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银行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内财经 > 正文
 

经理人大本营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十年有成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1月14日 17:42 《财经时报》

  和讯网-《财经时报》特供

  【上周重要聚会】经理人大本营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十年有成

  10年来,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累计培养1100多名MBA学生,2800多名EMBA学生,此外还进行了3.5万人次的短期培训,为急需高级经理人才的中国社会输送了大批优秀毕业生

  本报综合

  聚会时间:2004年11月8日

  聚会地点:上海科技馆

  聚会名称: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建院十周年庆典

  中国第一所中外合作办学的国际化商学院——中欧国际工商学院11月8日迎来建院十周年的纪念日。

  成立于1994年11月8日的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是根据中国政府和欧洲联盟关于教育方面的合作协议而创建的,是一个具有有限责任的非盈利性教育机构。

  10年来,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累计培养1100多名MBA学生,2800多名EMBA学生,此外还进行了3.5万人次的短期培训,为急需高级经理人才的中国社会输送了大批优秀毕业生。MBA课程从2002年被英国《金融时报》评为全球第92名、亚洲第三开始,到2004年时被该报评为2004年度MBA全球第53名、亚太第一,EMBA全球第20名,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已经成为全球百强中最年轻的商学院。

  孕育十年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的成立经过了1984年到1994年间10年的孕育。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的前身是中欧管理中心(CEMI,ChinaEurope Management Institution),这一在欧盟前身欧共体和国家经贸委1984年于北京签署的合作协议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教育培训机构,是最早将工商管理硕士(MBA)课程引入中国的两个中外合作教育项目之一。

  1994年2月28日,中国政府与欧共体委员会(现为欧盟委员会)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与欧共体委员会关于组建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的备忘录》。

  1994年11月8日,中、欧双方分别指定的项目执行单位——上海交通大学和欧洲管理发展基金会签署了《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合同》。当日,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成立典礼暨新校园奠基仪式在浦东金桥隆重举行——中国第一所中外合作、专门从事国际化管理教育的研究生院正式诞生。

  输送一流人才

  2002年1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颁布文件,正式承认中外合作的中欧国际工商学院颁发的工商管理硕士学位,中欧国际工商学院作为中国MBA教育“特区”得到了官方的正式认可。

  10年来与知名度一起上升的还有中欧国际工商学院MBA和EMBA的学费。MBA学费从1995年的3万元包住宿,到2004年涨到13.8万元;EMBA学费从1995年的10.5万元涨到2004年的25.8万元,考生仍然趋之若鹜。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市场化道路的成功,已经被事实所明证。

  目前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建立起一支拥有27位长期教授、7位核心教授和100多位访问教授的师资队伍。98%的人拥有世界一流商学院的博士学位,95%的人来自海外。绝大多数教授都是相关学术领域中最受尊敬的权威和领军人物。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的学生同样很优秀。以MBA2003级为例,考生GMAT(研究生管理科学入学考试)平均成绩是699分,相当于美国排名前30所商学院的平均成绩。EMBA2000届(3)班,云集了金蝶国际软件集团主席徐少春、青岛啤酒总裁金志国、光明乳业董事长兼总经理王佳芬、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公司董事长徐航等中国经济的风云人物。

  民企须引进职业经理人

  在庆祝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建院十周年的午宴演讲中,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说,中国的市场经济制度正处于从初级市场经济向高级现代市场经济转换的过程中,对于自下而上发展起来的非国有企业来说,如何实现交换形态的升级是它们当前所要面临的紧迫问题。

  吴敬琏引用了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道格拉斯·诺斯的理论说,商品的交换存在三种形态:最初级的是人格化交换,即在很小范围内在熟人之间进行的交换,这种交换形态下合同的执行主要依靠关系来自我实施;其次是低级的非人格化交换,这是在扩大的本地市场上依靠社区、社团、商会行规、宗教戒律等保证进行的交换;而高级的非人格化交换是最高形态,这类交换在陌生人之间不重复地进行,交换的范围扩大到全球化的市场。

  目前中国的民营企业虽然发展势头迅猛,但主要仍停留在第二阶段,即依靠本地的市场关系进行交易。

  吴敬琏说,随着中国全面履行加入世贸组织协议最终日期的日益临近,是否实现交换形态升级对于中国的民营企业来说已经不是需不需要的问题,而是能不能的问题。中国市场的升级仅经历了20年的时间,许多企业在未来两年内面临着实现“三级跳”的压力。

  为了帮助国内的非国有企业顺利实现交换形态升级,吴敬琏主张首先要完善市场经济的制度建设,确保第三方执行的力度。其次是要有人力资本的积累,特别是要引进具有职业经理人能力的人才。

  在“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十周年校庆典礼”上,吴敬琏在接受上海《文汇报》记者访问时表示,目前全世界对中国经济都非常关注,前几天中国在利率方面一个极小的动作,引起全球的震动,甚至比在中国国内的反响更大,这说明中国经济的地位得到显著提高。

  【版权声明】本文为(媒体名称)授权刊登之作品,其他网站不得转载本文全部或部分内容,除非经和讯网-《财经时报》授权许可。






评论】【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阿拉法特逝世
中华小姐环球大赛
2004珠海国际航空展
第六届孙子兵法研讨会
有影响力企业领袖评选
2004福布斯中国富豪榜
高峰亲子鉴定风波
加息后如何买房还贷
楼虫帮您买楼支招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