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银行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内财经 > 正文
 

亚元:以一个概念开始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1月25日 13:31 第一财经日报

  2001年初冬,北京。欧元之父蒙代尔在北京大学的演讲中声称:"纵观近两千年历史,世界上强势货币是与强权联系在一起的。你会发现,当中国的货币是世界的主要货币时,中国同时也是世界历史上的强国。……如果可能,可以创造新的亚洲货币,我想那会对中国有利。"

  鸦雀无声--随后掌声雷动。这真是一个充满诱惑的前景。台下近千名热血学子难以
抵御这种诱惑,中国人也难以抵御这种诱惑。

  货币状况对一个国家地位拥有决定性影响--英镑本位决定英国世纪,美元本位决定美国世纪。亚洲各国家同时放弃自己的民族货币,起用同一种新货币,这种创举和中华复兴的论调结合在一起,就会汇成一股民族主义的洪流。

  学者的推理和设想则出自更理性的考量。1999年底,年轻的学者钟伟在和讯网的"博士咖啡"上贴了一个"泛美元与亚元:APEC的双极货币"的帖子--这很可能是国内最早提及亚元的学者文章之一,文章说:"欧元已问世,那么APEC是否也期待着孕育出值得信赖的区域货币呢?我们认为,存在泛美元和亚元隔太平洋相望的APEC双极货币的可能。"

  实际上,亚洲货币联盟的设想由来已久。1997年突如其来的亚洲金融危机,令亚洲国家有切肤之痛,危机国家并没有得到来自区域外的帮助,皆痛感缺乏区域货币联盟之困局。1997年8月,日本宣布计划建立1000亿美元的亚洲货币基金以稳定亚洲汇率,这是亚洲第一个进行货币合作的计划,后来在美国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压力下流产。 1998年12月,当时的菲律宾总统埃斯特拉达就在越南举行的东盟首脑会议上提出了在亚洲实行单一货币的设想,这大抵是亚元的首次动议。2000年5月,东盟10国及中日韩3国(简称10+3)财长在泰国清迈决定建立一个地区货币互换网,将东盟10国的外汇储备与中日韩3国的储备联系起来,以共同抵御投机者的狙击。这是第一次有实质意义的亚洲货币合作。

  2001年底,欧元之父蒙代尔紧随刚成立的欧元来到中国。他在北京几所大学发表了关于欧元和汇率体系的演讲,到深圳出席了高交会,并做出了后来在中国传播率极高的著名预测:"亚洲也应形成单一货币。中国可能是继美元、欧元、日元区后,下一个货币区的候选国。人民币很有可能成为第四大稳定角。"当这个论断从欧元之父的口中发出,引发轰动是不可避免的。狂热的人群口耳相传,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大家却似乎有意忽略了蒙代尔的另外一个预测:"亚元形成的几率大抵只有两成。"

  尽管阻力重重,但是亚洲地区间的货币合作还在不断进行之中。2002年1月,日本首相小泉在新加坡提出一项日本与东盟的全面经济合作计划。2002年3月,当时的央行行长戴相龙与日本银行总裁速水优在东京签署了人民币与日元之间的互换协议。这样的多方合作无疑比空洞的预测更现实,更丰满。2002年3月,政协委员赵海宽教授在"两会"上提出了他的"人民币已经具备成为世界货币的条件"这一提案。4月,中国主导的博鳌论坛讨论倡议继续推进亚元进程。

  亚元,已经踏上新的十字路口。目前它只是一个遥远的梦想,但其意义和价值正在逐渐被亚洲各国认可。注定漫长的亚元之路,千里之行,邽步而积。






评论】【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彩 信 专 题
冬语
聆听冬日温暖声音
西游情史
大话西游短信篇章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更多彩信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