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精密贪婪成性 触目惊心的医药吸血管(3)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0月21日 12:02 《经济》杂志 | |||||||||
医药公司:坐地收钱 绝大多数药品均是通过医药公司“中转”到医院的。 据有关政策规定,药厂是研制、生产药品的企业,不承担处方药品直接到患者手中的过程(非处方药品大部分也是通过药品零售商直接到达患者手中),“因为大多数药品的说明书都非常复杂,患者必须在指导下服用。” 罗易的操作程序是这样的:在取得南方某药厂的代理许可之后,他便即刻联系武汉市医药集团,申请在武汉市场销售,获准之后,罗易便将购进的一大批药放在医药公司的仓库里,“个人行为也似乎变成了医药公司的商业行为。” 武汉医药集团当然不会无偿地服务,需要给与一定的扣率,其实在扣率问题上无需多费口舌,因为按照“行规”,批发价的75%进入医药公司,批发价的90%出去。武汉医药集团获取25%的差价,并且丝毫没有销售的压力,因为到医院“做工作”,仍是厂家的营销人员或代理商自己,只是医院谈妥之后,药品直接从医药公司运出,结算销售款项以及开具增值税票均在医药公司进行,“医药公司在稳稳当当赚钱的同时,还保证了武汉市的地方税收。” 此时,武汉医药集团、南方药厂、代理商们的利益捆在一起,共同的目标就是让药品进入医院,因为彼此的利润都来自于药品。 由于销售款的结算周期一般是三个月一次,药商们有时会出现资金周转不畅的情形,此时医药公司不会“见死不救”,一般能提前支付,“一大批药品放在仓库里,他们才不怕你逃账呢,”罗易说,有时医药公司还会帮忙疏通医院的关系。 如今,作为批发企业的一些医药公司,也建起许多零售药店。但据知情人士透露,年销售额达10多亿元的武汉医药集团,纵然拥有70多个营业网点,但这一部分的净收益仅占总额的一成左右,“铺这些网点只是应对市场的一个姿态而已,他们仍旧瞪大眼睛盯着进入医院的药品。”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