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刻注册新浪免费邮箱,激活1G空间
□本报记者 王松
1999年6月17日,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江泽民发表谈话,认为对中西部大开发的时机已经成熟,至此,举世嘱目的西部大开发正式拉开序幕。本报迅速行动起来,及时开辟了“如何迎接西部大开发”专栏,西部许多省区的高层官员,都在此栏目中,满怀激情地畅谈了对中央这一战略决策的认识和本地的思路。
6月下旬的一天,我接到编辑部的电话,要求采访贵州的一位省领导,谈谈本省开发开放的举措,掐指一算,从采访到发稿只有4天时间。要在如此短暂的时间内完成如此重大的采访话题,我心里很没底儿。这时,我突然想起长期在国家体改委工作,当时在贵州任职的副省长郭树清博士。郭副省长是经济学家,对宏观及区域经济研究很有建树。更重要的是,郭博士对本报十分喜爱,堪称忠实读者,用他的话说,中华工商时报是一张有个性、有主见、有特色的报纸。
晚上10时许,我终于拨通了郭树清秘书小杨的电话,请他将采访意图和内容呈报郭副省长。第二天上午9点左右,小杨给我来电话,说郭副省长欣然接受本报采访,时间约定在下午3点在他的办公室进行。小杨还透露,领导是出差在外,专程提前一天返回贵阳的。他说,约郭副省长采访的媒体很多,你们报纸真“牛”呀!
下午的采访十分顺利,有趣的是,中央一家主流报纸的两位驻黔记者也在场,我开玩笑地说:我是托了你们的福呀!他们也回敬我:我们约了近两个月,郭副省长才接受采访,你一开口省长就答应,应该是沾你光呢。
稿子见报后,在全国引起较大反响,郭副省长见到我就说,谢谢你的报道。其实我个人的力量实在非常渺小,而在我的背后,是一张极富生命力的品牌媒体。作为时报集体的一分子,我感到的不仅是荣誉,更多的是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