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盛报告:人民币汇率变动对中国经济的影响(2)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0月18日 18:59 《全球财经观察》杂志 | |
去年10月份的时候,我们曾写过人民币汇率变化可能的三种发展趋势的经济报告。当时,我们假设人民币是低估了10%~15%,这个数字是怎么来的呢?2002年初的时候,假设那时的汇率基本上反映了市场上的供求与需求,到现在,人民币在贸易加权下,与美元的比率差不多10-15。既然低估了,那么市场一定会把它调回来。调回来有三种可能方式: 其一,从经济学理论上来说,最有效率、最公平、对经济损害程度最小的一个方式就是,人民汇率名义升值10%~15%。这样出口会有一点损失,但进口上有相应的好处,还可以减轻一些通货膨胀的压力。 其二,名义汇率不动,低估的部分全部靠真实汇率的调整来完成。这意味着什么呢?假如这10%~15%的调整在两到三年的时间中完成,这并不是说在两三年中国的通货膨胀15%就够了,而是要比我们的贸易伙伴通货膨胀高15%。采取这样的方式有两个问题需要关注,一个就是通货膨胀是一个很敏感的政治话题,还有一个就是从实际操作来看,真实汇率的调整和名义汇率一样每次都会over hit(打过头),也就是说,现在低估15%,真正放开的话就会调到20%甚至30%。用通货膨胀来调整真实汇率这是一个很有风险的途径。 其三,人为控制总需求。压制总需求,造成中国经济的硬着陆,这样从根本上打消人民币升值的预期,这种方式的可能微乎甚微。 前面一段时间数字的下降大部分是靠行政的力量。下面需要注意的,可能把经济压过头,压住了硬着陆的风险,没有压住反弹的风险,压得恰如其分,这种概率是多少?市场有多少信心?我认为,风险还是很大,不管是调过头,还是没有调到位。 我看到有人评论中国经济不是大萧条就是过热。怎么可能只有这两种结果呢?依靠行政手段,这两种情况会马上压下来。因为外面的调整,大家很关心会不会升息,会不会动汇率。升息是早晚的事,但是早晚也要看一个时间。即使在中国一些市场经济不够发达的地方,过去25年的经验告诉我们,真实利率、真实汇率调整都是很快发生的。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