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遭受53年来罕见干旱昭示中国水资源困局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1月24日 10:56 瞭望东方周刊 | |||||||||
文/孙大胜 要从根本上解决中国的水资源短缺问题,一靠节水,二靠海水淡化技术取得重大突破,三靠境内超大型的跨流域引水工程 南方正在遭受53年来罕见的干旱。
国家气象局的通报称:自9月以来,广东、广西、海南、湖南及江苏、安徽6省区降水量偏少幅度都在85%以上。广东、广西、湖南、海南4省区尤其严重。 在广东,全流域平均降雨比多年同期减少96%。30座主要控制性大型水库蓄水锐减。因江河水位下降、海水倒灌形成的咸潮,已对珠三角地区的居民用水造成影响。江苏大中型水库干涸了60座,塘坝基本干涸。江河来水量居全国第四位的广西出现历史罕见的汛期末期局部严重干旱,已有千余座水库干涸。大片水稻没抽穗就枯死在田里。 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截至11月8日的统计显示,南中国有5330万亩耕地受旱,710万城乡人口、399万头大牲畜因旱发生临时性饮水困难,局部性的严重农业损失在所难免。 在中国历史上,在北方,每一次这样的大旱,都会导致大量人口的死亡和大量贫民的流离失所。 今天,值得庆幸的是:这样的场景不会再现。值得思考的是:今天的中国,仍然没有摆脱靠天吃饭的旧梦。 凡称霸必先修水利工程 中国大部分地区缺水是个客观现实。单靠上天总对你风调雨顺又是不可能的,所以,中国人自有史以来,就不断修水利工程,试图以此把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 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没有任何一个时期能和春秋战国时期媲美。民族的精英似乎全在那个时候现世。他们以匪夷所思的思想深度,对大千宇宙对万事万物对纷繁社会做出解释,提出主张。诸子百家争鸣于一时,由此奠定了中华民族从那时至今几千年整体的思想基础,划分了中华民族整体的思想体系,形成了中华民族整体的思想格局。 但那还不光是一个思想的季节。在统一、兼并与反统一、反兼并的激烈角逐中,富国强兵的强烈愿望,催发了中华民族修建水利工程的第一个高潮。 水利工程是由堤防开始,再发展到开凿水渠乃至运河。由防水害而来,利用天然湖泊、河流灌溉、运输,对于干旱缺水的地方,设法从远处开凿水渠、运河,引水而来。逐渐形成防洪、灌溉和运输的效益。翻看春秋战国各国历史,几乎每一个称霸的强国,在富强的过程中,都有兴修水利工程的举动。 楚庄王时的水利专家孙叔敖,首先在淮河流域组织民众兴修水利工程。他在芍陂(今安徽寿县)修的现名安丰塘的大水库,是中国最早的大型蓄水灌溉工程。至今仍能蓄水近1亿立方米,灌溉农田60多万亩,是世界上建成年代最早、使农民得益时间最长的水利工程。 公元前486年,吴国在长江、淮河间开凿运河,从扬州开始,经射阳到末口入淮,名曰“邗沟”,这是中国最早开凿的运河。公元前482年,又从淮河开凿运河,经宋、鲁两国间通沂水、济水。长江水系和黄河水系因此而相连接。运河带来的交通和灌溉的便捷使吴国富强。 战国时另一大水利工程是比“邗沟”更著名的“鸿沟”。其干渠从河南荥阳以北和济水一起,引黄河东流,经大梁折向南流,在今沉丘附近经颖河流入淮河,黄河与淮河因此相通。 当时最富强的秦国,也是修筑水利工程最多的国家,从秦孝公时就有相当规模。秦昭襄王时建造的都江堰,使成都平原成为水旱从人,民无饥饿,时无荒年的天府之土。2004年是都江堰建堰2260周年,这个历久弥新的水利工程至今仍在造福一方。 战国时期的韩国水利工程师郑国精确地规划出,秦国如果修一条大水渠,必将受益无穷,但工程浩瀚,秦国未必能够支撑。有人给韩王献计,令郑国前去说服秦国建此工程,以耗费其人力、财力,使其无力扩张。郑国受命使秦,建议秦国从泾河的中山开凿渠道,沿北山向东流,注入洛河。 秦王采纳了这个建议,工程迅即开工。其间,秦国的间谍得知了这个“疲秦”计划,郑国认罪,但说:“渠成亦秦之利。”如赦其性命,“为韩延数岁之命”,则可“为秦建万世之功”。 这条渠就这样修成了,秦国把它命名为“郑国渠”。此渠干渠东西长300余里,灌溉面积达280万亩,使原来贫瘠的渭北平原一变而为“无凶年”的沃野。秦王朝的统一大业因此而如虎添翼。 南方干旱是值得警惕的信号 中国北方的缺水问题是令人困扰多年的问题。中国的主要沙漠都分布在这一地区。有6000万人口和4500万头牲畜饮水十分困难。进入20世纪80年代之后,情况一年比一年严重。 今天,中国河流的干涸已是整体性的。在中国西北,近20年间,断流乃至彻底消亡的大小河流超过200条。西部的荒漠化,正是植被消失、众多河流死亡的结果。 中国的黄河、长江、珠江、大辽河、松花江、淮河、海滦河七大江河,海滦河、大辽河与淮河近年已出现断流。整个华北平原已经没有一条常流河。水量丰富的松花江近几年也开始出现断流。七大江河中,有五条都陷入半死不活之态,只有水量最为充沛的珠江和长江干流没有断流,但已遭到严重污染。中国517座城市中有300多座城市缺水。 甘肃省定西地区以“陇中苦瘠甲于天下”而闻名,之所以苦,缺水是根本原因。在大旱之年,为了抢喝一口救命水,牛、马乃至麻雀都不顾死活,到送水车前和人争水。这里常常上演着这让人落泪的一幕。 在甘肃省武威市,关于水的种种传闻举不胜举,有一个传闻说:某乡一位水管员,因和某村一妇女私交甚好,便优先为这个村子的地浇了水。消息传出,另一村子的管事人马上把本村稍有姿色的妇女们集合起来,用一辆手扶拖拉机拉上,来到这位水管员面前,说:我们把全村妇女都给你拉来了,你先给我们村浇! 1997年以来,中国已连续7年多降水偏少,造成江河来水量锐减,水利工程蓄水严重不足。水源减少,使旱情日趋严重。如今,连中国水土条件最好的东南部也开始缺水、大旱,这是十分值得警惕的信号。 “藏水北调”势在必行 事情就是这样,中国北方的缺水是绝对性的、资源性的;中国南方的缺水是相对性的、工程性的。但整个中国的水资源短缺是绝对性的、资源性的。 水资源对于人类的重要性是根本而绝对的。联合国国际水资源管理协会的专家预测,到2025年,世界上只有1/4的国家有足够的饮用水,水有可能成为比石油还贵重的商品。 法新社的一条报道称:世界水源专家说,世界各国对水的需求可能变成引发战争的主要原因。联合国秘书长安南也说,各国对水源的争夺,可能导致暴力冲突的爆发。全球现已有几处这样的苗头:如土耳其要在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筑坝拦水,遭到叙利亚和伊拉克的强烈反对。苏丹、埃及和埃塞俄比亚因为尼罗河水的分配而可能出现大的纠纷。美国已派调解人去阻止以色列和黎巴嫩之间为了争夺瓦扎尼河的河水而发生冲突。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要从根本上解决中国的水资源短缺问题,一靠节水,二靠海水淡化技术取得重大突破,三靠境内超大型的跨流域引水工程。 在中国,引水、调水工程早已此起彼伏、遍地开花。 如果20世纪70年代不建“北溪引水”工程,厦门人早就会干渴地钻入海中变鱼了。如果90年代不引黑河水,西安人也早渴毙大半了。太原、青岛、天津、石家庄、昆明、大连、宁波、长沙、长春等全国100座严重缺水城市,都靠引水工程解决基本的用水困难。“南水北调”、“引松济辽”、“引济”、“引伊济乌”等大量调水工程仍正在建设或正待上马。 按照中国科学院自然资源综合考察委员会陈传友、马明两位专家的研究结论:中国30年内即使采取一切节水措施,仍然会出现缺水局面,预计最大缺口达到2250亿立方米。 也就是说:中国还会不断地上马大量的调水工程。在中国整体的、全面的人口增长、经济发展现实下,中国的水资源短缺也会是全面的、长期的、整体性的。那么,在30年内,惟一有丰富水量可调的地区只有西藏。 也就是说:中国30年内上马“藏水北调”工程是必然的、肯定的,是由自然规律所决定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