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商橄榄枝伸向四面八方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1月14日 18:15 《财经时报》 | ||||||||
【中国素描】徽商橄榄枝伸向四面八方 挤在多个强势经济圈之间的安徽省正利用自身的区位谋求自强
本报记者 于冬 曾经称雄中国商界数百年的“徽商”正在谋求一次新的崛起,最新的例证是11月12日-14日由安徽省政府出面组织的国际徽商论坛。在这个以“弘扬徽商理念,实现文化与经济互动”为主题的聚会上,有大约380名境内外有关研究团体代表、知名专家学者及著名企业家纵论安徽经济文化的发展大计。 同中国沿海省、市相比,安徽目前依然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省份。2003年,它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居全国第14位,财政收入居第16位,进出口额居第12位,但在中西部地区,其进出口额居第1位。 这个曾经出现过新中国第一个联产承包榜样的省份,如今提出了“以大开放促改革,以大开放为主战略,以工业化为核心,乃至推动经济跨越式发展”的口号,并且正在打开门户走出去,以在区域发展或者地区间的合作中寻求机会。 在融入长三角的进程中,这个拥有400多处较大旅游景点、旅游业总收入高达380亿元的省份首先让旅游充当了先行军。2003年7月,黄山市签订了《长三角“15+1”旅游城市杭州宣言》,承诺与结盟城市共同打造无障碍旅游区。而作为珠三角城市群“北伐”的必经之地,安徽更希望在拥抱长三角的同时“对接珠三角、借力全中国”。其原因在于:珠三角一体化提出的时间虽然较长,但真正启动却只是近几年的事,内部整合刚刚起步,融入可谓正逢其时。 安徽向珠三角靠拢的历史性举动在2004年3月,它组织了一个被当地媒体称为该省近20年来的首次“高规格、大阵容”的党政代表团和经贸代表团访问广东。安徽省副省长文海英说,随着CEPA的实施,“泛珠三角”经济圈逐步形成,广东的地位将更加突出。“安徽与广东虽然相距较远,但由于优势各异、互补性很强,此次考察将拉开两省合作的新序幕”。 那一次,安徽向广东推介了50个农副产品生产及深加工项目、213个工业项目和48个旅游项目,其中包括黄山旅游资源的合作开发。黄山市旅游局给来自广东的旅行社的优惠之一是:在风景区山上用房数超过2000间时,可获每10间免3间三星标准间的奖励。黄山市市长李宏鸣说,黄山的旅游链环节薄弱,在吃、住、玩、行、购物方面大有发展空间。 宣城市有23个项目与珠三角地区的投资商达成了协议。中共安徽省宣城市委书记方宁说,宣城今后将不定期组织招商小分队到广东招商,并积极邀请广东客商来该市投资考察。 两个月后的5月,安徽在香港的招商获得圆满成功,投资说明会当天就签约25个项目和3项合作协议,投资总额达到16.2亿美元,其中外资12.3亿美元。 安徽省人民政府副秘书长张良庆说:“广东正处于产业升级的阶段,而安徽正充当产业转移后的承接角色,也是一次产业的升级。” 政策及地理上的优势等诸多因素将广东造就成了一个经济大省。历经多次产业升级与调整,珠三角已经成为全球制造业基地。然而随着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地区生产成本便逐步增大,这就需要将附加值较低的轻型、劳动密集型产业向周边生产成本较低的区域进行转移。 广东省2003年1-9月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了13%,是过去10年中同期增长最快的一年,但即便如此,它仍然落在了上海、江苏和浙江的后面。有专家指出,无论是从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来看,还是从珠三角发展的实际需要考虑,进行市场转移、资金转移都势在必行。 这种情况使安徽成了广东的最好选择。安徽拥有丰富的能源、原材料和相对廉价的劳动力资源,还拥有华东最密集便利的交通网络及深厚的文化底蕴,在国家西部大开发的发展战略中还担负着承东启西的独特作用。 在长三角与珠三角的角逐中,安徽还可以说是珠三角挺进长三角的跳板。安徽位于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经济圈之间的华东腹地,地跨淮河、长江、新安江3个流域,处于中国水陆空立体交通网上较为有利的位置,具有承东启西、连接南北的区位优势;津浦、京九两条铁路干线南北纵贯全省,北上直达北京,南下直达上海和香港;通过高速公路,从合肥出发只需5小时即可抵达上海口岸;在合肥,其机场已与北京、上海、广州、深圳、香港、西安等30多个大中城市通航。所有这些都加速了安徽物流成本的降低,利于客商将产品和技术输往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 由于既能辐射长三角腹地,又能克服长三角成本高的弊端,安徽首先成了广东家电企业进行区域结构调整的首选之地。随着美的、康佳、格林柯尔、华凌等家电企业的加盟和发展,作为新诞生的家电产业圈,安徽在家电产业中的地位已直逼珠三角、长三角、胶东半岛三大传统家电产业圈。 据统计,截至2003年底,广东在安徽共投资企业351家,注册资金50亿元以上。 安徽省政府官员说,该省还将引入民营资本,重点发挥汽车产品的集聚和辐射作用,带动相关的配套工业发展。显然,这为外来资本涌入提供了新契机。 安徽的机动车产量位居全国第五。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它就将汽车工业作为第一支柱产业进行培育。在合肥,安徽江淮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先后兼并了合肥客车厂、皖东机械厂和安凯集团,这使全省的汽车工业初步完成了“洗牌”战略。接下来,奇瑞汽车的崛起让芜湖成为安徽省除合肥外的第二个汽车制造中心和投资基地。另外,宣城的安徽飞彩(集团)有限公司也已成为中国六大农用车生产基地之一。 目前,安徽省政府已经为该省的汽车工业发展确立了中长期目标——通过整合重组,力争在两年内冲刺500亿元产销额,实现工业增加值120亿元,实现利税50亿元,成为中国汽车工业强省。 不仅是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经济圈也进入了安徽的视野。上个月晚些时候,中共安徽省委书记王太华、省长王金山带着农业、制造业、旅游业等五个领域的214个项目,率领几乎全部省高层官员赴山东省考察。安徽希望能够借此机会不仅加强与山东的合作,而且利用山东承接韩国、日本的产业资本。 安徽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研究所的王傲兰说,安徽经济现在可以概括为“江、河、湖、海”4个字:“江”即建设长江沿线城市经济带,“河”指培育淮河沿线城市经济带,“湖”是构筑环巢湖经济圈,“海”意味着在省际乃至全国区域经济大框架中,加快与沿海地区特别是江浙沪经济的一体化进程。 这位学者认为,“江”、“河”、“湖”分别连结相近的城市构成小网络,这个小网络又连结成省区经济网络,进而融入全国特别是沿海经济的大网络。 【版权声明】本文为(媒体名称)授权刊登之作品,其他网站不得转载本文全部或部分内容,除非经和讯网-《财经时报》授权许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