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委会炮制农转非合约愚弄村民 安置费下落不明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0月26日 10:27 中华工商时报 | ||||||||||||
在收取征地单位对该村被征地村民的安置和补偿费后,广州市新窖镇北山村经济合作社不但不按照国家有关政策安置和补偿因国家建设被征地的47名“农转非”村民,而且擅自取消他们应有的股份分红资格。失地村民连续11年上访投诉竟无果,如今他们的工作、生活该怎么解决?今后的生存出路又在哪里? 本报记者 刘江峰 张晓晖
1992年1月3日,对广州市海珠区新窖镇北山村47名村民来说,是一个“恶梦”开始的日子。就在这一天,他们所属经济合作社(原北山村委会),在收取征地单位广州供电局对该村被征地村民的安置和补偿费后,不但不按照国家有关政策安置和补偿因国家建设被征地这47名农转非村民,并且还擅自取消村民们应有的股份分红资格。对此,失地的47名村民,从1993年至2003年共11年间,向有关政府部门上访投诉达几十余次,竟无一结果。如今他们的工作、生活该怎么解决?今后的生存出路又在哪里? 安置补偿义务不履行 1992年,广州市珠江电厂兴建变电站,征用海珠区新窖镇北山村财宝岗地段共48.91亩(其中:林果树地47亩,荒地1.91亩)。按照国家相关政策,征地单位广州供电局应安置劳动力34人,另转居民户口13人,合计“农转非”村民共47人。同年1月3日,广州供电局与原北山村委会协商后签订了相关协议:供电局按国家有关政策将“农转非”村民的安置和补偿费一次性支付给村委会,而被征地的47名村民的安置和补偿工作由北山村工企业负责安置解决。原海珠区新窖镇人民政府、海珠区劳动服务公司均在协议书上签章认可。 1992年11月,当北山村委会将办理完“农转非”户口转出手续的户口簿发还时,34名村民发现,在他们各自“农转非”劳动力的户口簿上,工作处所一栏都被打上了“北山经济发展公司”的字样。而所谓的“北山经济发展公司”、“北山经济联合社”和“北山村委会”实际上是三块牌子一套人马,这是北山村民人人都知道的事情。据村民们反映,北山村委会作为协议的签约责任方,不履行协议条款中应承担的义务,没有安置和补偿他们这批农转非村民,其真正目的是截留征地单位对被征地村民的安置补偿费。户口簿工作处所标的“公司”,其实只是村委会用来掩人耳目,给他们找个地方挂靠户口而已。 炮制合约愚弄村民 记者调查发现,1993年4月,北山村委会确实在未与47名“农转非”村民进行过任何协商和征询的情况下,单方面草拟了一份“农转非”合约。其原文内容如下:村民自愿申请农转非,农转非户口迁出后自觉执行村委会规定的“关于农转非的措施及社章章程”只能享受在2000年前征地分配,不能享受其他分配和福利事业待遇,自行解决劳动出路,与村委会及生产社无任何关系,如需要领取一切证件,村委会与生产社概不负责。 很显然,此合约存有多处疑点:一是合约双方权利与义务极不平等。根据合约内容显示,合约条款中将所有权利都归于北山村委会,而把一切责任都归于村民们,这说明此合约的条款欠缺公平。二是合约的签订日期有误。根据国家有关法律规定:“凡合同、合约、协议都应在其内容条款所制约的事件或行为发生之前签订方能有效”。北山村47名村民“农转非”户口转出时间是在1992年11月,而村委会在1993年4月才把“合约”发到村民手中。三是合约格式不规范。在北山村委会草拟的“农转非合约”中,没有甲、乙双方一栏,落款只有北山村委会和经济合作社,作为合约签署人的47名农转非村民却以“申请人”的资格出现。另外,令人哭笑不得的是当村民们接到合约时,“申请人”一栏有部分已由村委会代签了,有一部分根本没有签名,还有一部分是当事人的家属代签。对此,有法律界人士认定,此合约书不符合相关法律程序,是无效合约。而北山村委会上述种种做法,让人不得不怀疑是其利用村民对法律常识欠缺的情况下,炮制这种极不平等的“农转非合约”来推卸安置责任,阻挠村民争取合法权益。 记者还发现,在《北山村股份经济联合社章程》第七条9款中有这样规定:“持股人因城市建设征地从农业户口转为非农业户口者,可继续享受人口股和工龄股股红分配到死亡止。但北山村委会却以“合约”中已写明农转非村民股红分配到2000年止为由,来搪塞村民们对其提出的种种质疑。并于2001年发出通知,内容是:对于1992年供电局征地的47名农转非村民在2001年12月31日之前由所在生产社支付每人4000元安置费,从2001年1月1日起不给予股份分配及福利待遇。就这样,从2001年开始,北山村委会把47名农转非村民最后的微薄生活来源也被终止了。 多次上访无一结果 记者在采访中得知,为了争取回自己的合法权益,北山村47名“农转非”村民从1993年开始踏上了漫漫上访路,从原先以个人名义上访到2001年的集体上访,11年间,前后共计几十余次。上访单位有北山村生产社、村委会、原新窖镇政府、官洲街道办事处、海珠区劳动局、海珠区人民政府等多个相关政府部门,然而最后结果总令这47名村民感到无奈和无助。对此现象,村民自喻为是一个大足球,被踢来踢去,踢上又踢下。 在2002年7月13日,北山村民们终于等到11年上访以来的第一个文字答复,海珠区信访办公室作出“关于北山村1992年征地所办农转非问题答复”(以下简称《答复》)。《答复》中第一点提出“关于1992年市供电局征地所办农转非人员的安置问题”,当年北山村经济发展公司无能力安置。第二点提出“关于能否继续享受股份分红的问题”,认为北山村委会于2001年12月10日召开的党员、社员代表会议上已投票作出表决,区政府在目前法规不明确的情况下无权干涉。 无奈之下,47名村民想到通过法律途径来讨回公道。以莫丽容、莫洁华、莫凤仪三位村民为代表,向海珠区人民法院提出诉讼,分别将北山城中村改制办公室、官洲街道办事处、北山经济联合社、北山第二经济合作社侵犯他们合法权益,告上法庭。据村民介绍,在莫丽容等一案开庭的庭审中,北山村改制办主任曾当庭承认北山村委会的做法确存有错误。但遗憾的是,海珠区法院以原告与被告不是平等的民事主体,不属于人民法院受理范围为由,拒绝受理他们的案子。 安置费何处去了 按照《土地管理法》规定,征用耕地的补偿费,应按被征用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6至10倍补偿。征用耕地的安置补助费,应按安置的农业人口数计算,每人按征用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4至6倍补助,最高可至15倍。经上级政府批准,两费总和最高可达30倍。就此,村民们提出,1992年广州供电局征用北山村48.91亩土地时,一次性支付给村委会的安置补偿费究竟有多少金额,村委会对此从未向广大北山村民公开。村委会干部声称北山村经济发展公司无能力安置,那么征地单位支付的安置费何处去了?近年来,北山村委会干部们去澳洲游、港澳游和国内游的钱又从何而来?虽然没有证据显示安置费用作旅游,但上述情况也足以证明所谓“无能力安置”,分明是村委会干部在欺骗47位农转非村民。这又是作何解释? 村民们向记者反映,除上述问题外,北山村委会这些年来在财政上还存有诸多问题:一是集体资金使用不透明。北山村委会为满足能过日子,不管什么性质的资金,只要是集体的就用。村委会把该村的“三达厂”等集体固定资产变卖后所得款项究竟是多少?用于何处?北山村民并不知情;村委会只把各个生产队每年的收入和国家建设征地所补偿的总额25%上交,其余款项究竟用于何处?村民们也一无所知;村委会干部每月工资和奖金是多少?村民们更不清楚。二是使用不规范。北山村干部在对集体资金使用上存有很大的自主权,旅游用公款、吃喝用公款、手提话费也用公款,这种花钱大手大脚,甚至挥霍浪费的现象时有发生。对此,村民们已是屡见不鲜了。 生存出路在哪里 村民们指出,海珠区政府在《答复》中认为,只要北山村委会按照有关程序投票通过,就完全可以否定他们要求继续享受股份分配的诉求,这种批示有些欠妥。他们认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第20条明确规定:“村民自治章程、村规民约以及村民会议或者村民代表讨论决定的事项不得与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的政策相抵触,不得侵犯村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合法财产权利”。然而北山村委会在与《组织法》相抵触的情况下,公然侵犯他们47名农转非村民合法权益,难道区政府真的是无权干涉吗? 另外,2001年海珠区武装部在北山村征地,被征地村民不但办理了“农转非”户口,而且这批农转非村民每人获得12000元的补偿,同时还可继续享受股份分红、医疗福利等与社员同等待遇。同是一个村的村民,同是征地农转非人员,为何待遇却存在着天壤之别?这其中又说明了什么问题?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由于这47名失地村民无法享受到股份分配的权利,在领取一次性有限的安置补偿费后,作为生活预期支出水平较高的广州,往后的生活很难维持长久。如重新择业谋生,从当前实际情况看,谈何容易!为了生存,一部分人想到工厂企业找工作,而大部分农转非村民都是中年妇女,家境困难,目前仅靠做短工、摆地摊、打鱼等来维持生计。 许多农转非村民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他们对于今后的生存发展感到彷徨失措,生活已失去了基本保障,一旦病了、老了该怎么办?而工作、出路又在何处? 对于事态的发展进程,本报将继续予以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