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路径之二:国企改革改制(3)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1月02日 14:48 经济日报 | |
两年完成历史性任务 产权改革,改到关键就是“人”。 东北仍然是国有经济比重最高的地区之一。国企改革的难点,人们一句耳熟能详的话是“钱从哪里来,人往哪里去”。人与钱的矛盾到底有多尖锐?长春市市长祝业精有准确的表述:“人”的问题。长春现有登记失业人员5.7万人,国企和大集体下岗职工还有18.6万人,还有10万左右的国企职工需要转换身份;“钱”的问题。按照初步匡算,改革长春现有的国有企业,卸掉企业的债务包袱需要59.1亿元,解决职工劳动关系补偿金需要36.3亿元,把国有企业离退休职工进入社保体系每年需要十几个亿,剥离企业办社会职能每年需增加财政支出5.4亿元。这些钱不能靠市场,除了企业可以筹集一部分以外,弥补缺口也就是解决改革成本问题,需要政府主导解决,勇敢承担。 吉林大学中国国有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徐传谌教授,将“企业办社会、冗员和债务负担问题”称为横亘在国企改制道路上的“三座大山”。“不解决这些问题,国有企业改制改造就难以推进。”在他的研究案例中,一家企业一年社会负担就8000多万元,5年来就支出了将近5个亿!靠企业自身解决这些问题,是“不可能的任务”。东北过去十几年国企改革不够彻底,有些地方还出现改革“翻大饼”现象,就是这个问题没有解决,也没有条件解决。如今就不同了,随着社保体系建设试点从辽宁扩大到东三省,上述问题有了根本的解决途径,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决策的实施,更带来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东北国企改革成功的时机终于成熟。 长春市副市长张安顺说,长春市内国企改制改革晚一天完成,统计表明,就要多支付包括职工安置费在内的成本60万元。国有资产流失“冰棍”现象,如此清晰地摆在世人面前。面对如此逼人的形势,记者发现,沈阳、大连、长春和哈尔滨都已相继郑重提出:两年内完成这一历史性任务!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