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中国积极营造多元化能源外交格局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9月30日 19:39 新华网 | ||||||||
新华社记者 安蓓 本周二,纽约市场原油期货价格创下每桶50.47美元的历史新高。同日,中国在海外建设的第一条跨国石油管道、连接哈萨克斯坦西部和新疆的中哈石油管道“阿塔苏-阿拉山口”段正式破土动工。
中哈石油管道“阿塔苏-阿拉山口”段全长约970公里,总投资7亿美元,预计2005年年底建成。一期工程设计输油能力为每年1000万吨。作为全长3000公里的中哈石油管道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管道的建设协议于5月哈萨克斯坦总统纳扎尔巴耶夫访华期间,由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与哈国家石油天然气股份公司正式签定。 “这一项目是中国政府营造“多元化”能源外交格局的一个突破。”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世界经济研究所所长陈凤英说。 她说,中国石油进口长期依赖中东和非洲,去年四分之三的进口石油来自这两地。为了避免供应风险,中国理应加强与中亚、俄罗斯以及东盟国家的石油合作。事实上,为确保中国能源供应安全,近年来中国政府积极实施“能源外交”战略,力图通过外交手段实现中国石油供应的多元化格局。 上周,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正式访问吉尔吉斯斯坦共和国,并出席在比什凯克举行的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总理第三次会议,其间会见了哈萨克斯坦总理艾哈迈托夫和乌兹别克斯坦副总理苏丹诺夫,就中国与两国的油气资源合作进行对话。 在随后对俄罗斯的正式访问中,温家宝与俄方在能源合作方面达成四点共识,其中包括俄方将积极考虑远东石油管道通往中国的支线,双方增加陆路石油贸易并尽快制订天然气合作开发计划等。 在接受俄罗斯记者采访时,温家宝指出,发展两国油气合作,符合两国的根本利益。中国是俄罗斯油气最持久和最稳定的市场。 “这是中俄开展能源合作最可靠的基础。”外交部部长助理李辉说。 此前,俄工业和能源部长赫里斯坚科曾表示,俄政府可能在今秋开始铺设从泰舍特至纳霍德卡石油管道(泰纳线),线路规划不排除输往中国的可能性。如果其最终实现,每年将有3000万吨石油运往中国,大致相当于两国政府原来规划的安加尔斯克到大庆的石油管道的运量。今年早些时候,中石油与乌兹别克斯坦国家石油天然气公司签署了在石油天然气领域开展互惠合作的协议。21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对来访的文莱苏丹哈桑纳尔表示,中国政府将鼓励中国公司积极参与文莱的油气资源勘探开发和基础设施建设。 2003年,中国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费国。 在美国、日本等能源消费大国争夺海外石油资源日趋白热化的形势下,中国“走出去”的能源战略成功与否,实行什么样的外交战略至关重要。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国际战略研究室主任沈骥如指出,就能源外交而言,中国可以做的是照顾合作伙伴的利益,切实贯彻平等互利精神,实现双赢。陈凤英说:“从长远看,中国的能源外交应当多层次进行,不仅要与生产国合作,还应当加强与消费国及国际跨国公司的合作,在购买、提炼、运输等多个领域进行开发。同时还应当加强与国际组织,如国际能源机构的对话。” 就在阿塔苏-阿拉山口石油管道项目破土动工的当天,中国两家大型煤炭企业神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和宁夏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与南非索沃公司签署了一项谅解备忘录,将合作在中国西北建设两家煤炭间接液化厂。“‘走出去’和‘请进来’,是中国‘多元化’能源外交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陈凤英说。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最近也表示,中国将在天然气勘探开发、基础设施建设、天然气发电、煤层气利用、石化产品等领域提供更多对外开放和投资的机会。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陈淮指出,建立多元化的能源外交格局,实现多渠道能源供应,同时从石油战略储备着手,建立石油期货市场,分散购油风险,加大节能措施等,都是中国石油安全战略所不能忽视的。来自国家发改委的消息说,今年前8个月,中国石油进口量达到7600万吨,石油对外依存度达40%。(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