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一直被称作劳动力输出大省的四川,如今却有越来越多的民工开始选择在本省务工。
据四川省农调队统计,2003年全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数量达1389.8万人,其中省内转移的劳动力为727.4万人,占转移人数的52.3%。这些选择在本省务工的民工中,有相当一部分是曾经在沿海地区打过工的,现在,他们又回到了四川。
技术工人“回流”增多
其实早在上世纪80年代,大批民工开始涌向沿海地区打工时,就有一些民工因为找不到工作,或工作环境差等原因而重新回到了四川,那时,他们可以说是被动“回流”。
近年来,“回流”民工中的熟练工人和技师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这些人大多数在沿海等发达地区的企业也是技术骨干,而且工资待遇并不低。但是,由于成都、绵阳、德阳等地服装业、制鞋业、家具业等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对熟练工人和技师的需求越来越大,从而不惜开出高工资,吸引有一定技术的熟练工人和技师从沿海向四川“回流”。这部分因为追求更高待遇而回到四川的民工,可以称其为主动“回流”。
成都武侯区的一位鞋材企业老板介绍说,现在厂里的高级设计师,就是他亲自到广东请过来的。如今厂里100多名熟练工人中,有三分之一是从沿海地区回来的。
工资不比沿海低
黄晓明是德阳什邡人,几年前开始在广东顺德打工,每年光来回的路费就要花去800多元,再除去其他开支,能带回家的钱也就不多了。
后来,经过朋友介绍,他到成都的一家鞋厂打工,每年除了吃住等开支还能剩下5000多元。“现在到沿海地区打工,收入并不比在成都高,有很多地方还要低一点。成都离家近多了,农忙了还可以请假回家帮忙。家乡像我这样在成都打工的人很多,有些成都的企业每年都专门到我们那儿招工”,黄晓明说。
2004年9月,针对国内一些地区出现的民工短缺情况,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曾组织有关人员对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闽东南、浙东南等主要的劳动力输入地区和湖南、四川、江西、安徽等几个劳动力输出大省进行了重点调查。调查显示,珠三角地区12年来月平均工资只提高了68元。佛山不少企业外来工月工资在10年前就已达到600~1000元,但目前仍维持在该水平。如果扣除物价上涨等因素,广东、福建等省实际工资水平其实是有所下降。
而根据成都市统计局资料显示,今年成都市的农民人均工资性收入可增加120元。那些已经在沿海地区打过工,特别是有一定经验的民工,则有可能拿到比在沿海企业还要高的工资。收入上的一降一涨,使更多的四川民工开始倾向于在本省务工。
家乡就业环境得到改善
福建泉州是出现“民工荒”的地区之一,据悉,由于部分中小民营企业对外来工存在歧视,违法用工、侵害外来务工人员合法权益的事时有发生,这些因素使许多民工深感在泉州、晋江、石狮等地打工艰难,谋生不易,久而久之便视为畏途、望而却步。
其实,在很多出现“民工荒”的沿海地区,都存在着与泉州相同的民工就业环境问题。这些问题虽然在四川也存在,但地缘关系和乡土人情等因素却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其带来的影响。
更重要的是,由于四川省近年来相继出台了多项保护民工就业的措施,使民工的就业环境开始得到切实改善。
早在2003年初,在成都打工的民工就可以参加成都市统一的综合社会保险。2004年6月,成都市又出台了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实施意见,解决了一部分民工的后顾之忧,为其在成都长期务工提供了保障。
目前,成都市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在读和新入学、转学人数总计已达46547人。可见,选择一个友善与包容的城市,在一个能够得到认同的环境中工作,对民工来说同样是非常重要的。就业环境已经越来越成为他们选择“去或留”的重要因素。
作为四川省的省会,成都市出台的一系列措施对于改善四川就业环境,加快民工融入城市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也自然吸引了一部分民工愿意留在四川务工。(记者高柱 实习生庄祥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