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银行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内财经 > 《商务周刊》2004 > 正文
 

旧石油市场体系造就油荒 石油冬天是否降临中国(5)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0月20日 12:37 《商务周刊》杂志

  

  囤积“油荒”

  一个分不清企业和政府界限的石油市场体系,不仅会破坏国家石油储备的建设,更会按照扭曲的市场体制制造出层出不穷的“油荒”局面。从某种程度上讲,它带来的威胁远比一场石油中断危机更加致命。

  中国国土资源部油气资源战略研究中心一名研究人员告诉《商务周刊》,虽然世界原油价格已破每桶52美元大关,但这主要是由于世界经济的恢复和强劲发展势头引起的价格上涨。因此,此次笼罩中国的“油荒”阴影,与上个世纪70-80年代西方国家历经过的两次大范围能源危机有本质的不同——当时,国际市场上确实无油可供。而近几年,世界原油产量与供给基本平衡,供略大于求。据预测,未来20年世界石油市场仍然是供略大于求。

  从国内看,今年以来,国内原油生产平稳增加,1-8月累计原油产量1.15亿吨,增长2.6%,原油加工量1.79亿吨,增长16.5%,高于去年同期产量,其间没有出现任何生产中断或降低。而且,国内炼油加工能力为2.7亿吨,全国炼厂开工率达80%左右,完全有能力满足国内需要。同时,1-8月进口石油高达8000多万吨,年内可超过亿吨大关,进口渠道基本通畅。

  国际市场不缺油,国内供需大致平衡。为什么还会出现“油荒”?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经济技术研究中心高级工程师龚金双说,国内经济的快速发展给供油带来巨大的压力,市场的确表现出供油吃紧。从产业来分析,2003年以来经济的快速增长主要是耗油高的重化工业带动的。另外,今年夏天南方各省出现的持续高温也使燃油发电需求大幅增长。

  但他认为这不是“油荒”的原因,“由于国际油价持续高位,按接轨公式计算的零售中准价远高于市场现行的中准价,所以在经销商的理性预期中,国家中准价的趋势是向上走的,因此囤油没有价格的风险”。于是,成品油经销商控制油品投放量,从而加剧了汽柴油市场供应偏紧状况。最终结果是,一方面,市场的用油需求量在增长;另一方面,供油方大量囤油,要等着调价后再释放手里的存货。

  在他看来,所谓“油荒”主要还是市场机制的结果,而不是没有油,“如果不能妥善解决市场机制问题,‘油荒’还将出现,甚至愈演愈烈,靠涨价解决不了根本问题”。

  市场机制问题“病”在何处?龚金双把矛头指向定价。目前,国家把国内的成品油价格和新加坡、纽约、鹿特丹3地油价挂钩,管理部门根据3地情况决定价格。这种机制本身及政府操作的方式,注定其对市场变化的反应永远都落后于市场变化本身。

  今年下半年以来,一方面成品油特别是柴油的市场需求增加,另一方面国际原油价格在高位运行。市场对涨价的预期普遍增大,而受机制影响,市场又不能及时获得价格变化的趋势信息。结果,手中有原油垄断权的两大集团为避免损失,采取谨慎的低库存策略。一些社会经销商甚至两大集团的经销企业开始囤积,导致市场更加短缺,进而形成恶性循环。

  民营企业哈尔滨龙庆石化公司就是其中的受害者。董事长赵友山告诉记者,尽管他们具有国家颁发的成品油批发许可证,但两大石油集团没按指标给他们供油,给的都是每吨加价200元的高价油。

  他递给记者一份2003年12月6日中石油在黑龙江市场的价格表:以90#汽油为例,哈尔滨炼油厂出厂价每吨3078元,东北公司调拨给各省石油公司价格是3300元,省公司给市县公司的价格是3689元,给民营企业的价格是3618元。从表面看,民营公司进价比中石油市县公司还要低,但中石油采取的是明亏暗补,销售价压得很低,民营企业按这个进价只能亏本。

  另一家具有民间资本背景、主要经营成品油和石油液化气的上市公司湖北天发情况更惨。尽管去年底获得了继中石油、中石化之后国内第三张成品油批发牌照,被称为“打破坚冰”的突破,但该公司董事长苗泽春给记者介绍,天发投资了近80亿元兴建的三大油气库由于这种“高油价”被迫闲置,数十家加油站停建停业不能产生效益,成品油供应又受到两大集团控制,不得不通过非正规渠道高价从油贩子手里采购成品油。湖北天发投资控股的董事长龚家龙向记者表示,该公司早有海外找油规划,一直苦于无法突破政策瓶颈。经过一年的漫长等待后,国家商务部于9月初公布了原油、成品油(燃料油(资讯 论坛))非国营贸易进口经营备案企业第三批企业名单,16家企业上榜,湖北天发才终于同时获得原油和成品油进口经营牌照。

  1998年机构调整,原石油工业部改为中石油。从此,中石油和中石化成为两家完全独立的全系列石化集团,经营从勘探、采油、炼油到销售的所有环节。为调整其竞争关系,国家将两家划为南北公司,按照地域将原石油部部属企业划入两家,并允许其在全国境内开展竞争。同时,国家赋予两大“巨无霸”对成品油的垄断经营权,规定成品油由他们集中批发,价格自主协商,并且各地区新建的加油站统一由两大集团全资或控股建设,从此,国内油品市场不但没有充分竞争,反而形成了“双寡头垄断”的体制。

  而且,由于没有直接的主管部门,管理权分散更是让两大石油“寡头”无法无天。目前,与能源相关的管理、开发以及研究职能,分散在国家发改委、商务部、国土资源部、水利部电监会、国家环保总局等若干相关部门。比如,石油的进口配额、国内石油市场准入的管理在商务部,油气战略规划在国土部门,定价又归发改委。如此一来,导致政府对石油的监管失灵。

  国家发改委、中科院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共同参与的《国家能源战略的基本构想》中建议,组建统一的政府能源管理部门,以体现国家整体利益,统筹能源各产业的发展和利益协调,综合规划国家能源战略和制定能源政策;按照“政监分离”的原则,组建职能相对集中的能源监管机构,对存在垄断特征的部门实行独立监管。

  余晖认为,这个构想应该尽快落实,只有打破石油行业“双寡头垄断”体制,中国经济才能真正走出目前这种“三分天灾、七分人祸”的石油“冬天”。

  (记者钟加勇对此文亦有贡献)

[上一页]  [1]  [2]  [3]  [4]  [5]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油荒新闻 全部油价新闻




评论】【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中超俱乐部酝酿大变革
阿里汉下课几成定局
北京新交法听证报告
考研大讲堂 报考指南
2004中华小姐环球大赛
京城劣质楼盘备忘录
调查:南方周末创富榜
安妮宝贝笔记连载
全国万家餐馆网友热评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