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银行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内财经 > 人民币该不该升值? > 正文
 

到了调整人民币汇率的时候了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0月18日 18:59 《全球财经观察》杂志

  

  国际社会确实是热切地希望人民币在汇率政策上作出一些调整。调整不一定是坏事,一方面调整汇率对出口的影响不大,中国付得起这个成本;另一面,当人民币出现升值后可以更多地把过去20年经济建设的成果让老百姓分享

  文|陶冬

  央行行长周小川和财政部长金人庆成为七国财长会议的座上客,使人民币汇率问题再次成为多方关注的热点。汇率调整取决于中国政府的政策取向和中国经济的走势,我们认为人民币汇率调整的时机已逐步成熟。从整体上看,明年尤其是明年上半年调整的可能性比较大。

  一方面,近两三年困扰中国汇市的最主要问题——热钱的涌入已有明显缓和。大量投机于人民币升值的热钱涌入,不仅制造巨大的金融风险,而且加大了人民币的升值压力,在一定意义上挟持了中国的汇率政策。但这种热钱流入趋势目前已经出现了明显的放缓。因为汇市热钱流入的期望在于人民币升值,而资金流入后主要进入房地产。现实的情况是,随着中国宏观调控的展开,房地产的前景已不像以前那样亮丽,即使幸运地碰上人民币升值可以赚到10%或15%的利润,但宏观调控可能把房产价格一下打压下去,房地产上输掉20%甚至30%。因此,房地产走势的不明朗使整体的热钱流入量明显减少,这就减缓了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对人民币汇率及中国外汇政策的调整打下了基础。

  另一方面,中国的国际收支和贸易收支顺差出现明显减少。同时,出口和外资流入量依然强劲,给调整留下一定的空间。我们认为今后的12~18个月可能是自亚洲金融风暴以来对人民币汇率和外汇政策进行调整的最佳时机。

  中国不可能简单地因为美国、日本政府施压而对其外汇政策作出调整。目前看来,有两个方面的内部因素的变化可能会促成中国政府下决心调整汇率:其一,中国生产商和出口商的利润由于各种成本的上涨遭到很大的削弱,国际原材料在过去一年中上涨43%,而中国出口商品价格上涨不到2%,国际原材料上涨的负担几乎全部由中国生产商和出口商承担。这也是为什么欧美各国尽管原材料价格上涨猛烈、而通货膨胀却并未出现明显上升的原因。尽管中国出口商成本上涨,却并无能力将加高的成本转嫁到最终消费者身上。因为成千上万的中国出口商面对的是像沃尔玛这样的大型垄断型企业。如果你要加价,它会把你从供应商的名单中清除出去。这种情况下,中国的生产商和出口商根本没有议价的能力和空间。最终解决的办法应该是国家出面的集体议价形式,但这与一般的商业行为不符。更合理、更容易采取的办法是通过外汇价格的调整来调整中国的贸易价格。一旦人民币出现升值,海外原材料进口价格以人民币计价就会更便宜,同时还有可能在出口产品中加价。相信扭转生产商及出口商利润下滑甚至出现负利润,可能是这轮人民币汇率调整的一个重要原因。

  《全球财经观察》系列文章:

  审视汇率新思维

  汇率浮动 我们准备好了吗

  高盛报告:人民币汇率变动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下一页]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汇率新闻




评论】【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NBA中国赛打响
协处罚国安罢赛事件
北京新交法听证报告
考研大讲堂 报考指南
2004中华小姐环球大赛
京城劣质楼盘备忘录
调查:南方周末创富榜
安妮宝贝笔记连载
全国万家餐馆网友热评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