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银行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内财经 > 正文
 

浙沪苏主要城市生存成本比较(3)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1月12日 20:24 国家统计局网站

  

  八、五城市价格水平比较结果

  通过上述七个大类、38种商品和服务、29项指标的比较,在构成基本生活成本的吃、住、行、居、学、医、玩等方面,五城市的价格水平各有优势和劣势,上海市有15项指标居五城市之首,部分项目的价格遥遥领先;温州市紧随其后,有9项指标位居榜首;杭州市有5项指标领先;宁波市和南京市仅有4项指标高于其他城市。

  1、生活消费价格水平上海市最高,南京市最低。根据城市居民消费支出额作为各项生活消费品及服务项目价格的权重,计算出五个城市的生活消费价格指数注④,上海市为122.7,温州市为114.0,宁波市为103.0,杭州市为100.0,南京市为95.3。

  2、生活居住价格水平上海市最高,杭州市第二,温州市最低。从表7的五城市房价水平比较看,上海市的商品房价格和住房租金均列五城市首位,杭州市高居第二位。商品房价格宁波市与南京市持平,但住房租金宁波市高于南京市,故居住价格水平宁波市为第三位,南京市为第四位。温州市列五城市末位。

第二部分 城市间消费水平比较

  城市的人均消费水平也是衡量一个城市生存成本的重要指标,尤其通过以不同分组得到的不同收入人群间的消费水平差异,从而为不同就业者,在寻找最适合自己生存的城市找到合适位置提供参考依据,同时也为一个城市的最低生存成本提供了参照依据。

  一、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比较

  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城镇居民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居民消费投向由基本生活型向发展型和享乐型转移,消费结构有了显著变化(见表8)

  表8:2003年五城市居民人均消费支出

  单位:元

项   目

单位

杭州市

宁波市

温州市

上海市

南京市

人均消费支出

(元/人)

10080

10463

11915

11040

7725

其中:食品

(元/人)

3999

3985

4569

4103

3120

衣着

(元/人)

819

856

1061

751

598

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

(元/人)

569

731

600

793

481

医疗保健

(元/人)

825

539

636

603

576

交通和通信

(元/人)

923

1398

1320

1259

657

教育文化娱乐服务

(元/人)

1621

1624

2122

1834

1126

居住

(元/人)

997

1058

1067

1280

935

  1、恩格尔系数上海市最低,南京市最高。恩格尔系数是衡量一个城市贫困和富裕的重要指标,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的标准,恩格尔系数在59%以上为贫困,50―59%为温饱,40―50%为小康,30―40%为富裕,低于30%为最富裕。根据这个标准,我们比较了五城市恩格尔系数(见表9),除南京市恩格尔系数为40.4%,略超出40%富裕区外,杭州市、宁波市、温州市、上海市四城市均已到达富裕程度。南京市也已处在小康与富裕之间。

  表9:2003年五城市居民消费恩格尔系数

  单位:元

城市

5市平均

杭州市

宁波市

温州市

上海市

南京市

恩格尔系数

38.2

39.7

38.1

38.3

37.2

40.4

  2、宁波市交通、通信费支出比重最高。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尤其是手机使用率大幅提高及出门打的已不再是人们的奢侈行为,交通、通信费支出占消费支出比重也明显上升,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该城市生活富裕程度。宁波市交通、通信支出占消费支出比重的13.4%,位居五城市之首,高出五市平均水平2.7个百分点。其次是上海市和温州市,比重均超出10个百分点。比重最低是南京市,仅为8.5%。杭州市排第四位为9.2%(见表10)。

  表10:2003年五城市居民交通通信消费支出比重

城市

5市平均

杭州市

宁波市

温州市

上海市

南京市

交通通信支出占总消费支出(%)

10.7

9.2

13.4

11.1

11.4

8.5

  3、杭州市、宁波市娱乐教育支出比重高居前二位。2003年五城市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支出比重,杭州市高达9.9%,居五城市首位,其次为宁波市9.4%,温州市8.5%,上海市8.5%,南京市8.2%为最低(见表11)。由于教育费支出在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支出中占了五成以上,并且对于一个有孩子家庭,其费用的支出呈很强刚性。随着社会就业竞争的加剧,更多的居民已认识到教育应从孩子抓起,一些在职、下岗人员,为了加强自身竞争力,也在不断进行知识更新,教育成为居民热衷投资领域,也为教育费在家庭消费支出中的比重提高推波助澜。尤其低收入户用于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支出占消费比重不断提高,教育费在生存成本中起着越来越重要角色。

  表11:2003年五城市高低收入户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支出比重

平均

低20%

较低20%

中间20%

较高20%

高20%

杭州

9.9

13.6

11.5

9.9

7.5

8.6

宁波

9.4

11.1

9.7

8.6

10.0

8.6

温州

8.5

4.7

12.7

5.5

上海

8.5

12.5

12.5

10.4

5.9

5.9

南京

8.2

10.7

11.5

9.2

7.1

5.8

  4、杭州市医疗保健费支出比重最高。2003年五城市平均医疗保健费支出为635.7元,平均比重为6.3%,其中杭州市比重高达8.2%,居五城市首位,其次为南京市7.5%,上海市、宁波市、温州市基本处于同一水平,分别5.5%、5.3%和5.1%(见表12)。医疗保健支出反映了居民将其收入分配于 医疗卫生 服务的多少,即居民健康投入的多少。杭州市医疗保健支出比重最高,说明杭城居民医疗卫生服务利用率较高、医疗保健购买量较多,同时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居民健康投资意识超前、城市医疗价格水平较高。

  表12:2003年城市居民人均医疗保健支出比重

城市

5 市平均

杭州市

宁波市

温州市

上海市

南京市

人均医疗保健支出比重%

6.2

8.2

5.1

5.3

5.5

7.5

  二、人均住房面积及居住消费支出比较

  1、温州市人住得最宽敞。2003年五城市人均住房使用面积平均达到14.9㎡,其中温州市最高,为18㎡,其次为宁波市、杭州市和南京市,分别为16.8㎡、15.6㎡和15.6㎡,最低上海市为13.7㎡(见表13)。温州市和宁波市的人均住房使用面积明显高出其他城市,一方面说明两市居民比较热衷于房产投资以及改善居住质量,另一方面相对其它省会城市其房价相对也较低。五城市居民居住面积的大小和收入水平基本呈正相阶梯式排列,最高收入户与最低收入户的住房面积比不超过一倍。

  表13:2003年城市居民人均住房使用面积

城市

5市平均

杭州市

宁波市

温州市

上海市

南京市

使用面积㎡/人

14.9

15.6

16.8

18

13.7

15.6

  2、我省城市居住消费成本低于上海市和南京市。居住消费中因水、电、燃料消费支出占总居住支出比重达六成以上,而这块消费刚性较强,其消费支出占总消费支出比重高低直接反映一个城市居民居住消费成本的高低。南京市作为五城市中人均消费支出最低城市,其居住消费比重却高达12.1%,居五城市之首。而上海市因水、电、燃料价格水平在五城市中占首位,故其所占比重也高达11.6%,居第二位。而我省温州市、杭州市、宁波市居住支出比重分别为9.0%、9.9%和10.1%,明显低于南京市和上海市,也说明我省的居住消费成本明显低于上海市和南京市(见表14)。

  表14:2003年五城市居民人均居住消费支出比重

平均

低20%

较低20%

中间20%

较高20%

高20%

杭州市

9.9

8.6

16.3

7.7

9.7

7.5

宁波市

10.1

11.1

8.7

7.2

8.8

12.9

温州市

9.0

12.5

10.9

9.3

9.8

6.3

上海市

11.6

9.7

9.7

8.4

13.1

11.4

南京市

12.1

12.1

10.8

10.2

12.1

13.9

第三部分 从生存成本看我省优势与劣势

  通过对两省一市五个主要城市的生存成本比较,我省杭州市、宁波市存在较明显优势,相对于上海市其生存成本较低,生活的便利和舒适程度优于上海市,其地理位置均系上海市近邻,决定了就业前景和发展空间明显优于南京市。而我省温州市尽管生存成本较高,但其收入水平的领先地位和发达的民营经济基础,同样深深吸引着外来创业人员。然而,从近几年杭州、宁波这两大城市房价涨幅的摇摇领先,以及以温州市为代表的民工数量出现逐年减少现象,从中也发现一些问题需认真对待。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城市竞争力新闻 全部生存成本新闻




评论】【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阿拉法特逝世
中华小姐环球大赛
2004珠海国际航空展
第六届孙子兵法研讨会
有影响力企业领袖评选
2004福布斯中国富豪榜
高峰亲子鉴定风波
加息后如何买房还贷
楼虫帮您买楼支招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