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离免费义务教育有多远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1月22日 10:51 《中国经济周刊》杂志 | |||||||||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宋梅/贵州、北京报道
寒风瑟瑟。贵州遵义道真县隆兴镇隆兴小学的孩子们又到了一年中最难熬的日子,他们早就听老师说要在入冬前把教室进行一下修补,最起码要让那些用纸糊的窗户能安上玻璃。贵州冬天阴冷的气候特征不仅让寒风格外刺骨,而且用纸糊成的“玻璃”非常挡光,光线本来就暗的教室会更看不清东西。但已进入11月中旬,孩子们的这个愿望似乎越来越渺茫。 贫在教育 “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与大多数贫穷农村学校一样,隆兴小学惟一一幢三层楼的教学楼的外墙上也写着这样一个大大的标语。“今年为了修补学校,我们一直在筹钱,可难啊,维持学校的正常运转都已不易了,哪还有钱搞维修啊,看着孩子们在漏风的教室里上课,心里真不是滋味。”11月13日,隆兴小学的韩老师心酸地对《中国经济周刊》说。 韩老师向记者算了一笔隆兴小学的账:隆兴小学共有579名学生,按照国家规定,每个学生每学期所交费用是80元,学校共收入46320元,然而,每个学生的书本费每学期是在55元左右,这样学校就需支出31845元,也就是说光书本费就要占去大头,所剩的钱还要用来维持学校的正常运转如水费、电费、粉笔等,“如果县财政不拨款的话,可以说学校就无法运转”。 然而,学校的困难还不是韩老师最担心的,他最担心的还是入冬了,每年这个时候都会有一些孩子辍学。 贵州省是全国的贫困省,而遵义道真县又属于贵州的少、边、穷农业县,尽管从2002年起道真县开始对学校实行“两免一补”政策,但情况并未得到多大改善。 “尽管学生每学期所交的费用就是这80元,可这对我们当地的农民来说已经是笔不小的费用。”道真教育辅导站的廖老师介绍,“农民的生计基本是靠种玉米、养猪,而这些也只能是满足一家人的生活,要说靠这个赚多少钱真是太难了,可以说每户农民年收入能达到千元真的是已经不错了,除掉生活所需,要拿出孩子的学费就得靠挤啊”。 隆兴小学是一个镇级小学,其条件与道真县的大多数村级学校相比还算是好的,事实上在道真县的许多村级学校,情况更糟。而像贵州遵义道真县这样,教育的贫困状况在全国农村特别是西部地区的农村却并不少见。 中国(内地)农村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65%,人口素质低,2亿中小学生,有1.5亿在农村。而目前,我国农村15岁及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不足7年,与城市平均水平相差近3年。在15至64岁农村劳动力人口中,受过大专以上教育的不足1%,比城市低13个百分点。全国现有8500万文盲半文盲,3/4以上集中在西部农村、少数民族地区和国家级贫困县。 从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公布后,全国开始推进普及九年义务教育,近二十年来,农村教育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泥孩子、土台子、破房子”的状况并没有彻底消除, 所谓的“一无两有”—无危房、班班有教师、个个有课桌也还没有在大部分农村实现。 “当城里的老师在考虑把钞票用来买电脑还是建篮球场的时候,大多数农村的教师可能却在为明天的粉笔还没有着落发愁,而西部大部分地区的孩子受教育的状况呈金字塔型,每升一级,就有一大批孩子失学。这就是中国农村教育的现状。”11月14日,刚从西南农村调研回来的北京大学首都发展研究院研究员蔡满堂对《中国经济周刊》讲起农村的教育状况时有些激动。 目前,农村的教育状况可以用“贫困”来概括。而这种状况毫无疑问会成为现代化进程中的沉重包袱。 但这个包袱又是目前中国不得不解决的问题。“城乡差距不仅体现在收入上,文化的差距也同样触目惊心,要根本解决三农问题,就要发展农村教育,但现在教育对大部分地区的农民来说仍是一个沉重的负担,要让农村的义务教育能够真正实现,免费义务教育应当是比较具体的做法,以我们国家目前的经济实力来看也是有这个能力的。” 武汉市教育局副局长周洪宇明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1]  [2]  [3]  [4]  [5]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