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银行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内财经 > 正文
 

新丝绸之路打通中亚外交走廊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9月29日 17:59 21世纪经济报道

  本报记者 覃爱玲 北京报道

  9月23日,在吉尔吉斯斯坦,国家总理温家宝出席了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总理第三次会议。会后发表的联合公报称:开展交通合作、协调过境运输政策和建立国际运输通道十分重要,为此应全面准备成员国交通部长杜尚别会议,2005年上半年前完成国际公路运输便利化多边协定的制定工作。

  同日,记者采访了长期参与我国与中亚各国的道路合作工作的交通部国际合作司司长局成志和对中国和中亚关系颇有研究的中国社会科学院欧亚研究所研究员孙壮志,详细地了解了被称为“新丝绸之路”的我国与中亚的道路合作建设的最新情况。

  国际道路联盟在7年前提出的“新丝绸之路”,由中国连云港开始的陇海、兰新铁路沿当年的“丝绸之路”不断向西延伸,是一条全长15000千多公里、贯通中亚、连接中国和欧洲的公路干线通道。

  “新丝绸之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即连云港至霍尔果斯的国道主干线预计将于今年年底前完工。

  周边外交 道路先行

  局成志从事交通对外合作工作已有30多年,他表示:“如果路不通,我国与周边国家外交间的地缘优势等于没有。”

  “大家现在都重视区域合作的发展。而在区域合作的先期,把交通作为一个切入点,已经成了一个长的历史时期中,我们同周边国家关系的先决条件。”局成志介绍,“新丝绸之路”的合作不仅仅是一个道路问题,也不仅仅是一个经贸关系问题,它与我国整个中亚战略紧密相连。

  据局成志介绍,目前的具体规划是:通道建设是优先项目,先打通连接几个国家的运输走廊。

  中国与中亚的铁路建设合作也一直在谈判中。其中引人注目的是,哈萨克斯坦推销的“泛欧亚铁路干线”计划,即建设一条从中国西北口岸阿拉山口出发,穿越中亚到达里海的准轨铁路通道。如果这条铁路连通,将打通西至欧洲各主要城市和东经中国抵达太平洋沿岸的欧亚大陆线。

  局成志认为,铁路和公路建设是互补的,但是目前中亚的铁路条件不好,很多地方都没有,要贯通的话,所需资金支持和时间都是问题。而公路就现在来说有可能改造,所以现阶段修复公路的现实可能性更大。

  中国社会科学院欧亚研究所研究员孙壮志认为,中亚地处中、俄、欧洲和印度这些大国之间的十字路口,地理的平衡价值很大,是大国外交的重要一环。中亚是内陆国家,经济水平都不太高,所以从经济上来说收益可能并不大,考虑政治的因素更多。所以就中亚地区的道路建设来说,地域政治价值很大,而运输价值有限。各大国都想在中亚有所收获,但是考虑的核心问题还是“钱”。如果投入太多资金,这种价值怎样能体现出来是各国都必须考虑的。

  据了解,我国的商务部已提出在中亚设自由贸易区的构想,但是详细的情况尚待进一步研究。

  资金来源必须多元化

  那么,在以中国为主导的“新丝绸之路”建设中,钱从何来?

  局志成表示,基础设施投入非常大,资金筹集应该采取多种形式,中国不可能给中亚国家投入太多直接的资金援助,主要还是要靠各国自己;但是中国会通过积极倡议,或投入一些启动资金,努力创造好的条件。

  他举了两个有代表性的例子说明资金多元化的来源。

  像目前中国与吉尔吉斯斯坦之间的路段,从喀什西边的中国边境口岸伊尔克斯坦修到吉尔吉斯的奥什,全长258公里,据测算整个项目约需要7000万美元。中国提供给吉尔吉斯斯坦6000万元人民币的援助,亚行和其他一些国际金融组织也会提供一些援助。但是这些资金加起来还有很大的缺口。而吉尔吉斯靠近中国的地方有一个金矿,吉方提出将这一金矿交给中国公司开采,所得资金的一部分用于伊尔克斯坦至奥什的道路建设。这种“以资源换项目”的方式在双方都能接受的情况下,解决了资金缺口的问题。

  10月26日,由中国交通部、国际路联和陕西省政府共同举办的“新丝绸之路”大会将在西安召开。相关国家的十多位交通部长将汇聚“古丝绸之路”起点的古城西安,商讨项目资金等具体问题。

  此前,国际道路联盟高级代表维姆.威斯特惠斯在北京召开新闻发布会说,中国的加入使得新丝绸之路项目获得了巨大的商业潜力。代表国际道路工商业力量的路联对这一项目的看好,也使资金的来源可能更为多元。






评论】【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彩 信 专 题
维他小子
营养健康维他小子
张惠妹
激情火爆性感阿妹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更多彩信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