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银行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内财经 > 记者见证:2004中国经济 > 正文
 

记者见证2004中国经济:宏观调控点刹过度投资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1月29日 22:43 CCTV中国财经报道

  记者:陈俏 陈常伟 王磊 董亚东 胥万成

  回首2004年,中国经济走过的足迹让我们记住了很多很多,作为财经记者的我们也用笔或者摄像机,真实地记录着我们所见到的中国经济脉搏的跳动。从今天开始,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将和经济日报一起,联合全国十几家主流财经媒体共同推出《记者见证:2004中国经济》特别节目。在接下来的十几天里,我们将听到数十位财经记者讲述他们采访背后的故
事,将请到十多位媒体总编来到我们演播室,和我们一同盘点这一年来的经济生活。

  主持人:今天,我们请到的是《经济日报》总编辑冯并先生,欢迎您冯总编,2004年对于中国经济的发展来说,影响最大的一件事情就是宏观调控了,想在中央推出这一决策的背后似乎也很多的利益的冲突?

  冯并:也可以这样说吧,宏观调控必然涉及到调整,调整当然解决利益调整,但是人们关注宏观调控呢,也许是因为这次宏观调控发生在我们经济运行正在高速前进的状态之下,所以国内外对这次宏观调控非常关注。

  主持人:咱们不妨先来温习一下,中央作出宏观调控决策之前,有关的情况。

  [新闻综述]

  解说:2004年11月5日,《经济日报》头版的一篇署名文章在社会上引起了反响。这篇文章的题目是《全面正确积极理解和贯彻中央关于宏观调控的决策》。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马凯在文中,针对今年以来各界对宏观调控的种种争议和疑问,逐一作出了分析和解答。有人说,这篇文章有如一场暴雨,它驱散了人们心中为中国经济发展担忧的层层阴霾。

  实际上,对于宏观调控的争论,自2003年伊始就一直没有间断过。

  去年第四季度,CPI涨幅连续两月超过3%,攀高的步伐越来越快。这样的经济指标让许多官员和学者感到了吃惊。进入2004年,煤电油运紧张的报道不绝于耳。刚一开年,全国就已经有23个省市出现了拉闸限电,到处缺煤、缺油,运输极度紧张。

  《经济信息联播》资料:在安徽,目前12家火力发电厂的现有存煤量已不足8万吨,而正常情况下,这一储量应该达到54万吨。虽然现在当地已经启动了紧急预案增加发电用煤,但按有关部门的估算,今年安徽的电力需求为930万千瓦,但实际发电量只能达到810万千瓦,缺口仍达120万千瓦。

  另一方面,中国用多年积极财政政策撬动的经济刚刚出现走强的势头,民间投资开始呈现活跃的态势。面对这样的局面,是保是压?这一时间成为经济界、理论界乃至决策层争论的焦点。

  同期: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 马凯

  我们按照市场经济的办法解决经济发展中出现的问题,不搞一刀切,也不搞急刹车,适时适度地进行调控。我们将主要采取经济的、法律的手段,辅之以必要的行政手段。

  解说:这是马凯主任在今年两会上对这场争论的表态,当时,中央已经把“宏观调控”作为一项大政方针和今年的首要任务明确提了出来,但在代表和委员中间获得的反响,却似乎并不象三农、东北振兴等议题那样强烈。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在报道“两会”期间,专门拿出两天时间,在《经济信息联播》节目中整版播出关于宏观调控的报道,记者李德至今回忆起来仍难以掩饰一份自豪。

  同期: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记者 李德

  解说:4月9号,这一天被普遍认为是中国启动今年宏观调控政策的一个重要的时间点。这一天,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分析了一季度经济运行情况和走势,研究采取有针对性措施,解决经济生活中的突出问题。

  (联播资料片)会议提出,将进一步采取有针对性的调控措施,它们包括:严格控制新开工项目,认真清理在建项目;加强金融调控和信贷管理,适度控制货币信贷增长;严格土地管理,深入开展土地市场治理整顿;加强经济运行调节,搞好煤电油运和重要原材料供需衔接;加强农业和粮食生产,搞好粮食市场调控。

  随后,中央金融工作会议要求,要加强货币信贷调控,银监会开始对钢铁水泥、电解铝三大行业的信贷资金进行专项检查,此后,国家环保总局证监会国土资源部也加入检查队伍。

  然而,就在这一系列调控措施展开之际,一些地方的投资热情却并没有因此而有一丝减退。《商务周刊》在今年5月的一篇封面文章中,把这种现象巧妙比喻为《刹车与油门的博弈》。这篇文章的撰稿人、《商务周刊》记者钟家勇以他的见闻,佐证了这个直观而想象的标题。

  同期:《商务周刊》记者 钟加勇

  谈当时对这一政策的反应和采访经历

  解说:“博弈”这个词后来被央行副行长吴晓灵借用了,她向一些地方政府和企业发出警告:不要和央行博弈,否则只会造成更严厉的措施出台。显而易见,宏观调控的措施奏效了:一直节节高攀的投资出现了明显的下滑,由4月份的34.7%高位迅速降至5月份的18.3%。贷款的增幅也出现下滑。市场上的钢材价格明显回落。6月,全国70%的开发区被撤消。粮食种植面积结束了连续5年的下降趋势,农民增收比较明显。

  不过,不少经济界人士很快发现,这一次宏观调控和以往的宏观调控有一些不同,政策虽然严厉,但并没有一味压缩、控制、一刀切,将经济增长速度压下来。有人把这次宏观调控的特点概括了两个字:点刹。经济日报记者杨国民对此有一番独特的感受,今年6月,杨记者接到河北省某市政府的一篇来稿,稿件大意说当地贯彻国家点刹车的宏观调控政策,通过大的钢铁企业不断整合小钢铁厂,已取得实效。稿件经修改后即将见报,这时当地政府却打来了电话。

  同期:《经济日报》记者谈有保有压的具体案例。

  解说:(出字版)点刹车仍在继续:

  10月底,央行宣布9年来首次加息,市场为之一震。

  11月,财政部表示,明年的财政政策将转向,实施6年的积极财政政策将转为稳健的财政政策。

  11月初,来自国家信息中心的预测称,全年GDP将增长9.3%;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预测,全年CPI涨幅将在4%左右。中国经济正在朝着平稳快速健康的方向发展。

  主持人:冯总编,宏观调控可以说是今年各大财经媒体都不能回避的报道重点,对于经济日报而言,有关宏观调控方面的报道的侧入点又是怎么来解决的?在各个方面报道的重点又是怎么来选择的?

  冯并:最开始的时候,首先是涉及到对宏观经济的一个判断,接着是经济的整体过热,还是部分行业过热,这应该是当时记者非常关心的,社会各界人士也非常关心的,甚至政府部门的同志也很关心,这个判断如果不准确,可能就发生问题,比如我们把经济过热的现象看成一种普遍的现象,或者夸大了,很可能就会在客观上打压我们健康、持续发展的速度,如果对有些问题熟视无睹、司空见惯,有了矛盾也不去解决,很可能就提不到宏观调控的问题,当然有些问题也很难能够及时得到有效地解决,所以经济日报记者经过几次开会、研究,特别是我们自己的采编呢,感觉到这一次需要解决的问题并不是说我们的经济、生活,整体上出现了过热的现象,而是部分行业。比如钢铁、水泥、铝业等等,还有由于一些城市的建设的扩张,或者是园区建设滥占耕地,造成了像土地这样的稀缺资源的浪费,在客观上也危及到农业生产。在这种情况之下,我们觉得有什么问题解决什么问题,因此就采取了个案报道,个案处理的办法。

  主持人:明年宏观调控还会不会继续进行?

  冯并:中国经继续保持了增长比较快、效益比较好的势头,并不等于说我们宏观调控就结束了,或者我们久已得胜回巢了,应该看到宏观调控取得成效,并不意味着宏观调控已经结束,就经济运行而言宏观调控永远是一个课题。/特别是要看到我们一方面投资需求的再度膨胀,也有可能继续…资源业速这个瓶颈不会一下消失,另外要看到价格上涨的压力还没有从根本上减轻,特别是要看到就是我们目前的生产仍然是粗放型的,仍然严重制约着经济增长的整体效益,整体的质量。我想刚才我讲到了宏观调控呢,是一个常态性的东西,就像我们做任何事情的时候你总还得有一个基本的构想,或者我们心里的矫正吧,走路的时候你也得找一个平衡啊,但是这不意味着作为宏观调控这个特定的词汇提出来,和一项任务提出来是一直要崩得很紧,那倒不一定,我想随着我们对市场经济的观念不断地更新,特别是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的不断提高,这个宏观调控应该如影随形地在我们的经济生活里面经常闪现。就好像我们路都熟了,我们自己就要想办法把它走得直一点,尽管可能左右摇摆是不可避免的,不至于一时大起大落,或者出现了问题我就来刹车。

  主持人:不至于严重偏离我们运行的轴心?

  冯并:好就好在点刹,点刹就是我没有停摆,我没有停顿下来,我想就像我们驾驶一辆高速行驶的汽车,好的驾驶员他会在它的油门加大,给油给多少,时不时地来一个小点刹。

  主持人:今年关于宏观调控的报道也是很多财经媒体的重头戏,我们摘选了一些有代表性的文章,一起来看看。

  [媒体备忘]

  中国《新闻周刊》4月14日文章《“过热”再降临中国 宏观调控能力面临严峻考验》,文章说:当经济过热已经成为人们议论的焦点之时,却没有地区和行业承认自身过热,中国政府对此似乎也不确定。英国《金融时报》3月底的报道说,中国一位重要的经济计划制定者本月说,“有关经济是否过热尚无共识。” 这本身就是一个挑战,在供给结构调整方面,特别是在防止投资过热方面,至今还没有一套可供借鉴的成熟的政策体系。

  新华社7月8日的头条是《宏观调控:让老百姓的钱袋子鼓起来》 文章说,“宏观调控”这个今年经济运行的关键词,给老百姓的生活带来了深刻的影响:让城乡居民的“钱袋子”鼓起来了,让居民消费平稳有序,让消费市场稳中趋旺,保住了农民的“命根子”——土地,就业岗位也增加了。

  《南方周末》 8月27日文章《改革已是环环相扣 宏观调控激流勇进》中指出:现在涉及金融、财税、投融资、国企、政府等领域的改革已是环环相扣,每一个领域的改革都有赖于整体的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 继续坚定不移地贯彻中央的方针政策,就能巩固宏观调控的成果;如果稍有放松,就可能出现反复,功亏一篑。

  《财经时报》11月7日的文章《中国未来经济重心:调体制 稳预计 保增长》中指出:在宏观调控取得明显成效,某些结构性矛盾有所缓解的同时,货币政策紧缩过度,有可能危及下一步的经济发展。以牺牲货币独立性为代价来保汇率稳定,其风险过大。今后一段时间经济工作的重心将是:调体制、稳预期、保增长。

  主持人:明年调控是否还会继续?调控中有哪些是特别需要注意的,能否用几个关键词概括一下?

  冯并:我们整个的经济生活也是一部高速行驶的汽车,作为驾驶员、掌控员要使它尽量平稳地去行驶,需要点刹的时候就要及时点刹。那么它的就会平安的、持续、快速地运行,达到我们自己发展的目的。

  主持人:谢谢,谢谢冯总今天精彩的点评。明天同一时间请您关注我们的节目《记者见证2004》,再见。






新浪财经24小时热门新闻排行

评论】【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深圳健力宝获中超冠军
意甲德比言和
2005中国国际时装周
男人为什么喜欢车
女人与车的美丽约会
家居家装实用图库
北京打折楼盘信息汇总
娱乐风月图鉴
刘翔自传:我是刘翔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