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银行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内财经 > 《中国经济周刊》2004 > 正文
 

上海:制造业归来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1月30日 16:13 《中国经济周刊》

  ★ 文/于宙

   “优先发展先进制造业就是要通过高端优势来引领其他制造业的发展,这事关上海工业发展的前途、命运和未来,是上海实施科教兴市战略的重要举措,也是当前上海制造业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

  这句话出自上海市市委书记陈良宇的口中。他把优先发展先进制造业提到了如此的高度。

  11月19日下午,上海市委举行常委会,听取上海市政府党组关于《上海优先发展先进制造业行动方案》的汇报。陈良宇对先进制造业的高度定性透露出一个信号: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利好刺激下,上海的制造业将重新回归到重要位置,而先进制造业将担任“排头兵”的角色。

  会议还透露出这样的信息:上海计划利用其科技、人才、产业基础等比较优势,重点承接世界制造业转移,通过制造业的升级形成上海新一轮发展的竞争优势。其制造业发展的目标也定在了全面提升竞争力上,包括制造业的高度化和形成高附加值产品线。

  在1990年代初,上海制定了“三二一”的发展战略。所谓的“三二一”,即最优先发展第三产业,把第三产业在经济份额中的比重像很多国际大都市那样提高到70%以上。但在10多年的实践之后,上海发觉自己走上了很长一段的弯路。于是,上海决定将产业重心重新向第二产业回归。过去“三二一”产业发展的排序已转变为目前的“二三产业共同推进”发展战略。

  这一产业重心调整的原因,浓缩了上海10几年来产业发展的过程。

  重审支柱产业

  2003年8月29日至31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上海进行考察时说:“在新世纪新阶段,上海要适应新形势,站在新起点,实现新跨越,再攀新高峰,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和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温家宝总理此次对上海的寄语,表明物流汽车、金融、房地产仍是上海经济发展的“四大天王”。但现在,这四个支柱的表现没有像规划中的那么理想。上海社会科学院部门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市政府决策咨询专家杨建文说,“当前,上海经济的支撑点中的两块:汽车和房地产,都已进入了风险期。”

  根据上海市官方公布的统计数据,金融业2003年对上海市GDP的直接贡献比率为10.1%。与GDP出现了连续第12个年头两位数增长的高歌猛进相比,上海金融保险业的增长却显得明显地滞后。其实,2003年并非是金融业对上海GDP直接贡献比率的第一次下降。今年以来,上海的人寿保险更是出现了负增长。

  在预期状况没有出现的情况下,上海今年年初正式决定延期建成金融中心。而金融产业目标比原计划的推迟实现,无疑是上海产业政策的重大调整。有迹象表明,上海房价的突然飙升,与期望中的金融产业未能一柱擎天不无关系。在一些专家看来,通过扶摇直上的房价,可以实现政府高价的卖地,从而弥补金融产业对GDP的贡献不足。实际上,上海用给房地产吃兴奋剂的办法来弥补金融发展滞后的办法,已经没有太多的效果了。

  对于上海将发展第三产业置于首位、第二产业排后的产业发展思路,《上海综合经济研究》主编沈建新也认为,过早地实施以第三产业为主导的战略,就像早产的婴儿,将会在上海产生难以预料的后果。在上海未来的10年中,第二产业将逐渐居于主导地位,而上海由以第二产业为主导转变到以第三产业为主导的发展轨道,最早需在2010年后才会开始。

  上海需要有一个新产业,它是最能够替代四个支柱产业或其中的一个产业。这两年,上海市高层一直在寻找这个新的经济增长点。

  刷新发展目标

  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制造业在灯火阑珊处—10年多来,虽然上海在金融和贸易服务等方面有了较大发展,但上海的制造业在经济发展中所占的比重并未显著下降。

  上海的制造业基础一直就比较雄厚。从规模上看,2000年的时候,上海的制造业(规模以上)完成工业增加值就达1611亿元,是北京同类指标的2.4倍。从效益上看,2000年上海人均劳动生产率为9.61万元,远高于北京4.27万元的水平。较强的制造业实力成为上海现代制造业发展的有力支撑。

  在一次全上海工业领导人参加的一次会议上,上海市市长韩正明确表示,“上海要努力成为国际大都市中制造业最具竞争力的城市。”在上海的制造业精确定位上,“大家需要取得一致认识。”

  这样“一致的认识”来自于亚洲金融危机的借鉴。在亚洲金融危机中,曾经靠制造业发达又把制造业大部分转移内地的香港,在危机中经济发展大伤元气。而与之形成鲜明对照的是,一直咬住制造业不放松的新加坡,却在危机中展现青春活力,更加楚楚动人。这个事实给上海市领导上了一课,于是重拾排在“三二一”产业发展思路中居中的制造业。虽然金融危机爆发已有时日,但教训却仍然发挥作用。

  而在去年“非典”时期,上海制造业的表现对政府部门确定新一轮工业发展思路也起到了不小的作用。据统计,上海工业增加值上半年增长预计达到18.3%,利润增长50%、完成工业总产值5000亿元,出口创汇150亿美元,完成全年出口目标60%。工业已经成为“非典”冲击下上海经济增长名副其实的“发动机”。

  制造业乐观走向台前

  近几年,相比其他支柱产业交出的成绩单,制造业毫不逊色。各个研究机构纷纷推出对上海制造业的“评语”。比如今夏出台的《上海优势、均势、弱势、劣势产业的对策研究》,作出了“第二产业中,上海在全国处于绝对或相对领先的行业占行业总数的43%”的结论,更加坚定了上海重新发现制造业的信心。

  今年6月初,上海市经济委员会公布《2004上海产业发展报告》,将上海市委、市政府关于工业和商业发展的战略观点、战略重点、战略决策和战略部署公之于众,目的为引导投资和企业决策。其中“优先发展先进制造业,推动装备制造业升级。以电气行业和船舶行业重组为突破口,形成一批投资主体多元化、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新型装备集团”的发展思路赫然列在其中。

  今年9月底的一项由香港大学和复旦大学联合主持的《长三角制造业企业发展研究报告》公布,研究结果表明,“上海制造业的资本和技术密集程度高,企业规模大,上海仍然是长三角地区制造业的龙头。”

  有了研究机构的肯定,政策的辅助作用也开始显现。在上海的“十一五”规划中,社会投资总量为1.5万亿至2万亿元,而投资的三个重点之一就是制造业基地。前不久,上海决定将装备工业作为自己经济的新“发动机”,这就是上述上海市高层一直在寻找的新经济增长点。而在11月19日的会议上,“先进制造业”已被推到了风头浪尖的位置上。这被看作是上海希望通过先进制造业的前行来推动其他制造业发展的思路体现。而且范围也不局限在上海市内和长三角地区,更把目光扩大到整个长江流域的发展。取长补短、水涨船高、相得益彰、互融共进是这次重点发展先进制造业的关键词。

  世博会来推动

  2010年,对上海的制造业企业来说是一个令其兴奋不已的年份。因为这一年,世博会将要在上海召开。上海的制造业集团在制定战略规划时,不约而同地把2010年作为一个重要的节点。

  上海承办世博会,将吸引全球投资者的目光,制造业也将被惠及,至于落入哪个国际巨头的“法眼”,就要看各自的本事了。但机遇千金难求,内有产业发展政策的调整,外有世博会商机的降临,上海的制造业想不飞速发展都难。尤其是与世博会会址密切相关的浦江两岸的综合开发,分布在两岸的制造业企业势必加快布局规划调整。

  业内人士将世博会为上海制造业带来的机遇总结为十条:战略布局调整、产业结构调整、加速技术创新、吸引内外资加大投资、促进开发区整合并形成新产业及群、加速长三角制造业整合、促进制造业对外贸易发展、加速发展生产服务业、凸现上海制造业品牌效应、创造更多就业机会。

  前不久,上海市对外经济贸易委员会(下称外经贸委)负责人表示,上海今后引进外资项目的重点之一就是先进制造业。而引进来的资金的用途,外经贸委也有了详尽的规划:在国家加强宏观调控的形势下,引进的制造业外资项目将向浦东新区、国家级开发区、市级工业区集聚,突出“1+3+9”开发区和微电子、汽车、石化、精品钢材“四大产业基地”的现代产业格局,形成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制造基地。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上海制造业新闻




新浪财经24小时热门新闻排行

评论】【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深圳健力宝获中超冠军
意甲德比言和
2005中国国际时装周
男人为什么喜欢车
女人与车的美丽约会
家居家装实用图库
北京打折楼盘信息汇总
娱乐风月图鉴
刘翔自传:我是刘翔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