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故事之李静迎:与北京妥协(2)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0月12日 11:11 《中国新时代》 | |
北京:遗憾与失落 应该说是李静迎选择了公司,并平和地接受了公司所派驻她的城市。 在国外的那两年,每次回来她最自然的感受是北京现代化的气息又多了一些,古老的东西又少了几分。不过,她感到的却是失落和遗憾。 “伦敦的地铁就像蜘蛛网一样趴在地下,每几百米就会有一个地铁站,地面上的路都非常窄,它不用太多改变地面上原有的古老建筑。”李静迎似乎想试着归纳一下北京在一点点失去自己原始个性的原因。 但是这不妨碍英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国际化大都市。在伦敦生活的一个细节让她印象深刻:李静迎的女儿在英国上的幼儿园每天都会庆祝一个节日,比如今天过穆斯林的某某节、明天过中国的春节、后天过美国人的感恩节等。这让孩子们从小就了解世界上的另一部分人在这一天在做什么事情,而这里面恰恰就渗透着那个地方的人的文化和宗教。这是从骨子里对多样性文化的一种接纳,从根上解决了一个所谓“国际化城市”的思维问题。 现在很多公司都在思考怎么样接纳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如果一个公司在一个国际化的都市教育背景下,对此自然会处理得很好”。但遗憾的是,北京在丢失了部分古老文化的同时似乎在国际化方面也没有做得比伦敦更出色。 平衡的妥协 北京对于很多人尤其是外省人的吸引力一直以来都是显而易见的,可以说是中国大多数人最向往的城市之一。但对于李静迎们来说,这种吸引力在减少。这不仅仅是因为今天人才选择余地更大,另外影响的因素还有北京的人文、交通等环境让人对长期选择这个城市产生了犹豫。 在李静迎和她的同事中间,有很多都有在超过一定年龄之后就不再呆在类似北京、上海、广州这样嘈杂的城市的想法,他们更愿意选择一个适合居住的地方养老。 广州从来就是个高楼林立的城市,除非你不接受它的这种气质,它本身没有什么不和谐的地方。而把北京的四合院和CBD、把古老和现代放在一起,李静迎觉得不和谐。她认为这是北京的尴尬。 “在类似伦敦这样的欧洲城市,工业区和居住区是分开的,让人感觉,在这个城市里白天可以工作,晚上还有一块适合生活的地方让人安居或者长期休闲。”李静迎说。 对于李静迎这样的高级白领,要在便利、发达的商业环境和绿色、健康、低密度的居住环境之间必须做出选择,只好在北京选择一个平衡两者的“灰色地带”,半工作半休闲,这样做实属无奈的妥协。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