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银行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内财经 > 正文
 

中国经济宏观政策 以改变手段避免硬着陆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1月20日 09:21 中国经营报

  自2004年4月实施温和紧缩性宏观调控措施以来,全世界都在关注着中国——这个经济增长速度最快、发展潜力最大同时外向经济依存度越来越高的经济体,在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方面的一举一动。其原因在于:中国对于全球化背景下的世界,已是一个能够在多种产品、行业市场乃至于区域经济中起到举足轻重作用的喊价力量。

  现在,经济学家们在展望今后一两年的世界经济增长时,主要担心以下四项不确定
因素:一是石油价格如果得不到有效控制,例如在2005年时达到60美元一桶,就会给全球经济成长带来拖曳性影响;二是美元继续大幅度贬值对国际货币汇率体系可能造成新的冲击;三是美国已进入持续升息周期,如果在2005年年底基准利率达到3.5%的水平,全球主要经济体也将被迫做利率水平的跟进性调整,这将使世界经济增长的步伐放缓;四是中国的宏观调控到底能否实现“软着陆”。按照国外经济学家的说法:中国的管理层还不善于运用市场手段调控经济,只会驾轻就熟地运用行政手段解决投资增长过快的问题,因此,中国经济在2005年出现“硬着陆”的可能性很大,而这种结局将对与中国货物贸易关系密切的世界市场产生消极影响。

  在上述四点担心中,从表面看,只有第四点讲的是中国问题,但实际上,前三项担心中的每一点都会对中国宏观经济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例如,中国石油消费的外向依存度越来越高,至2004年年底进口量就将超过1亿吨,2005年世界油价如果继续走高,将对中国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及能源价格产生连锁性拉升作用;美元如果继续大幅贬值,中国仍然死盯住美元不放,既会给人造成中国货币政策不独立的印象,又会使中国的贸易条件继续恶化;而美联储如果在2005年连续出现6次升息行动,我国的中央银行在升息上也会采取一定的举措。从这三个方面可能出现的情况看,在即将到来的2005年中,保持中国总需求不萎缩,以使经济成长保持一定的上升性张力以抵消油价上涨和利率水平上升的负面效应,将成为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须重点加以考虑的问题。

  在今年宏观调控目标上,中央提出了一管土地储备,二管银行信贷的方针。在半年左右的时间里,这些举措就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在调控实施方式上,我们实际上主要依赖了行政性手段而非市场化的手段,这虽然保证了调控能迅速取得成效,但却很难使宏观调控的效果持续或持久,在这样的调控执行方式下,一旦行政性管制放松,投资过快及地方重复建设现象就可能出现反弹。这一点,也许正是本轮宏观调控存在的缺憾之处。

  2004年10月29日,中央银行决定升息0.27个百分点,这次升息的幅度虽然不大,但是,我们似乎已从中看到了当局将行政性宏观调控转化为经济型宏观调控的初始信号。假若2005年管理层能够将利率、汇率手段进行综合性运用,前面提到的一些国外经济学家认为“中国政府不会运用市场化手段”及“中国宏观经济调控肯定会出现‘硬着陆’结局”的预言就会不攻自破了。

  在经济快速成长时期,出现温和的通货膨胀是难以完全避免的。对于中国目前情况来说,我们应当优先考虑的是如何继续增加就业,如何有效调整结构以及如何避免全局性资源浪费,在不出现严重瓶颈制约的情况下保持8%~9%的GDP增长率和较低的通货膨胀率,并尽可能低成本地利用国际市场解决不可再生性资源供给问题,这应该成为中国宏观经济战略的基本内容。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宏观政策新闻 全部升息新闻




评论】【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阿拉法特逝世
驻伊美军围攻费卢杰
胡锦涛出席APEC峰会
有影响力企业领袖评选
世界杯预赛国足VS香港
歌手江涛涉嫌携带毒品
车市“小鬼”当家?
今冬采暖季节实用攻略
新北京规划为宜居城市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