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率如变动乃正常之举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1月07日 14:28 经济观察报 | |||||||||
在央行作出9年来第一次加息决策后,汇率调整是否也提上了相关主管部门的议事日程?在过去一个星期里,对这个问题的猜测已经很多。人们关注的是:加息是否为汇率的调整提供了更加充分的理由?或者说,当更加灵活地使用利率工具被看作宏观调控回归市场化的标志时,决策层是否会以更加市场化的眼光看待汇率的变动——那只不过是一个工具而已。 从2003年至今,人民币汇率问题不断被提及。一些投资银行分析认为,人民币汇率
在此期间,外汇资金的流向给了我们另外一些信号。今年8月,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郭树清曾警告,中国短期外债已超过国际警戒线。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外汇储备至9月底已达5145亿美元。国家外管局日前也表示,部分银行、企业和个人的外汇资金违规结汇,影响了国际收支平衡,导致了外汇储备的超常增长。 根据专家分析,这两种情况的出现,都与热钱流入有很大关联。这表明,在过去一年多的时间里,货币当局不断的政策宣示甚至严辞警告难以收到预期效果,人民币升值的压力没有减弱。而在中国可能进入持续的加息通道之后,升值压力亦会趋增。 所以,尽管出于种种原因,人民币汇率在过去一年的升值压力下保持了稳定,但在目前情况下,再次考虑人民币汇率的变动并非不是时机。 在过去的讨论中,由于一些舆论把汇率问题放在了特殊的语境之中,以至于在讨论汇率时,经济学本来的逻辑往往被忽视,而泛化的议论则容易得到认同,甚至有观点认为调整汇率等同于屈服于外界压力。所以,如果我们平心静气地让汇率问题回到自己的位置上,问题可能会变得相对简单些。 汇率是一个经济杠杆,中国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基于此,汇率因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而动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目前的现实情况是,人民币汇率事实上实行了盯住美元的政策,这个本用来应对亚洲金融危机的暂时政策正在被长期化,浮动汇率呈现固定化倾向。 这其实与中国汇率政策的本意并不完全一致。根据蒙代尔的“不可能三角”理论,在固定汇率、资本自由流动和独立的货币政策之中,只能同时达到两个目标。在坚持独立的货币政策和资本项目逐步开放的取向下,要求汇率政策保持灵活性是必要的选择。事实上,正如一些学者已经指出的那样,为了维持当前的汇率水平,央行不得不买入美元,投放大量的基础货币,这已经影响到了货币政策的独立性。 反对汇率调整的人担心,人民币升值将导致贸易顺差的减少,不过经济学界也有分析认为,升值对于出口的影响不会很大,而且,低估汇率虽然换来更多的出口,却导致了贸易条件的恶化。在这样的汇率条件下,那些低效率的企业因此而仍然有生存的空间,客观上也延缓了中国产业升级的步伐。更何况,对贸易顺差的强调是贸易摩擦加剧的主要原因之一。 反对升值的人还担心,投机资本在进一步升值预期下会更多地流入。考虑到热钱的流入恰恰是基于中国实行固定汇率的假定,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意味着对市场化的汇率定价方式的确认,这反而有利于改变投机资本的预期。另外,在目前中国有可能持续升息的预期下,汇率不动,也不利于阻止热钱的流入。 还应该关注的是,增强人民币汇率的弹性,对于缓解当前通货膨胀压力也是有益的。国际原油价格情况在过去的一年里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油价高位运行、国际大宗商品和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的情况下,人民币升值对于降低国内企业成本、减缓涨价压力都有帮助。 上个月,国家外汇管理局新闻发言人否认了人民币即将升值的传言。不过我们注意到,这位发言人说,完善汇率机制的核心是提高汇率形成的市场化程度,增加汇率弹性,而不是简单地调整汇率水平。因此,不可能采取一次性重估人民币汇率的不明智做法。 事实上,对于汇率形成市场化程度的强调已经是一个共识。不过我们更关切的是,“汇率弹性”的增强何时可以取得突破。在这个问题上,我们所接触到的一些学者有一个判断,即认为人民币汇率最有可能会在大家不太关注的时候调整。我们倾向于赞成这种判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