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中国:来自传媒的力量》简介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0月15日 20:24 中华工商时报 | ||||||||
前言:张扬激情 高扬旗帜 中华工商时报社社长 沈建国 从1989年到2004年,是中国加快改革开放和推进市场经济建设的15年。15年来的伟大成就和巨大变化,世人共睹。中华工商时报正是追寻共和国这一伟大变革的亲历者。
从中共十三届四中全会、十四大、十五大到十六大,中华工商时报始终如一地去为中国的改革鼓与呼,坚定不移地以推进市场经济建设为价值取向,以“三个有利于"为标准,同中国的改革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同呼吸、共命运。敢追潮头,敢立新言,为民主、文明、富强的中国展现了“第四种力量"的独特魅力,这成为时报人为之付出全部智慧、思想、激情的伟大事业。 激情来自思想的迸发。15年前,中华工商时报正是聚集了有着新闻理想的、充满着激情和才干的一批人,迅速地在千报一面中,异军突起,成为中国报林的一彪新军,随之而后的业绩,成为至今也令传媒羡慕的“佳话"。而今,随着中国传媒市场的激烈竞争,尤其是国际财经媒体的嬗变,时报已不再是“新军",但理想仍在,激情又重新点燃,思想在激荡中喷发。 张扬激情,生产思想,勇于面向未来,这是时报人的精神。至于时报在观念、形态、生产方式、营销模式等方方面面,时报已深深地觉醒,到了必须变更的重要时候,时报的今天已不仅仅是时报人自己的期待了。我们在时报15年创刊之际编辑这本书,并作为奉献给全社会的礼物,其出发点,正是我们张扬激情、喷发思想之所在。旗帜就是方向,就是力量。中国26年的改革开放历程,是新旧体制的碰撞和转换,是利益格局的重新组合,是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全面转轨的过程。在这样一个大的时代背景下,尤其是在1989年之后,中华工商时报高扬着为中国改革鼓与呼的旗帜,见证着15年来中国改革的进程。应该说,20世纪的最后10年,中华工商时报所高扬的旗帜正是时代发展的主题。同时,15年来,以市场经济的价值理念,站在时代的前沿,去推进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完善,成为时报人的历史使命。 在新世纪里,高扬什么样的旗帜去开创未来,成为时报人的新选择。从中共十五大到十六大,我们更加清楚地看到,市场经济建设对中国来说还是一个发展时期,尤其是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应该使时报更加明确高扬什么样的旗帜。回顾中华工商时报15年来所留下的历史“刻度",时报人会坚定不移地确立时报不负时代的新使命。 明天的中国,只能取决于我们对昨天的理性认知和思考,从中梳理出昨天对今天的昭示。中华工商时报的新使命,就是要高扬“为完善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秩序而服务"这面旗帜。 张扬激情,高扬旗帜,再创新的辉煌。这是时报人和关心时报的社会各界人士及本报忠实读者所共同期待的。 时报人将会再一次去证明自己。 2004年9月16日 序一:坚持正确的方向 中共中央统战部副部长、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党组书记、第一副主席 胡德平 报纸、电台、电视及各种舆论媒体对一个社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中国共产党作为一个革命党有一句名言:枪杆子里面出政权。据此林彪在文革中说“笔杆子、枪杆子,夺取政权要这两杆子,巩固政权也要这两杆子",他把“两杆子"最后都概括为镇压之权。此话一时风靡天下,人们朗朗上口,什么经济建设了,国计民生了,人均国民收入了,统统不在话下,从而使中国人民丧失了宝贵的十年黄金时光,国民经济几乎走到了崩溃的边沿。十一届三中全会拨乱反正,正本清源,明确了我党我国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方针路线,才使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焕发出新的活力和生机。 文革中“两杆子"决定论说的也是一种执政能力,但这完全是错误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对笔杆子、枪杆子的作用一点也未贬低,“要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建设一支现代化、正规化的革命军队,是党执政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这些作为上层建筑的一部分都是非常重要,必不可少的,但它们都不是可以独立存在的,而是要为经济基础服务的,要为人民服务的,要为社会发展服务的。正如十六届四中全会所言,全会确定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主要任务和各项部署,首要的一条就是“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不断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动摇,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完善党领导经济工作的体制、机制和方式。" 中华工商时报的15年,正是见证了中国发生深刻变革的15年。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至今,每一个中国人都亲历了中国的改变。 我在10多年前,就接触了时报人,他们意气风发,使我的思想也变得活跃和年轻。而15年来,时报人能始终如一坚定自己的办报方向,以改革开放为主线,以“三个有利于"为标准,坚持正确的舆论方向,不媚俗,不炒作,在市场经济的建设中,尤其是在民营经济的健康发展过程中,中华工商时报传达了正确的声音。在20世纪90年代初,中华工商时报积极地推动市场取向的改革,专家、学者和企业家等纷纷在时报上表明自己的观点,在小平南巡讲话前后,中华工商时报给当时媒体所带来的一股清风和活跃,至今,还令人念念不忘。 对于时报这样一批有理想、充满激情的知识分子来说,他们以其特有的方式,去记录、去参与、去推动,为改革开放鼓与呼,为推进市场经济建设而服务,这实在是应记上一笔的。 记得20世纪90年代初,我和中央统战部其他同志送霍英东先生上飞机时,一个时报记者勇敢地跑来请霍先生提笔留言,霍先生稍一思索,便写下“一纸风行"四字。要想风行天下,时报还应从政经角度更加关心中国的民营企业发展、市场经济的完善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的成长。 2004年9月21日 序二:坚定的声音 四通集团董事长 段永基 中国民营企业的生存、成长,正处于中国社会经济体制发生巨大转轨变型的过渡时期。 上个世纪的80年代之前,中国是彻底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她最基本的经济特征之一,就是政府几乎掌握全部的生产要素资源,且只向体制内企业,即国有及少数集体企业分配这些资源。而伴随非公经济的诞生、发展,要素资源的分配制度,却并未改变。所以就发生了以下的状况: 在20多年的改革大潮中,多数民营企业并没有长大。长大的只有两类企业:一类是,不需要或基本不分享国有企业专享的生产要素资源的企业。如造纽扣的、做鞋袜的,制衣的,开饭店的,等等;另一类是,早早地跑到境外上市,以从境外获得在国内根本无法得到的资本支持的企业。但10多年、20年后,伴随这些小企业的发展壮大,在得到国家更多的重视、更多的政策鼓励之后,他们便想着进入“国民经济发展的主战场”,便企望能做他们有能力做,且“法律不限制(他们)进入”的事业。但由于生产要素分配制度仍然没变,企业家们的大半精力,就只能投向掌握这些资源分配大权的政府主管部门的主管官员们,对他们公关。公关的,被公关的,不全是马列主义武装起来的活雷锋,特别是当两边的人都越来越清楚这些资源进入市场所带来的巨大财富效应后,种种权钱交易的事就接二连三地发生了。这时候,一边是那些因用小钱换来了大利(或用权力换来了大利)的人,他们用行为扭曲了社会、扭曲了改革、扭曲了人们的灵魂;一边是那些活的全雷锋、半雷锋们不断扼腕叹息:世风日下,人心不古,热情减退…… 就在这种混沌之中,我们常常能听到一个声音,虽然小,但很清晰,它传达的是一种信念,传递的是一种信心。而这种发展经济、富民强国的信念,这种坚持改革开放一百年不动摇的信心,又是来自我们国家的最高层,它给所有的建设者们以光明和鼓舞,当然也暗含了某种警示。这个声音,就是我们工商界的“时报”。 中华工商时报作为舆论喉舌,已用非公经济的蓬勃发展,用非公经济实力的飞速壮大,物质地体现了她过去的价值。 今后她的价值何在?我想,会更大、更艰巨、更光荣。走到今天,我们的市场体制改革任务完成了吗?应该说没有。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刚刚走到攻坚阶段。计划体制的核心指标———政府主导生产要素资源分配这个制度的改革并未完成。企业界、舆论界都要在中央的统领下打好这个攻坚战,把改革事业进行到底。在这场更为艰巨的工作中,我仍然热切地期望,能时时听到来自时报的,那虽然小,却很清晰、也很坚定的声音。2004年9月6日 序三:生于变革时代 中华工商时报总编辑 黄文夫 我们处在一个变革的时代。 中国的变革,是从传统的计划经济向现代市场经济转变开始的。 这场变革经历了一个痛苦而又漫长的过程。若从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算起,迄今已有26年。 变革的初期,并不是通过把原有的计划经济转变为现实中能够运转的单一公有制的市场经济或平均主义的市场经济。比较能够说清楚问题的一个关键词是“双轨制”。这种对已有的存量经济实行计划经济,对增量经济实行市场经济的双轨制改革方法应该被看作是中国特色。20世纪70年代末,计划和市场之间的关系是陈云先生“鸟笼理论”中鸟和鸟笼的关系。计划就像一个鸟笼,经济活动像是鸟笼里的鸟,鸟笼里的空间就像市场,鸟笼应该足够大,使鸟能够在里面飞,但根本的底线是:鸟必须关在鸟笼里。 进入上世纪80年代,改革的决策者们小心翼翼地提出,经济改革的目的是建立一个由政府管理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这个提法被普遍接受,因为它看起来和陈云先生的“鸟笼理论”一致,由计划者限定“鸟笼”的空间。就像市场是“看不见的手”一样,计划也是看不见的“鸟笼”,计划者不得不依赖“鸟儿”告诉他们需要在哪里将“鸟笼”加细。但是“鸟儿”不愿提供信息,因为他们想从“鸟笼”中出来。结果是,大部分的“鸟”都发现出口从“鸟笼”中逃出,留在里面的只是那些有病的或者被剪掉翅膀的“鸟”。事实上,市场和计划在双轨制下存在着很丰富的互动,而中国经济到底是计划经济还是市场经济,争论此起彼伏。 直到1992年小平同志南巡之后,中国才开始正式进入了“转轨经济”。当年10月召开的中共十四大宣布:“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此时,长达10多年的关于计划和市场问题的论争基本上宣告结束,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终于得到确立。 实践表明,经济转轨是一次深刻的变革,它包括从经济到社会的全面重构,涉及机构、基础设施、法律体系、金融系统、破产机制和竞争政策、民间资本的保护和创造等等。转轨带给中国经济体制中最重要,也最引人注目的两个变化是:指令性计划的消失和非国有部门的扩张。资源配置方式从根本上由计划配置转向市场配置,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基础性调节作用。作为市场的主要组成体,中国的私营企业从无到有逐渐发展壮大起来。 中华工商时报就诞生在这个时代。15年前的1989年,当计划与市场争论最为激烈的时候,当改革徘徊在十字路口时,一张全新的经济报纸问世了。作为大众传媒,她不由自主地目睹了这场人类有史以来前所未有的变革,经历了转型时期的艰难和痛苦,也体验了成功的喜悦。本着传媒的职业天性,她忠实地记录了这场变革,并不由自主地参与了这场变革。有人说,中华工商时报是因变革而生,是为推动变革而在。 15年来,先后有近500人服务于这张报纸。《改革中国:来自传媒的力量(1989-2004)》所收录的,是他们的亲历,是他们的所思、所想。15年来,中华工商时报在记录变革、参与变革和推动变革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和特点。收录于本书的这些篇章,并非编者刻意的选择,而是5000多天5万万言的浓缩。无论你细品或粗略了解一下本书的内容,还是不惜耗费你宝贵的时间,去浏览那数以亿计的文字,就不难发现,中华工商时报始终有着自己的价值判断和价值取向。 她按照自己的价值观去判断新闻、报道新闻、评论事件和引导舆论。比如,她始终不遗余力地倡导改革、支持改革、推动改革,为市场取向的改革呐喊、助威和鼓劲;始终坚持以市场为中心、改革为主线、民营经济为重点组织新闻报道;始终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方针,为民营企业取得合法地位、维护社会公正,从不间断地呼号并开展积极的舆论监督。她把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系、新秩序的建立和发展,作为自己的办报理念,同时大力倡导和反映与此密切相关的民主精神和法治精神。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李瑞环,在中华工商时报10周年时作了如下题词:讲真、争新、求深、倡短。这八个字既是对未来办报方向提出了更高要求,也是对过去10年办报精神的高度概括。 当前,中国经济转型进入攻坚阶段,不断收缩的计划经济内核和仍然脆弱的市场经济框架体系,是这个阶段的主要特征。未来的经济转轨将更大程度上依赖于计划经济内核的缩减和市场力量的增强。市场力量在一些领域已经十分成熟,而在另一些领域还十分脆弱或基本没有力量。传统体制已退出很多领域,但还在统治着很多领域。市场力量发育的内在要求,迫切需要政府力量在一些领域的让位,但政府有时似乎对市场力量不大放心,政府力量的惯性仍然很大。由于对市场力量认识不充分,适应不够,时而影响了政府对市场的驾驭能力。 中华工商时报清醒地看到,在经济转型的新阶段,政府和市场的博弈也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在政府主导的经济转轨过程中,政府既是改革的推动力量之一,又是改革的对象。有人断言,如果说前20年的改革取决于如何改企业的话,那今后20年的改革将取决于如何改政府。 作为传媒,中华工商时报还清楚地看到,市场经济也有好坏之分,并不是只要实行了市场经济,资源配置就可以自动优化,社会福利就可以自动增加。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原来实行计划经济的国家在向市场经济的转轨中,如果搞得不好,很容易陷入不规范、低效的市场经济中,难以自拔。 以记录变革、参与变革和推动变革为己任的中华工商时报,深感任重而道远。 2004年9月8日 后记:坚 守 □张志勇/文 一 今年10月是中华工商时报创刊15周年。 出版这本书的动议是在今年5月26日社长沈建国到沈阳参加全国工商联九届四次常委会期间。当时她谈了很多关于“小平百年"报道的一些想法,以及时报15周年报庆的一些打算。我们主要是思想上的交流和碰撞,尤其是对中国15年来的改革开放和市场化进程都发表了自己的观点。还从时报的办报理念、核心价值观、价值取向等等,谈了时报所要肩负的新使命,并达成很多共识。不知为什么,交流的话题都很严肃,过后想来,在沈阳那几天和老沈谈的话题有些沉重,除了工作就是工作,没给她带来一点轻松,实在有些过意不去。 今年正值“小平百年"和“建国55周年",在这样一个大的背景下,我们自然而然就把时报的15年和中国这15年来的改变紧紧地结合在一起了。老沈对这本书的总体想法是,要有思想性,要有所创造,是时报奉献给全社会的一个礼物。最后商定搞一本“15年,我们记录了什么"这样一本书。同时全国工商联宣教处的刘建也为我们这本书谈了很多建设性的意见。 6月中旬,我把编辑和出版这本书的“文案"通过电子邮件发给老沈。我主要谈了出版这本书的思想出发点,并很快得到老沈和报社一些同仁的认同。 二 在老沈对这本书总的思想框架下,我个人的基本判断是,这本书不能搞成时报15周年的“自娱自乐",不是时报15年来的优秀新闻作品集。那应是什么?是时报15年来所发表的对中国的改革开放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起到影响和推动作用的文章。以市场为中心,以改革为主线,充分体现时报民味、商味、海味的风格。以“市场经济"为价值取向,以“三个有利于"为标准,尊重“看不见的手"的力量,面向未来,高扬时报的旗帜。 正是基于这样一个思想出发点,使我们在编辑这本书时充满了兴奋和激情。在国华的带领下,陈雪根、谭俞雄和我翻阅了时报15年来出版的全部报纸,从中初选出上千篇文章。择选的标准,就是时报15年来“对中国的改革开放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起到影响和推动作用的文章"。没有考虑作者是谁,只要是在本报发表的,能符合我们这一标准和价值取向的都在筛选之列。在上千篇中又选出600多篇,最后确定目前书中这近200多篇文章。200篇文章,无法涵盖时报15年来的全貌,只是力求从一点窥全貌。由于时间仓促,难免有这样和那样疏漏,同时有很多好文章,在当时还产生很广泛的影响,但由于明确了“标准",使得很多好文章没能入选,这实在使我们感到很可惜。 既然这本书是奉献给全社会的,就要走向市场。作为一份财经媒体,记录的是中国15年的改革和实践。从这本书来见证中国15年的改革和社会发展史,这实在又显得太沉重、太严肃,但在我看来这仍是得有人要坚守做的。显然我这是无形中给自己上了“砝码",更何况我的功力还不够,我只能尽力。虽然常常工作起来是通宵达旦,劳神费力,但对编辑、出版时报15周年这样一本书,对我个人来说,最大的回报莫过于在时报走过15年时我拥有了这次机会。对每一位为此书付出劳动的人来说,都是一次机会,一次重新梳理时报15年思想的机会,一次和每一位时报人在本报所发表文章的对话机会,一次重新感受时报脉搏和激情飞扬的机会,一次重温中国15年改革发展史的机会。比起同仁,我们是幸运者。 三 中华工商时报社,15年来不知为中国的传媒输送了多少人才,外界称中华工商时报是中国新闻界的“黄埔军校"。当年时报云集了一批有着新闻理想的人,意气风发如周瑜周公谨。虽然相继有很多“才子佳人"离开时报,活跃在今日中国的很多媒体之中,但他们仍愿称自己是“时报人"。我虽然只是时报一位很普通的记者,但我一直以自己是时报人而骄傲和自豪,在我前面有那么多榜样可使我自勉。 2000年的一个夏天,在上海衡山路上一家名为“时光倒流"的酒吧里,我与好友何力和李国军谈的是记者如何转型的问题,那次谈话是我那一时段令我想得最多的问题。一年以后,何力先生离开了时报,去创办了《经济观察报》。在2000年前后,我的一些兄长凤山、大明、惠民等离开了时报,和我肩并头的好友琼林、刘坚、祥林、李扬、云鹏、亚杰等也离开了时报,对每一个好友的离开,我都劝说其留下,但他们又都有很多离开的理由,只能使我“恋恋不舍"。还好,时报还有文夫、国华、水皮、刘杉、国军等等一批有才华的人和我交流,让我感到时报的“气场"还在。 2000年后,我想明白一件事,作为一个财经记者是可以干到退休的,作为一个职业记者,应没有年龄的界限,做一个职业记者所需要的是独特的判断和价值取向的确立。2002年秋,我、李扬、云鹏和原社长老丁(我们愿意这样称呼丁望先生,我们对他的敬佩发自心底)在一起吃了顿西餐,没有想到这是我和他最后的一面,但他当时对我说的话,我至今一字不差都记着:“你别看他们(指离开时报的人),你已写出来了,只要坚持写下去,会和他们不一样的。"可以说,正是从那以后,我淡化了一切对我的诱惑,只埋头采访、写字,坚守着我内心对一个“职业记者"的追求。我想时报还有一批和我一样“坚守"的人。在我编辑这本书时,我时时都感受到时报人在坚守着属于每一位时报人对时报未来的希望。 四 时报5周年时,我们仍是“初生牛犊不怕虎",对未来充满憧憬。10周年时,我们已深深地感受到未来的挑战。15周年到来时,15年来的中华工商时报在我们指间滑过,在翻阅中如穿梭在时间隧道里。不知为什么,15年,让我们有了历史感,使我们透过15年这厚厚的报纸,更加感受到作为一个有理想、有思想、有追求的传媒人的使命感。报人不能没有追求,一家媒体不能不高扬属于自己的旗帜,去影响和推动社会的发展。这是我们编辑这本书感受最深的,传媒的力量可能也就在于此吧。 在这么短的时间里,编辑这样一本书,我仍带着很多遗憾,惴惴不安。 60多万字的编辑工作,得力于现在报社和已经离开报社的新老同仁的支持和帮助,资料室、照排、校对、技术部、办公室、摄影组、发行处、行政后勤等很多部门同仁的参与,以及高初建兄长对离开报社人的组稿,刘建仁兄的多次过问,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的帮忙,祥林、云鹏、小魏等朋友的友情奉献,等等,在此一并表示感谢。在这么短的时间里能完成该书的顺利出版,其功劳都是大家的。 在中华工商时报15周年到来之际,出版这本书,其寓意正如社长沈建国在前言所说,“张扬激情,高扬旗帜,再创新的辉煌。这是时报人和关心时报的社会各界人士及本报忠实读者所共同期待的。"编完此书,使我想起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的最后一句话:“我已说了,我已拯救了自己的灵魂。" 2004年9月17日凌晨于北京 《改革中国:来自传媒的力量》目录 上册 第一部 改革没有浪漫曲(1989-1994) 推进市场取向改革 适度发展私人经济的政策不会变 厂长收入十万 书记奖金千二 划清思想界限 稳定私营政策 不采取世界公认的办法不行 通过产权买卖挤进国际市场 吴敬琏主张推进市场取向改革 称“市场经济”何妨 何为市场经济新体制 权力不能进入市场 国有资产授权经营启程 “搞市场经济要敢于蛇吞象” 中国的私有和公有 举起另一个拳头 乡镇企业股份制改造的重大意义 破产法前景看好 小议“资本收益” 一张桌子四条腿 难说谁去“补充”谁 市场不相信眼泪 “肯德基”兵败上海 上海货,你怎么了? 六商场逐鹿郑州 做生意不能撞大运 胶合板企业进京控告走私 证券市场冲击波 初识股东大会 证券市场将为中国带来什么? 经济专家为股份制健康发展出谋划策 中国股市第一波 一亿元B股在沪面世 上海股市连爆“一号新闻” 深圳股市出事了 上证指数直扑1500点 国债承销一锤定音 资金扼腕心悸犹存 破冰之旅 台湾大陆工业考察团明日抵京 海峡两岸记者初踏欧亚中国大陆桥 八千里路云和月 本报代表团抵台北 市场力量引导两岸经济互动 改革没有浪漫曲 进一步调整国民经济的一点想法 重提计划与市场——深化改革的讯号 寻求“计划-市场”准确答案 改革是一场革命 胆要大 心要细 我赞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这个提法 走出周而复始的怪圈 “全国第一”喜忧交加 全面改革会不会引起社会震荡 1994:改革没有浪漫曲 16城市改革向高难度冲刺 皖活化农村土地使用权 制度变迁理论与中国改革实践 尊重中国企业的改革实践 第二部 历史在这里拐了个弯(1995-1999) 金融开放不可原地踏步 “万国”是否会步“巴林”后尘? 首家中外合资投资银行挂牌 金融改革重要一步 海南“私彩”何以泛滥成灾? “中国银行”扎营伦敦 外资银行在沪试办人民币业务 国际金融首次参股我银行业 让个人债权变成股权 金融开放不可原地踏步 目睹欧元诞生 吴敬琏要革股民命 投融资体制还有计划色彩 外资不是民族产业对立面 不忙着给引进外资打分 外资不是民族产业对立面 连锁超市来了“超级巨无霸” 豫国企首次被外资收购 维护“什么样”的权益 “红帽子”戴出麻烦来了 岳岐峰请石山麟重返冰城 “我把白条带来了” 重奖状元缘何对簿公堂? 中国开始互联网反抢注行动 暗访“三乱”五省行 云里雾里看“产地” 原告被告双双讨公道 股市不是提款机 四川禁设“民企管理局” 铺天盖地都是费 还是“脱帽”好 一座桥毁掉一届班子 靠什么拯救自己 亚细亚缘何兵败津门 扑灭非法传销的野火 济南“双差”商品被逐 “长虹”彩电首当其冲 “空手道”能救牟其中? 四川拍卖经理 历史在这里拐了个弯 变动着的中国阶层 走向第二代 产权拆细交易亮红灯 鼓励小国企不拘一格大胆实践 兼并破产静悄悄 “苏南模式”翻新曲 警惕右但主要防“左” 保护一切合法财产 没有不准出生的人 出售国企买卖两难 放小不易 第三次思想解放实录 头足不可倒立 怎样看待中国的富人 历史在这里转了个弯 有恒产,则有恒心 修宪,20年的升华 下册 第三部 转型与博弈(2000-2004) 资本:规范与发展的博弈 华信股份编造神话 国有股减持9大难点 创业板是哪个坑 红光欺诈上市罪不容恕 扩大内需刺激投资从减税开始 “成都联益”为何栽了大跟头 影院邂逅梁定邦 一场没有对手的争论 中国银行纽约分行发生了什么 洋媳妇择婿攀高枝 亚洲央行面对新麻烦 神话:从这里开始在这里结束 金融恐私症是一种过激反应 让市场决定资本意志 银监会鼓励民间资本入股银行 中国股市:规范与发展的博弈 联想国际化拔苗助长? 海外上市乱花渐欲迷人眼 中小企业冷对中小企业板 社会发展进程的理性判断 无产者变成有产者 发展非公经济的建议 温州无模式 中央政府非常磨合七十天 中国需要什么样的“上海” 公有制主体地位的路越来越宽 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阶段 “一号文件”的变迁 实现共同富裕的伟大实践 经济增长不能保证迅速减贫 “点刹车”和“急刹车” 宏观调控下的民企困局 邓小平:让老百姓富起来 有产者生存状态探询 个人老板新鲜出炉 首要问题是保护私人财产 中国民企三十六大预警 8位私企老板荣任党代表 历史又一次让人记住广东 富人不是贫富差距的根源 企业家与社会的关系 蒋锡培:不怕当有产者 一位民营企业家之死 揭开李海仓财富之谜 保护私有财产权与民营经济发展 2003年中国富豪生死醒世录 民企“原罪”究竟该如何对待 别了——“不适应” 中国彩电返欧路长 陆强华:宣战经理人道德底线 钢铁反倾销应诉太慢 且看跨国公司如何应对中国入世 让我们更成熟一点 彩电业赢得了什么 孙大午为什么会犯罪? 别了,壳牌 国产手机走上彩电老路 展示民营企业家形象 如何应对转型的挑战 西部大开发直面七道坎 私企并购国企三道坎 抢救室里五天五夜 给成长型中小企业号脉 房地产开发关紧龙头 权力不能主导市场 主办权到底该归谁 旅游业对内开放邯郸受阻 刺桐大桥路通心堵 岂能总靠市长“现场办公” 经济适用房还要盖下去 商会也要与时俱进 树立为公众负责的政府形象 当排行成为一种娱乐 “新东北”究竟靠什么振兴 利润和以人为本 温家宝为民企发展清障 从过去走向未来 亲历与回忆 佳作回放 版面历程 交流 附 录 中华工商时报在职人员名单 中华工商时报调离人员名单 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