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外贸被迫高买低卖 国际定价权丢失是谁之过(4)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1月29日 12:38 《环球财经》杂志 | |||||||||
出路何在 对此,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研究人士认为,应提高商品流通的市场化和国际化程度。
在中国,部分关系国计民生的大宗商品价格还存在着政府管制,使资源不能通过市场化手段达到最优化配置,降低了经济效率,期货交易也无从开展。这位人士建议应尽快打破国内部分产品如石油等产品的国有垄断,促进商品流通的自由化和国际贸易的自由化,为建设国际商品定价中心奠定现货市场的基础。 大商所研究部总监王伟筠的建议是,应增加上市品种,扩大期货市场规模,争取成为更多重要商品的国际定价中心。 记者了解到,目前全球期货交易所有100多家,共有93类商品。然而除去新上市品种之外,中国目前仅有6个期货品种可供交易,与资源需求大国的地位极不相称,迫切需要推出相应的期货品种,为行业发展提供避险工具,同时增强国内企业在参与国际贸易过程中的话语权。特别是对于农产品,中国是世界主要的粮食生产国和消费国之一,获得国际粮食市场的定价权极为必要。 王伟筠向《环球财经》透露,目前大商所正计划推出黄大豆二号合约,它是一个进口大豆和国产大豆混合的品种,他认为只有交易量上去了,建成开放的市场,才能从长远上影响国际价格。目前这个合约正在等待国家相关部门的审批。 而提供政策支持,鼓励相关现货企业积极利用期货市场避险,则是现在急需解决的一个问题。因为中国期货市场由于政策方面的限制和企业资金实力的有限,现货企业利用期货市场来规避价格风险还不够普遍,造成期货价格与现货价格的联系还不够紧密。因此,有关人士指出,应当鼓励企业参与期货市场,并在资金方面予以支持,允许现货企业在保证金封闭运行的条件下利用贷款资金开展套期保值业务。 也有说法认为,在人民币尚未实现完全可自由兑换的情况下,引入合格的境外机构投资者不失为一个有效、稳妥地通过资本市场引进外资的方式。有目共睹的是,2002年12月中国证券市场开始施行QFII制度,已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制订合格的境外机构投资者在境内进行期货投资的相应管理办法,利用QFII制度使国外现货企业和投资者可以参与境内期货交易,或许能使中国期货市场发展成为能够反映全球商品供求的国际商品定价中心? 除了建立国内期货市场规避风险,梅新育建议要建立重要大宗初级产品的战略储备,运用价格干预基金以及在进出口贸易中发展价格卡特尔来做到参与国际定价。 无论是发展国内期货市场,还是发展价格卡特尔,可惜的是,目前,这仅仅是实战者和经济学家们一个期望实现的目标。 “要达到这个目标,需要形成可信任的市场机制,以目前的状况,在我看来,甚至10年、20年也难形成这样的机制。”梅新育说。达到这个显得遥远的目标还要历经多少坎坷,看来,尚是一个未知数。 [上一页]  [1]  [2]  [3]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