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经济半小时:国安队玩不起足球金钱游戏(多图)(2)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0月14日 23:04  CCTV经济半小时

  

经济半小时:国安队玩不起足球金钱游戏(多图)(2)

图片由CCTV《经济半小时》提供

  其他退出者

  在中国足坛上征战了8年的四川全兴, 2002年宣布退出中国足坛,这是全兴退出后记者在四川成都拍摄到的,墙上四川全兴俱乐部的牌子虽然褪色,还依然挂在那里,这些没有卖掉的全兴队的运动用品见证了当年鼎盛时期的四川全兴。而这把生锈的大锁也紧紧锁住了那一段辉煌过去。一家以白酒作为主打产品的企业,老板杨肇基从93年开始的一百万到2002年离开始时在足球上投入已经过亿,总经理许勇回想当时退出,依然感到一丝无奈。

  四川全兴没有找到得到期望中回报的途径,而作为云南省的支柱企业红塔集团,其下属的云南红塔俱乐部也没有找到,2004年中超元年,在6年中花掉近6个亿的红塔俱乐部,黯然离开。这个耗资3亿打造的训练基地,是国内一流甚至亚洲一流的,是红塔人的骄傲,但这个基地没有培养出一支冠军,也没能给这个国有企业带来更多的收益。

  国有资产不玩了,作为少数投资足球民营资本。陕西国力的李志民也放弃了对中超联赛的冲击,甘愿让自己投资的球队停留在2级队中,因为他清楚地记得,在和同行的一次会议中,所有俱乐部负责人都认为中国足球是个不挣钱的产业。

  这些企业身份不同,理由不同,但是它们对足球的看法有一点却是相同的,那就是没有从足球场上挣到钱。在职业化改革的路上跑了11年,中国足球怎么到现在还是一个烧钱的机器,只见投入,不见产出呢?中国足球到底出了什么问题?

  我们看到,北京国安萌生退意,并非孤立,也绝非偶然。毕竟,企业花钱办足球,脱不了名利二字。现在眼看得不到多少回报,抽身而退,也是理所当然。但毕竟这个结果,让每一个关心中国足球的人,看在眼里,也疼在心里。职业化的大旗打了11年,花钱如流水,球迷燃烧的激情更是无法统计,到头来中国足球却还是,国际比赛输多胜少,国内联赛丑闻不断。中国足坛的病根究竟在哪里呢?再来看看记者的调查。

  足球现行的体系及问题

  中国足球职业化已经走过了10年,十年来众多的企业参与了职业足球赛事,从大连万达,到四川全兴,从广州太阳神到上海申花。球队的名称在不断更新,而职业化以来,各个俱乐部的投入已经超过了100亿。巨大的投入依靠的是众多赞助商的支持,但是作为一项体育产业,足球俱乐部又产出了多少呢?杨祖武表示各个俱乐部都赔。

  足球俱乐部的收入主要分为三项:冠名权,胸前背后广告,和票房收入。根据这三项主要收入来源,资深足球评论员李承鹏为俱乐部算了一笔账。中超各队伍从冠名权能得到的收入一年大概是一千万左右。有高一点的一千二,三百万,有的低一些七,八百万。胸前背后广告,收入在四五百万。至于票房收入,由于现在整个球市萎靡不振,每个赛季的票房收入在330万左右。加上每年买卖球员和从中国足协得到的一些收入,合计在两千万左右。但是俱乐部用于人力成本开支,球员转会,管理和经营,固定资产的支出则相当可观。李承鹏认为,中超俱乐部一年怎么也得投入5,6千万,5千万到6千万之间,他的收入也就一千五百万到两千两三百万不等,它得亏三千多万。

  不仅如此,如果俱乐部想夺冠军,还要花大价钱购买球星,并提供各项奖金等等,这样的话,投入就要在七,八千万以上,亏损就要达到四五千万。巨大的投入与产出差距让很多赞助商不敢在俱乐部久留,在获得了一定知名度后就抽身而去。俱乐部的名字随着赞助商的更迭而不停变换。李承鹏认为,大家都在往里面扔钱,但很多得不到回报。

  杨祖武讲出了赞助商的心里话。足球俱乐部就像一个烧钱游戏,企业除了可以借足球扬名外,根本不能奢望从中赚钱。可是足球产业化已经喊了十多年,目的就是让足球成为赚钱的行业。为什么足球赚不了钱呢?提起这一点,几乎所有的俱乐部都在抱怨中国足协掌握了太多的权利,而俱乐部的经营权限很小。

  中国足协是一个半官方的机构,负责全国各类的足球赛事,具有赛事最终的决策权。它的直属企业福特宝是中国足协唯一一个足球产业开发企业,享有中国足球协会全部赛事及各项活动的商务开发权。中国足协的收入来源主要有三个部分组成。即电视转播权,冠名权,和场地广告。其中最赚钱的一块就是电视转播权。今年中超比赛的电视转播权,中国足协以1.5亿元的价格卖给上海东方卫视3年转播权。第二个收入来源是冠名权,中超的冠名权卖给了西门子公司,合同金额为400万到八百万美元。第三部分是场地广告牌。三项收入在一亿元以上。这些收入在足协扣留一部分后再对各俱乐部进行分配。李承鹏认为,这就是现在中国所有足球俱乐部,不管是中超的俱乐部,还是中甲的俱乐部,还是乙级俱乐部对中国足协不满意的地方,就是说,足协没有投入一分钱,没有承担任何风险,但是到时候你却把钱拿走了。

  各个俱乐部认为,中国足协作为一个管理机构没有对足球队进行任何经济投入,也不承担任何风险,但是却拿走了职业联赛的产权。并且因为没有切身的利益关系,中国足协在足球产品营销和推广方面经营不力。而足球俱乐部则由于不能自主经营开发而一直陷于经济困局。这次不仅是国安,包括上海,包括大连,包括四川,在经济上和中国足协有矛盾,所以它经常要闹退出。

  唉!中国足坛的病根,用一句话概括,就是在用一套行政色彩浓厚的管理体制,来踢市场的球。老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对中国足球来说,最根本的还是,要用市场的规矩来画这个圆。也许,只有等到了那个时候,球迷眼中的足球才是圆的。

  那么中国足协到底应不应该过多地参与到球队的经营上呢?我们不妨参考一下国外的足球经营。看看他们是不是赚钱。我们以英国英超为例

  英国实行的方式是职业大联盟,联盟的成员是由各俱乐部组成,俱乐部是股东,占不同的比例。在英国也有一个类似中国足协的机构,叫足总,但是足总在俱乐部的运作中不起决定性作用。俱乐部的经营由职业大联盟负责,进行市场营销,品牌推广。

  由于职业联盟的成员是各个足球俱乐部,因此经营好坏直接关系到球队的经济利益。俱乐部的收入主要依靠电视转播权,广告,和票房收入三项。其中电视转播权又是最大的一块蛋糕。目前,世界上最富有的十家足球俱乐部,除了曼联以外,他们半数以上的收入是从电视转播中赚取的。排名首位的曼联俱乐部,在2002-03赛季的总收入达到2亿5140万欧元,电视转播收入(为8360万欧元,)占总收入33%,名列第二位的是意大利甲级联赛的尤文图斯俱乐部,该俱乐部的赛季总收入为2亿1830万欧元,其中电视转播的收入(为1亿1670万欧元),占到俱乐部总收入的54%。排名第三位的是意大利的AC米兰俱乐部,总收入为2亿20万欧元,其中电视收入占到了55%(,为1亿1120万欧元)。如果把足球当成产业来经营,那么就要与其他产业一样,必须依托市场,打造经营平台,循序渐进的发展。

  记者:罗垠 熊曼琳

  《经济半小时》首播:21:30,重播:12:35。

[上一页]  [1]  [2]

转发此文至微博 我要评论

> 相关专题:

以下是本文可能影响或涉及到的板块个股: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