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银行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内财经 > 《全球财经观察》2004 > 正文
 

中日石油博弈(2)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1月15日 12:24 《全球财经观察》杂志

  

  中国 :

  惟一出路在于扩大石油进口

  中国的石油需求持续增长是一个不可扭转的趋势。中国的石油用量,已由2002年的每日495万桶,增至2004年的每日570万桶。据IEA公布的最新数据和预测显示,中国的一次性能源需求占全球比例将从12%增加到16%,需求增长将占近两年世界石油需求增长的1/3。2004年中国已取代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费国。

  中国石油经济技术研究中心主任严序朝分析,对此产生影响的主要因素有三:

  一是2020年前中国仍处于新一轮经济发展增长周期的上升阶段,预计GDP仍将以7%以上速度持续增长。这种增长速度将拉动石油持续消费。

  二是到2020年中国以重化工业为主的经济结构难以发生根本性改变,作为支柱产业的汽车工业和石化工业将加快发展。尤其是交通运输业,预计到2020年汽车保有量增加到1亿辆以上。IEA在其《石油市场报告》中称,“目前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石油需求增长的引擎,并且中国的工业和交通领域还存在巨大的增长空间。”随着中国汽车产业的高速发展,交通运输业对原油消费需求自然也会增加。在2020年,交通运输业和石化工业将占石油消费总量的68%。

  第三是不断加速的城市化带来的能源需求增长,对石油需求的提升影响也不容小视。

  1990年代以来,中国原油消费年均增加5.77%。2004年前8个月,石油进口量达7600万吨,对外依存度上升至40%。与持续膨胀的石油需求相比,中国的原油自给能力几乎达到了极限。目前年产油1.8亿吨,到2020年至多达到2.0亿吨。按目前开采速度,14年后中国将出现石油枯竭,面临后备资源严重不足的困境。

  中石油的研究报告预测,在2005年、2010年和2020年,中国需要进口原油大致为1.0亿吨、1.5亿吨和2.0亿吨。

  在这种情况下,开发更多的海外石油资源、加大石油进口是维持中国经济持续发展的惟一出路。中国别无选择,只能推行全球范围内的石油扩张战略。

  在苏丹投资开发石油、并购印尼油田、介入里海油气开发、规划从哈萨克斯坦到新疆的输油管道,甚至考虑参与开掘泰国克拉地峡都是这种战略的一部分。

  而俄罗斯及毗邻的中亚地区由于其优越的能源资源条件和地缘优势,毫无疑问地成为中国石油进口来源的优先选择。规划从俄罗斯安加尔斯克到大庆的安大线本来是中国从俄罗斯进口石油解决能源之渴的得意之笔,不想被日本半路杀出,功败垂成。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石油新闻 全部中日关系新闻




评论】【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彩 信 专 题
迷你小熊
强烈推荐火线下载
动画梁祝
中国神话爱情故事
孙燕姿
我要的幸福、遇见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