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钼矿风波 拷问民企长大就宰杀的肥猪理论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0月18日 13:33 南风窗 | ||||||||||||
姜彩熠/文
“我不能离开矿山,我不能让他们侵吞矿山的企图得逞, 我投资2400万不能就这样打水漂。我相信党中央、国务院一定能够排除干扰,查明真相,还民营企业家以公道。”10月 6 日,鞍山市宝山钼业公司总裁、吉林省安图县三岔子钼矿矿长张宝山站在钼矿的山坡上,愤愤不平地向记者讲述他在吉林投资的遭遇。 2001 年张和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大石头林业局多种经营分公司签订了招商引资合作协议及实施细则,合作开发安图县新合乡三岔子钼矿,招用了林业下岗和解决开资职工200多名,经过3年的努力,一个停产的小型矿山改造成了中型矿山。不料,一场与有政府背景的事业单位的采矿权纠纷不期而至。张在这场风波中也越陷越深,整个风波也演变成一种“肥猪论”(民企长大然后宰杀)的严峻拷问。 企业家变成上访专业户 钼矿风波的发生地,位于吉林省延边朝鲜自治州安图县新合乡境内。三岔子钼矿开发始于 1987 年,由吉林省大石头林业局筹建。1992年大石头林业局内部“砸三铁”,把三岔子钼矿划归大石头林业(集团)亚光有限公司多种经营分公司,由多种经营分公司独立经营、独立核算、自负盈亏。据记者了解,该矿曾有过小小的辉煌,不仅养活了100多名林业职工,为国家缴纳税金,还向林业局缴纳利润 100 多万元,为林区社会稳定作出了一定贡献。 “张宝山是我受林业局领导委派请来合作开矿的。”记者从大石头林业局多种经营处处长兼多种经营分公司经理、三岔子钼矿法人邓长俊给中共中央统战部胡德平副部长的一封信中了解到:三岔子钼矿在 1999 年受局内资源危困和资金短缺的影响,当年仅生产钼精粉 7.5 吨而被迫停产,再加上公司无钱更新设备,技术力量薄弱,废石剥离量过大等原因,矿山于 2000 年关闭。 据邓长俊介绍,多种经营公司经过反复调研,决定采取“借鸡生蛋”的招商引资办法,让矿山活起来,让职工有活干,有饭吃。于是他们到辽宁找到了张宝山,达成了招商引资合作协议。截至“风波”发生前,张宝山已累计投资 2400 多万元,更新了设备,扩大了生产规模,解决了林区 200 多名职工的就业,还给多种经营公司兑现了利润分成款 122 万元。 “福兮祸所至”。2003 年 5 月,就在张宝山完成投资,企业就要大见效益的时候,吉林省国土资源厅突然给吉林省第六地质调查所颁发了采矿许可证,批准地质六所在三岔子钼矿同一个山包上建矿开采。 “我当时不敢相信这是真的,怎么可能在一个半径不足150米的小山头上再开一个新矿。”张宝山回忆起当时的情景仍然心有余悸,“地质六所依据这个采矿许可证,名正言顺地占有三岔子钼矿资源,等于是把我们逼上了死路。同时两矿相连,距离太近,根本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一旦同时生产,将严重危及上百名矿工的生命安全。” “从那时起,我成了上访专业户”。张宝山苦笑着向记者说。张开始向县、州、省有关部门直至陈晓光副省长反映问题。张宝山先是质疑地质六所采矿权的合法性问题,但随着压力的增大,张的质疑面也越来越广,直到投诉吉林省国土资源厅领导存在以权谋私的问题。张最终也由举报人变成了被查处对象。 “2003年底,我们全体职工联名投书《经济日报》,呼吁有关部门公正执法,依法行政,撤销违法发放的采矿许可证,保障职工的生命安全和社会稳定。此信引起了《经济日报》和《中华工商时报》的重视,记者在刊登来信同时还发表了调查附记,将‘钼矿风波’公之于世。” 在报道的同时记者还写了内参,并在内参上刊登了张写的一封信。今年2月曾培炎副总理批示要求查明真相,解决问题。2月 6 日《中华工商时报》头版以《一名企业家在吉林的投资遭遇》为题作了长篇报道。 张宝山接着说:“总理的批示和媒体的公开报道,着实让我们高兴了一阵子,全矿上下欢欣鼓舞。没想到后来发生的事情,彻底击碎了我的希望之梦。”
  [1]  [2]  [3]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