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银行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内财经 > 《中国经济周刊》2004 > 正文
 

青春中国 一个企业的55年(3)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0月03日 17:09 《中国经济周刊》杂志

  

  成长的烦恼

  “原本很多小业主只有几头牛,并到光明后,牛成为生产资料,人成为劳动者。这是新中国成立后,光明的第一个里程碑,我在学院的讲座就从那里开始。” 袁建平向《中国经济周刊》介绍光明初建的情形。

  一位曾是光明员工的老人回忆当时的情景:50年代,赶在大热天之前,“光明牌”棒冰加工出来。厂领导带领职工一起走上街头,向市民宣传国货“光明牌”,他们还在租借的一辆旧卡车上装了一台柴油发电机,装上喇叭,带领职工把车开到马路上,生动地宣传“光明牌”冷饮,沿途逢人就送一支“光明牌”棒冰,一直送到当时上海的闹市地方—“大世界”。

  就这样,光明牌棒冰赢得了市场,在当年销售量就超过了洋货“美女牌”棒冰,成为市场上广受欢迎的惟一的民族品牌冷饮,为此,曾受到华东工业部的表扬。

  当时,光明共建立了冰淇淋生产线10多条,雪糕生产线5条,独占鳌头,几十年过去了,上海的男女老少,家家户户爱吃“光明”。

  比袁院长早5年进光明的另一位光明“元老”吴嘉宝经理说:“追溯我国冷饮生产的源头,可以看出“光明”牌冷饮是我国乳业市场的源头。”

  然而光明的发展也是紧随国家发展的大背景有着诸多曲折。吴嘉宝告诉《中国经济周刊》,1956年改造后的光明乳业牛奶产品只有3种,之后的10年发展较快。文革期间,步子放慢。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光明乳业开始复苏,逐步提高。

  光明总裁办提供的资料记录勾画了光明的 “少年时代”的清晰轮廓:人工挤奶,工厂低矮,基地狭小。

  袁建平回忆:“改革开放后,国内市场对牛奶的需求增加,一度出现了供不应求的局面。当时上海市政府实施‘实事工程’,提出用10年的时间解决市民喝奶难问题,‘牛奶工程’和当时的南浦大桥、过江隧道并列,成为市政重点。1970年代末,上海市民每天喝奶十几万瓶,而到1992年,全市牛奶消费就高达200万瓶。20年增加20倍!由于市政府的“牛奶工程”实施及时,供需矛盾基本解决。”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下一页]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建国55周年新闻




评论】【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F1中国大奖赛
《2046》公映
法国特技飞行队访华
网游天堂2新增服务器
2005新浪考研大讲堂
国庆出游宝典
“十一”缤纷车世界
全国万家餐馆网友热评
《性感文化的解析》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