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工荒凸显珠三角危机(3)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1月04日 19:17 赢周刊 | |||||||||
不改变,淘汰将是必然
很早的时候,东莞大朗曾经靠着低成本劳动力让其外销量超过了中国毛织业的龙头老大——上海;然而风水轮流转,目前随着当地大量劳动力流向上海,东莞大朗的毛纺织业的发展失去了底气。大朗与上海的缩影,从某种程度来讲,是珠三角和长三角两种发展模式不同的结果。而今,劳动密集型的简单加工制造已经遭遇到了最致命的问题,珠三角特别是东莞等地今天面临的问题根本上应该归结为技术升级和产业整合的问题;劳动力的短缺事实上是逼迫企业改善它的要素投入结构,不要依靠简单劳动成本,而是改善技术等等,而产业升级和技术升级本身就是一个要素不断地重组的过程。张丽宾博士认为,长三角与珠三角相比其实是一种后发的优势,它并没有太多的历史包袱。从产业结构来讲,长三角的高新技术和商业更为发达,除了劳动密集以外还存在技术密集和资金密集的特点。所以对于珠三角的加工制造企业来讲,如果无法跨越生产规模和技术的局限,淘汰将是必然的,也将是合理的。 如果从企业管理水平来看,同为经济发达地区,两者在企业管理竞争力方面的差距也是令人惊讶的。由于珠三角制造企业三来一补的经营方式,长期以来采取的是粗放的管理手段,与长三角相当一部分高新技术企业和自创品牌的民营企业不可同日而语,比如温州企业的激励与约束绩效、管理应用水平就非常之高,虽然同样也有家族企业,但是钟朋荣等学者认为温州家族企业的治理堪称典范。 超低价使用民工的时代一去不复返,珠三角当前的大部分中小加工企业已经无法在低成本上获得更多利润,更无法通过先进的管理手段降低成本以获得利润空间,珠三角应该在“民工荒”的问题中惊醒过来,现代制造业企业必须思考什么才是真正的竞争力。与长三角等地对人力资源的竞争,也许会成为珠三角企业改善管理、促进产业升级、最终提高企业竞争力的契机,华南师范大学人力资源所教授谌新民的话不无积极。 [上一页]  [1]  [2]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