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中国 一个企业的55年(4)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0月03日 17:09 《中国经济周刊》杂志 | |
青年“光明” 55年弹指一挥。 今天,牛奶成为普通的营养食品,很多家庭门口都挂起“订奶盒”,每天都可以喝到送到门口的各种款式的新鲜牛奶。 不仅上海、北京、广州,国内广大城乡都可以喝牛奶了,产品也不仅“光明”一家,伊利、蒙牛等随后杀来的名牌也丰富了市场。 吴嘉宝说:“1992年,中国改革开放进入快车道。市民的消费需求已经从‘喝足奶’发展到‘喝好奶’时代;这个时候,市场经济步伐也匆匆加快,光明高层当时就决定‘不找市长找市场’,开始大踏步走上市场,这个时候,王总来了。” 王总就是王佳芬。 1992年2月,王佳芬来到光明。 业内评价,光明从此进入王佳芬时代——这是光明从计划经济完成到市场经济转折的“拐点”,具有“划时代”意义,而驾御光明这条航船,让光明从市场风口浪尖上求发展的就是这位传奇的铁娘子王佳芬。 这位信奉“企业惟一的‘不变’就是‘变’”的光明总裁,挂帅不久,就碰上威势迅猛杀来的“蒙古军团”——“伊利”和“蒙牛”。 “在华北拖住蒙牛,延迟其南下,同时做大自己,是站稳市场的法宝。”面对形势,王佳芬很清醒。 光明与中国改革同步。业内专家分析,20多年来,光明完成从“计划”到“市场”的突围,也最终开启从资本家喝牛奶到大众喝牛奶的新时代。 王佳芬的时代,光明一路快走。 1999年,光明成为全国知名品牌。同年,在北京、西安、武汉建生产机构,在全国大部分省份建销售机构,推行ERP项目。 2000年,转制成为股份公司。 2002年,光明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成功,经中国证监会核准,光明乳业正式向社会公开发行1.5亿A股,从此跻身资本市场;不久,又轻松登上“上海百强企业”食品类第一宝座。 目前,光明已成为中国最大的酸奶基地,营销、运输、物流整合也已经完成。 同共和国兴衰与共的光明乳业正是光明在前。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