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银行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内财经 > 正文
 

各国企业高层献策中国企业如何走向国际市场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1月10日 00:00 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11月9日电 (记者樊曦 仇琳)公司要走向全球化,必须决定其参与国际竞争的基础,是低价策略?还是品牌价值?这是《商业周刊》第八届CEO年会向各公司高层管理人员传递的信息。

  德国宝马公司董事长郝穆特.庞克博士表示,中国公司要想走出中国,首先要明确自己的优势,从而在国外找到非常好的市场定位。“你必须决定哪个是你的战略发展方向,是低
价战略还是传递品牌价值?”

  尽管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和迅猛的经济增长,中国涌现了一大批具有核心技术和知名品牌的本土公司。但是长期以来,对国际市场缺乏了解和资金实力不足制约了他们在国际市场上发展中国品牌,“中国制造”仍然被认为是靠“低廉劳动力”和“低价策略”来参与竞争的低端产品。

  与会的中国联想集团主席柳传志承认,尽管作为中国第一大电脑品牌,“联想”去年一年在中国市场销售了4万台个人电脑,占据了中国市场27%份额,名列首位。但是在中国以外的地方,特别是欧美市场,联想的品牌认可程度并不是很高。

  “在我们选择向国际化进军时,我们在中国市场形成的品牌优势就消失了。要形成国际性的知名品牌,还要花很大的力气。”

  联想并不是唯一一家遇到这种困难的中国企业。作为中国一家大型家电企业,创维家电的一位管理人员表示,创维在向海外扩张的过程中也遇到了与联想相同的问题。

  “作为想进军国际市场的中国企业,我们往往只有两条出路。要么像TCL和汤姆逊一样与欧美成熟的企业合并,但这常常带来文化和管理上的冲突。要么我们就不打品牌,利用中国成本优势开拓海外市场”。

  对此,一直坚持以高端战略吸引客户的庞克表示,企业必须建立自己的品牌,在了解自己优势的基础上,把优势转化成品牌产品,通过产品传递公司的价值观。

  “一个品牌其实就是一个承诺,这个承诺必须要随时、随处在你的任何产品、任何服务当中得到履行,这是全球化的根本基础。”

  中国家电业的龙头企业海尔用自己的经历说明了品牌的价值。海尔曾经引用德国技术,但为了更快的发展,最终放弃了“德国利勃—海尔”的品牌名称,转而打造自己的品牌“海尔”。如今,这个中国东部的集体所有制企业已经成功进入美国、日本及东南亚等市场,开始改变中国产品价格低、质量差的负面形象。

  “一个企业很难既采取低价策略,又希望传递高品牌价值,”美国赛门铁克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约翰.汤姆逊说。

  “在市场细分的情况下,企业可以用不同的品牌服务客户,但他们必须坚持公司的品牌价值,并在不同的市场体现这种价值。”

  美国标准普尔公司总裁凯瑟琳.科贝特也表示企业必须非常重视自己的品牌并确切地为品牌进行市场定位,只有这样,公司才能取得战略性的发展。(完)






评论】【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阿拉法特病重
中华小姐环球大赛
2004珠海国际航空展
第六届孙子兵法研讨会
有影响力企业领袖评选
2004福布斯中国富豪榜
高峰亲子鉴定风波
加息后如何买房还贷
楼虫帮您买楼支招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