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北京11月9日电(记者 韩乔)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马凯近日在中国人民大学做关于当前经济形势的报告时,就这次宏观调控以来一些有争议的问题进行了阐释。马凯说,这次宏观调控是必要的、及时的。无论从当前还是长远看,搞好这次宏观调控的意义都不可低估。它有利于防止局部性问题演变为全局性问题,避免经济的大起大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马凯说,搞好宏观调控有利于实实在在地推进结构调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真正走出一条新型工业化道路;有利于在实践中不断加深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积极调整发展思路,充分利用重要战略机遇期,实现既快又好的发展。
宏观调控没有“走老路”
马凯表示,去年以来的宏观调控没有走以行政手段为主的“老路”,在主要运用经济和法律手段的同时,也采取了一些必要的行政手段。在宏观调控中,十分重视发挥信贷、投资和价格等手段的作用。
在信贷手段上,重点从源头上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合理控制货币信贷规模,加强和改善信贷管理,加强窗口指导。
在投资手段上,重点加强产业政策引导,严格市场准入。国家发展改革委先后公布了钢铁、电解铝、水泥等行业的市场准入暂行标准。
在价格杠杆上,重点突出价格信号的引导和调节作用。中国宣布实行粮食最低收购价制度;提高电价和实施差别电价政策,缓解了供求矛盾。
在法律手段上,坚持依法行政,严肃查处违法违纪行为,严格控制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建设用地。
马凯说,宏观调控缓解了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粮食生产播种面积扭转了连续5年下滑的势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过快的势头得到遏制。
宏观调控没有“一刀切”
马凯强调,这次调控没有“急刹车”或“一刀切”。他举例说,国家决定暂停半年农用地转非农建设用地的审批,但对能源、交通等国家重点建设工程用地没有封口。又比如,虽然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幅回落,但前三季度农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8.1%,电力、煤炭等能源投资大幅度增长。
从行业来看,即便是对钢铁、水泥等过度投资的行业,中国也没有搞“一刀切”。抑制的是那些生产能力过剩、附加值低、能耗高、污染严重的产品,淘汰的是落后的工艺设备。对那些市场供不应求、技术含量高、环保设施好、能够推动产品结构升级的产品,不但不控制,而且大力支持。调控期间,国家批准上海宝钢、湖北武钢等新上了优质钢铁项目。
宏观调控没有抑制中西部发展
对这次中国宏观调控,有一种说法认为是切了东部的“尾巴”,砍了西部的“头”。对此,马凯表示,这次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是着眼于全国经济大局的,不仅对整个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有利,对促进地区经济发展也是有利的。
他说,从宏观调控的实际效果来看,这次调控不仅没有影响,而且有利于促进地区经济实现既快又好的发展。前三季度,西部地区各省区市都继续保持较快增长速度,有的增幅还快于东部。中央加强对农业、能源、交通、水利以及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的支持,重点是向中西部倾斜的。如今年国家又批准了西部开发的十大工程,总投资额超过800亿元。
马凯还指出,东部地区企业为了拓展发展空间,缓解土地、能源、水等资源的约束,已经出现了资金和项目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现象。前三季度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所占比重分别上升了0.3和0.7个百分点。
宏观调控没有打压民营经济
针对这次宏观调控“打压民营经济”的说法,马凯指出,这是一种误解,也不符合实际。实践证明,这次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缓解了经济生活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有效地改善了发展环境,客观上有利于非公有制经济既快又好的发展。
经过去年以来的调控,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幅出现了明显回落,但民间投资仍保持较快增长。
据介绍,今年1至9月,私营企业投资同比增长59.4%,私营企业投资占全部投资的比重同比由7.9%上升为9.7%,提高了1.8个百分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