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资进入中国驶入快车道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0月27日 07:13 中国经济时报 | |||||||||
本报记者 王海坤 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之后,中国对外开放政策有了新的变化,此前中国主要以特区、优惠政策作为核心内容、小规模吸引外资的形式被打破,外资开始大规模进入中国。 此后十年间被看做是外资进入中国的重要时期。从一些纪录的数据来看,1994年是
2000年,国内的重要传媒上出现了“我国利用外资出现重大转折”为标题的文章,文中重点谈论中国利用外资出现恢复性增长的种种现状,与此同时,中国的一些敏感行业如信息、机械、轻工、石化等加强了改组改造,纷纷组建具有一定国际竞争力的集团,以在引资中争取主动。一些原来不允许外商投资的领域,如航空、金融、商业零售业等也逐步向外商开放。是年,有数据显示,国内已有外商投资企业35万多家。与此同时,入世的步伐正在加快,为此,2000年国内在外资进入领域启动了一连串的改革,如外资优惠政策导向改为“产业倾斜”及“区域倾斜”等,2000年底,国家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企业法》的相关内容再次做出修正。这一时期,外商投资的资金经历了从资金、设备到技术、资产、产权专利再到资产组合几个阶段。 2001年12月11日,随着中国历史进入一个重要时刻——中国正式加入世贸组织,外资进入中国翻开了新的篇章。对于这一事件的发生,隆国强有自己独到的分析,他对记者说,虽然,表面上看这一事件是15年谈判历程努力走向的一个点,但这个点发生在2001年也有其背后特殊的动力,如中国经济多年的高速增长已经给政府高层决策加入世贸充分的自信,此时国内对自身向世界开启贸易大门的承受力已有了正确的判断力,而当年美国对中国的对外贸易审议则是中国入世事件的最后着力点。事后,亲历世贸谈判漫漫征程的龙永图亦表示长达十五年的入世谈判,核心问题其实就是“市场开放程度”问题。入世成功后,接下来无论是政府还是企业要做的应是以入世为契机,研究怎样迎接对外开放新阶段的到来。实际上,入世当日,外资金融机构在中国的“跑道”就开始发生变化,中国不仅取消了外资银行办理外汇业务的地域和客户限制,使得外资银行正式进入中国,而且根据入世承诺,外资银行可以对中资企业和中国居民开办外汇业务,而在外资银行经营人民币业务方面,被规定将在5年内逐步取消地域与时间限制。为此,外资银行显出格外的兴奋。 入世前后,中国政府根据所作出的承诺在一些重要的服务贸易部门批量颁布了新的审批外资进入中国的法规和条例,包括:《外国律师事务所驻华代表机构管理条例》、《外商投资电信企业管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金融机构管理条例》、《外资保险公司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海运条例》、《中外合作音像制品分销企业管理办法》、《国务院关于修改<旅行社管理条例>的决定》等。 种种迹象表明,入世以后,外资进入中国的确驶入快速增长期。 “入世”一年后,外资进入中国的模式开始多元化,如外资并购中国企业至少就有五种可供选择的方式。而在行业方面,有可能出现企业被外资并购的行业正在急剧增多,汽车业、物流业、金融业、制造业、零售业以及公用事业等。为此,一些细致的条文也在逐渐出台,如由中国证监会发布的《外资参股证券公司设立规则》、《外资参股基金管理公司设立规则》已开始实行,合资的证券公司和基金管理公司出现已不再稀奇。而据原外经贸部外资司官员证实,即将正式出台的《关于外资并购国有大中型企业管理办法》将明确供水、供气、供热、污水及垃圾处理等一般性城市公用事业将完全向外资开放。在产业方面,作为中国最早对外开放的行业之一的旅游业开始按计划兑现当初入世时的各项承诺,加速了旅游业的开放程度;保险业在《保险法》的适时出现后变局频频,本来上海、广东、北京,中国三个最有吸引力的地区,形成了一幅外资保险征战中国的“金三角”地图。但有意思的是,在国内保险业超额兑现入世承诺后,外资保险却一改往日“削尖脑袋往里钻”的狂热。有数据显示,2001年后的一年间,已经有22家外资保险公司的30家代表处撤出中国。 2002年,党的“十六大”召开。“十六大”报告明确: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以适应经济全球化和加入世贸组织的新形势;进一步吸引外商直接投资……通过多种方式利用中长期国外投资,把利用外资与国内经济结构调整、国有企业改组改造结合起来,鼓励跨国公司投资农业、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对外商投资实行国民待遇,提高法规和政策透明度。 然而,入世已然近三周年的今天,面对外资进入中国零售业即将全面松绑的局面,却有业界人士担心:外资零售商在中国越加完善的空间布局会否控制“中国制造”的大量企业?当中国的第二产业受制于跨国巨头的销售网时,未来会出现何种出人意料的状况?隆国强则认为,担心和过度恐慌都没有必要,重要的是在竞争中企业自身要有自我保护意识,安排好自己的生存和发展战略,规避好竞争中的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