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息升值一个都不能少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0月13日 08:17 中华工商时报 | |||||||||
刘杉 10月是个敏感期,央行货币政策面临选择。 货币政策短期内要实现的是经济增长和物价稳定的均衡,长期则要应对国际经济环境的变化和中国宏观经济新一轮增长周期的需要。
加息和调整汇率,都是央行近期考虑的问题,而从实现货币政策目标和完善宏观调控机制看,这两个手段恐怕要同时使用。 中国经济短期内面临“两难问题”,即如何在抑制通货膨胀和维持经济稳定增长两方面实现均衡。抑制通胀不能让经济出现“硬着陆”,维持增长也不能让物价继续保持上涨趋势。 国家发改委认为,物价水平会出现回落的态势。我以为,这种判断恐怕有些过于乐观。发改委的判断是,目前物价上涨的主要因素是粮价上涨占了很大比重,同时其也认为,粮价上涨利大于弊。对于粮价上涨的利弊观点,我同意这种判断。而由此判断则可以推断出,在一个粮食生产周期内,粮价都不会回落。也就是说,粮价会保持稳定。那么,影响物价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油价,恐怕在未来的两三个月内要发挥作用了。 虽然一些分析认为,油价不会继续上涨。但从国际原油期货市场看,原油价格近来一直维持在每桶50美元以上,其不仅影响中国进口石油的成本,也会影响其他进口商品的价格。更为重要的是,中国的油品定价机制问题较大,其与国际市场价格保持着2个月的滞后期。也就是说,中国的油价,在2个月后还会上涨。如果认为粮价应该保持稳定,而国内油价又持续上涨,同时进口品价格也在攀升,那么几个月后的物价水平能否回落,显然还是未知数。 所以,我认为,目前通胀压力并没有减弱。政府部门应该注意,有可能通过国际贸易传导进来通货膨胀。 从货币政策角度看,为了抑制国际贸易传导的通货膨胀,央行应该尽快调整汇率波动幅度,以使人民币适度升值。央行近来一再强调不再追求国际收支顺差,而近期又出现外汇储备继续增加的情况,让人民币升值,不仅可以改善贸易条件,抑制通货膨胀,也可以平衡国际收支。 加息,无疑是抑制通货膨胀的另一个手段。加息的目的则在于改变宏观调控的手段,让市场机制更好地发挥资源配置作用。加息除了表明中国进入一个新的加息周期外,还可以避免与美元的利差扩大。有学者分析说,目前已经出现投机资金外流的局面。所以,适当加息对宏观经济是有益处的。 当然,无论是加息还是升值,都在抑制通胀的同时会制约经济增长。不过,加息和人民币升值对增长的负面影响不应估计过大。 央行在加息和让人民币升值的同时,为了维持增长,应该同时放松货币供应,即通过增加信贷资金,特别是增加短期流动资金供应的方式,刺激经济增长。 理智的货币政策选择应该是,适当提高利率水平,适度调整人民币汇率波动幅度,同时增加信贷资金供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