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银行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内财经 > 部委专题--国家外汇管理局 > 正文
 

魏本华:全球化下的中国宏观经济与外汇管理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1月09日 11:21 新浪财经

  2004年10月25日,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魏本华在汇丰银行第14届央行年会开幕式上作了题为《全球化下的中国宏观经济与外汇管理》的演讲,演讲全文如下:

  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

  早上好!

  首先,非常感谢邀请我参加。据我所知,汇丰银行过去13届央行年会都在伦敦举行,今年选择在北京召开,我感到非常高兴。借此机会,我想向大家简要介绍一下中国宏观经济运行、资本项目开放和外汇储备管理方面的情况。

  一、中国宏观经济运行基本情况

  过去的一年里,中国经济保持了快速增长的势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为9.1%。今年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9.7%,比去年同期提高0.9个百分点。外贸继续增长,今年前三季度进出口总额达7221.3亿美元,同比增长38.2%。财政收入显著增加,今年上半年达到14307亿元,同比增长30.6%。

  去年以来,中国针对经济中某些部门出现的投资过热问题出台了一系列宏观经济调控措施。目前,各项宏观调控成效已经显现,经济中的不稳定、不健康因素得到遏制,国民经济在快速运行中逐渐趋稳。据最新统计,目前货币供应量增长基本适度,各项存款增长保持平稳,贷款增幅回落趋势减缓,人民币汇率保持稳定,金融运行稳中趋好。这表明,中国已采取的宏观调控措施对降低信贷和投资的增长发挥了重要作用,实现软着陆的前景更加明朗。中国政府加强宏观调控,不但有利于国内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而且对世界经济也将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目前,中国与亚洲其他国家和地区已形成了紧密的产业分工链。2003年,中国出口的50.8%到亚洲,进口的66.1%来自亚洲;日本对华出口占其出口增量的68%,韩国对华出口占其出口增量的36%,中国已成为它们重要的出口市场。同样,美国、欧洲对外出口增长最快的国家也是中国。毫无疑问,中国经济的平稳发展,将有利于其对华出口的稳定增长,从而有利于这些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增长。

  二、中国资本项目开放的现状及前景

  实现资本项目可兑换在内的人民币完全可兑换,是中国外汇管理体制改革的长远目标。中国在1996年实现了人民币经常项目可兑换,资本项目的开放也在积极有序地推进。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划分的43个资本交易项目中,目前中国有一半的资本项目交易已经基本不受限制或有较少限制,人民币资本项目下已经实现了部分可兑换。

  目前,中国已经初步形成了跨境资本双向流动的格局。主要表现:一是资本流入已达到相当规模。到2004年8月底,累计批准外商投资项目约49.4万个,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约5450亿美元;2004年6月末外债余额2209.8亿美元;截至2004年8月底,累计境外发行股票筹资327.2亿美元,发行B股筹资50亿美元。二是对外资本输出逐渐增多。目前,中国境外投资非金融类经营机构已近万家,协议投资总额超过百亿美元。三是利用外资的渠道日益多元化。由最初的外商投资设立企业和借用外国政府贷款,扩大到项目融资、国际商业贷款、境外发行债券和股票、境内发行外资股、外资兼并收购中资企业和受让境内上市企业的国有股等多种形式。四是资本项下交易规模迅速扩大。2003年,中国的资本项目交易发生额为3865亿美元,同20年前相比,增加了约43倍。

  应该看到,实现资本项目可兑换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参与世界合作与竞争所必须面临的问题。特别是在经常项目可兑换情况下,随着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资本流动的管制效率会愈来愈低,资本项目开放已经成为一国经济融入全球化的必然结果。

  中国政府在此方面的政策目标是:健全金融调控,在有效防范风险的前提下,有选择、分步骤地放宽对跨境资本交易活动的限制,逐步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因此,我们将根据改革进程,继续加大政策调整力度,深化外汇管理体制改革。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的总体思路是:从我国的实际出发,借鉴国际经验,以放松资本项目交易限制、引入和培育资本市场工具为主线,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依照循序渐进、统筹规划、先易后难、留有余地的原则,分阶段、有选择地逐步推出资本项目开放措施。在顺序方面应是先放松流入、后放松流出;先放开长期资本流动,后放开短期资本流动;先放开对金融机构的管制,后放开对非金融机构和居民个人的管制;先放开有真实背景的交易,后放开无真实背景的交易。我们近期正在研究和将要出台的资本项目管理政策主要集中在资本流出方面,我们深信随着新措施的出台,中国的资本项目将进一步开放,从而为跨境资本流动及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创造条件。

  三、外汇储备管理面临的新挑战

  以上简单介绍了中国宏观经济运行和资本项目开放的基本情况,我想再就外汇储备管理面临的挑战谈谈看法,希望与在座的各位专家进行深入探讨。

  今年以来,全球经济复苏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多数地区的经济增长速度超过了原先的预期。但是,受主要发达国家经济复苏不平衡、地缘政治、国际油价上涨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国际金融市场变动仍然剧烈。随着外汇储备规模的扩大,许多国家,包括中国在内的外汇储备经营管理正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主要表现在:

  第一,国际金融市场变化加剧,提高了储备结构调整的操作难度。在世界经济经历了最近一轮的周期性变化后,国际外汇市场、债券市场和股票市场均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储备管理机构需要根据市场变化,调整其储备的货币结构和资产结构。随着市场变化的加剧,要确定储备最优货币结构和资产结构,制定合理准确的投资基准的难度将大大增加。

  第二,全球经济处于低利率时代,对央行提高储备收益率提出了挑战。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统计,2003年年底全球外汇储备总规模高达3.02万亿美元,比10年前增长了近两倍。在当前全球金融市场处于低利率和低收益率水平下,央行在面临储备规模持续增长的同时,需要研究如何获取稳定的投资收益率。从近年来许多央行的做法来看,拉长储备资产投资期限、开拓储备投资渠道是提高储备收益水平的两种重要途径。今年以来,随着全球经济逐渐复苏,主要发达国家进入加息周期,各国央行还将面临着追求相对收益还是绝对收益的难题。

  第三,随着储备规模增长到较高水平,储备投资管理模式面临变革。由于近年来主要储备货币间汇率的剧烈波动,央行需调整投资管理模式,完善经营管理机制,以适应较大规模的储备管理,满足不同储备功能的需要。改革投资管理模式涉及到投资基准的构建与管理、会计方法选择等多方面、多层次的问题。而在完善储备管理体制方面,一些外汇储备充足的亚洲国家已经走在了这一变革的前列,如新加坡、韩国等。

  第四,储备规模大幅增长引发储备作用充分发挥的挑战。随着外汇储备规模增长到新的较高水平,以及金融深化对宏观金融风险管理要求的提高,外汇储备管理面临着用来作为干预外汇市场、维持银行体系稳定、作为货币政策实施的一个灵活运用工具,还是用来投资获取较高收益率的新问题。尤其是发展中国家,1993年底发展中国家的外汇储备规模首次略微超过发达国家,2003年底已占到全球总规模的63%。发展中国家的宏观金融风险往往较高,积聚较高的外汇储备能够承担和发挥较多的功能。但是,如何较好地协调和发挥这些功能性作用,是其外汇储备管理面临的新挑战。

  女士们、先生们: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展,中国与世界经济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我们相信,中国经济将经受住新的挑战,加快对外开放,实现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对促进世界经济复苏和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今天与会的代表均是知名经济学家和金融专家,借此机会希望大家为中国经济与金融改革发展出谋划策。最后,预祝本次论坛圆满成功!

  谢谢大家!

  (摘自外管局网站)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外汇新闻




评论】【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彩 信 专 题
Twins
友谊第一乱世佳人
维他小子
多吃水果海底世界
有声有色
夏日狂哗依依不舍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