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款准备金提升的政策解读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0月23日 15:14 中评网 | ||||||||
左小蕾 存款准备金提升0。5%,是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发出资金紧缩的信号。如果说差别存款准备金的提升是对一些小规模的金融机构不合理的贷款的约束,这次存款备金的提升,就应该是对所有金融机构特别是大型商业银行的贷款的全面约束。
存款准备金提升发出的第一个信号,传达了中央坚决停止由“银行贷款”支 持的固定资产投资的决心。这个决定明确两个“突出问题”。第一个是“固定资产投资过快”,“投资结构不合理”,“某些行业和地区盲目投资和低水平重复建设”的问题可能相当严重,成为经济稳定发展的“突出问题”。第二个是“银行贷款”是制造第一个“突出问题”的主要原因,也成为制造金融系统的风险的“突出问题”。银行的高风险贷款行为到了中央银行必须采取切断贷款资金的方式发出强制性阻止信号的程度。 第二点,年初政府对宏观经济形势的综合判断,对固定资产投资过快以及过剩投资的领域都传递了很明确的信息。但是这些判断和信息可能与个别微观领域和某些部门利益不完全一致,所以一些行政管理措施没有能够执行到位,使得已经反复指出的“突出问题”没有能够得到缓解。 第三点要注意的是这次针对的“突出问题”不是直接通胀预期,解决的方式也不是利率的调整。 如果这次政策能产生正常的效果,证券市场会受到什么影响? 首先债市的下滑不可避免。如果银行不可能马上收回贷款,在4月25日前时不能按照新的存款准备金率增加在中央银行的存款准备金,银行就要从债市抽出资金。最极端的情况是1100亿的资金一次性从债市离开使银行间市场国债总市值下降2。5%-3%。虽然1100亿资金与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储备金加超额储备金20000多亿的资金总量相比不足为道,可能不会直接影响商业银行的贷款业务,但是中央银行的政策给出的信号对银行间市场的利率、资金和债市的预期今年可能不太乐观。 股票市场今年的资金需求,因为保险资金入市,基金发行规模扩张,与银行的资金似乎没有太直接的关系。但是间接影响不可低估。这次准备金率的调整的目标很清楚。如果经济体系合理对政策做出反映,上市公司属于过剩投资的行业,银行资金的紧缩马上会减少对上市公司的贷款,然后会影响上市公司的经营,进而影响对股票市场全年整体的预期。比如钢铁,汽车,原材料,房地产以及相关的行业的调整就不可避免。这些大板块的变动引起的市场变化可能改变投资者对股票市场的预期,改变对基金投资证券市场的期望,也会使保险资金的更审慎进入股票市场,从而间接影响了股票市场的资金总量,假定其他环境和条件不变,证券市场今年全年就不可能表现出与年初一致的强劲的走势。 如果政策不能正常地达到政策目标,国际惯例是要配合采取其他配套政策操作。在经济转轨国家,经济结构的不合理,使得政策传导和执行会遭遇许多摩擦和扭曲,不能像在高市场化程度的经济体中那样产生完全遵循市场规律的影响和效应,因此经济转轨国家的政策行为往往不得不“矫枉过正”。统计资料显示,中央级的固定资产投资第一季度仅增长12%,而地方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达到64%,房地产的泡沫正在加速形成,“有些地方的房地产价格一天一个样”。如果存款准备金的提升像年初中央通过各种渠道给出过剩投资的信号那样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没有减低固定资产在“过剩领域”的投资,我们要有思想准备其他相应的措施和政策还会出台,也可能有一些力度更大的行政手段的配合。中央银行为了宏观经济整体不会失衡,应该有许多更激烈的手段来扼制“失控的投资行为”,那时候可能对证券市场带来更大的冲击。我们应该密切注意固定资产投资的变化,特别密切注意固定资产在一些明显过剩投资的行业和领域中的变化,以判断政策的走向及时调整我们自己的市场应对策略。 另外,这次政策显然不是直接针对“价格水平”出台。换句话说,用价格水平上涨来评判“经济过热”还过于简单,针对价格水平的上涨的原因出台的政策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利率没有作为政策手段出台也是不想提升整体贷款成本而影响正常的贷款行为。如果“银行贷款”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长“我行我素”走得太远,不排除中央银行使用利率工具的可能。那时候对证券市场的影响就要重新评估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