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者称投资比例过高仍是中国经济面临的风险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1月23日 01:34 中华工商时报 | ||||||||
本报特约记者路虎 最近一个时期,关于中国经济宏观调控措施取得一些成效的数据和消息有所增加,令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认为,中国经济实现软着陆的可能性在增加。中国经济将如何实现着陆,近一年来一直是一个争议很大的问题。许多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认为,中国的宏观经济调控要真正取得成效,还需要很长的时间,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心理准备。
美国最著名的中国经济专家之一尼科拉斯.拉迪,上周三在华盛顿举行的一个研讨会上明确表示,无论是软着陆还是硬着陆的预测,或者是中国经济在正常发展不需要什么着陆的观点,都带有很大的主观成份,经不起仔细推敲。他提出,中国经济发展的特点显示,宏观调控要打持久战;减缓经济过热措施的效果,需要更长的时间才能体现出来。拉迪把他的观点概括为“长期着陆”论。 拉迪说:“我的意思是,中国经济周期相当长,我对根据上个月或者上个季度公布的数据和资料来预测今后4年、5年的发展轨道的准确性感到怀疑。要做出GDP增长多少,通货膨胀、投资变化的预测显然有欠成熟。” 拉迪现在是华盛顿智囊机构———国际经济研究所的高级研究员。拉迪认为,回顾过去25年中国经济发展的过程,可以看出,中国的经济周期过程很长,从6年到11年不等。他认为,如果把这次经济增长高峰定在去年年底或者今年年初的话,要看出经济的走向可能还需要好几年的时间。 拉迪认为,中国的经济周期之所以这么长,主要是因为中国投资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例太高,常常超过40%。而这种比例是无法持续下去的。拉迪指出,中国现在的投资在GDP中所占的比例之高,为近50年来之最,大约为45%,这个比例同时也高于亚洲其他国家和地区。 中国有一些经济学家认为,中国储蓄率高、基础设施严重缺乏,中国有能力、也需要在基础设施方面进行大比例投资。他们认为,中国经济并没有过热,也不需要宏观调控。拉迪认为,这种观点同样经不起推敲。 他说:“仔细分析一下,就会发现这些说法没有多少说服力。中国工业化过程已经持续很多年了,但是制造业在GDP中所占比例并没有提高多少,和上世纪90年代疲软时期没有多少差别。快速工业化并没有能够防止上次增长减缓的出现。” 他还指出,亚洲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经验也显示,中国的投资比例太高。中国台湾地区、日本和其他经济体在发展最快的时期,其投资与国内生产总值GDP之间的比例,没有超过35%的,只有韩国有一两年稍高一点。 拉迪认为,高投资不仅无法长期持续下去,还会推动通货膨胀的上涨,造成大量的银行坏账。 高盛集团亚洲地区总经济师胡祖六也与拉迪持相同的观点。他表示,经过一年多的宏观经济调控,中国的经济过热现象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解,但通胀增加等因素表明,调控措施不能够停止。 胡祖六说:“所以我个人的看法是,宏观调控还不可以鸣锣收兵,还有必要密切跟踪关注重要的经济指标,继续注意那些过热的风险,通货膨胀的风险,尤其是当前全球的初级产品,像原油、原油价格的冲击,都会在客观上加剧通胀的压力。” 胡祖六和拉迪都认为,中国的经济过热问题存在于许多行业,要确保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中国有关方面就应该长期进行宏观调控,不能够寄希望于通过短期努力就可以达到目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