妹之3D篇章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更多彩信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