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银行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内财经 > 《中国经济周刊》2004 > 正文
 

山东求解产业配套能力难题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1月08日 15:30 《中国经济周刊》

  ★文/郑重

  目前,山东省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单位数为13778户,拥有资产9213.55亿元,占全省总资产的比重为72.8%。无疑,“制造大省”不是徒有虚名。但大而不强一直让山东人有些尴尬。主抓工业的王仁元副省长举了个例子:“海信在山东生产手机比在广东生产成本每部高出20元,原因在于广东的产业聚集度比较高、配套能力强。”

  尴尬

  配套产业搞不好,山东实现制造业强省似乎是水中望月。

  山东半岛有临近日韩的独特的区位优势。但客观地讲,这种优势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且来自其他省市的竞争日趋激烈。在环渤海经济圈内,天津引进的日资占日本对华总投资的70%,而以上海为主的长三角对日经贸活跃程度从来没有输给山东。

  不久前,青岛市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隋映辉研究员针对青岛市的制造业产业配套问题进行了一项专题研究,结果表明,青岛市作为山东的经济龙头,它的“产业聚集度、产品配套率明显偏低,最有优势的家电产业本地配套率不到20%,一些产品,如电视的配套率仅占25%左右。计算机、手机等配套率不到10%。不仅对城市依存度低,而且难以有效地降低龙头企业的制造成本,影响了产品的竞争力。”

  即使青岛市的一些知名大型企业的零部件本地配套情况也不容乐观。从配套情况看,除技术含量低、工艺简单的结构件以外,核心部件和电子元器件大部分依靠进口或从南方购进,尤其是电子元器件,本地配套率不足5%。以海信电视为例,目前其元器件供应商本地仅有5家,占整个供应商的3.5%,且生产的基本上是技术含量和附加值较低的元器件。

  产业聚集度和产品配套能力弱已经直接影响着青岛的工业效益和可持续发展。隋映辉说:“产业集群和零部件产业发展滞后,使园区缺乏产业配套和产业链条的衔接,造成工业用地产出率偏低。青岛平均每平方公里产出为5.14亿元,而上海为29.3亿元,世界发达国家为40亿-50亿元,差距很大。另外,也导致了青岛市的企业生产成本较高,竞争力下降。”

  图谋

  “为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制造强省,山东省经贸委正在酝酿制定建设制造业强省发展纲要。”山东省经贸委主任李书绅说。

  这个纲要的目标是,到2010年,全省规模以上制造业完成工业增加值由2003年的3711亿元增加到10000亿元,占全省工业的比重由2003年的79%提高到90%以上;高新技术产值提高到35%;外资占制造业的比重提高到40%以上;制造业出口创汇达到1200亿美元。

  李书绅透露,围绕这一目标,山东规划提出“1167”战略,形成一个基地,即胶东半岛制造业基地,以青岛、烟台、威海三市为主体,承接日韩、欧美等发达国家的国际资本和产业转移,使之成为世界制造业中心之一;发展一条“隆起带”,以山东半岛城市群为载体,充分发挥胶济铁路的作用,建设胶东半岛制造业隆起带。

  上世纪末以来,大批日韩企业向中国转移,2002年后则呈加速之势。调查资料显示,日本有一半左右的企业计划在未来3年内向海外转移生产线,其中70%以上看好中国;韩国30多万家中小制造企业中,已有6000多家转移到中国。

  这一连串的数字似乎都在支持着“世界制造中心”梦想的实现。在山东省政府高层看来,胶东半岛已经具备高起点加快发展的条件,如果抓住机遇,发挥好自身优势,就会走出一条有别于一般传统发展的路子,实现超常规的跨越式发展。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制造业新闻 全部制造大省新闻




评论】【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阿拉法特病重
中华小姐环球大赛
2004珠海国际航空展
第六届孙子兵法研讨会
有影响力企业领袖评选
2004福布斯中国富豪榜
高峰亲子鉴定风波
加息后如何买房还贷
楼虫帮您买楼支招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