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北京9月27日电 (记者 刘世昕) “最新研究显示,喜玛拉雅冰川正以每年30米的速度后撤。”今天,在联合国环境署在北京举行的论坛上,联合国环境署亚太区域办公室主任斯瑞斯塔给出了一组不太乐观的空气质量数据。
数据显示,世界经济迅猛发展导致人类向空气中排放的污染物超过了环境的吸收能力。目前全球每年向大气排放二氧化碳约为2820亿吨,需要大约96亿公顷的森林才能吸收这
些二氧化碳,而这是全世界当前38亿公顷森林面积的2.5倍。
上世纪90年代后期和21世纪初期,世界发生了越来越多的极端天气和与气候有关的灾害事件。自然灾害在2003年给全球造成的经济损失超过600亿美元,比2002年的550亿美元有较大增幅。
城市恶劣的空气质量与亚洲每年大约50万人的死亡有直接关系,并使数百万人遭受哮喘、慢性肺病和心血管疾病以及癌症的折磨。根据亚洲开发银行的统计,空气污染每年给印度尼西亚造成4亿美元的经济损失,如果不采取控制,2010年这个数字将增加10倍。
联合国环境署亚太区域办公室认为,处理空气污染问题的主要挑战是尽早将清洁技术纳入发展过程中,可以通过采取财政措施使企业能买得起清洁技术的方式来实现。
例如,泰国政府在2004年8月改革了汽车税制,对于混和燃料汽车、电力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的征税保持在10%左右,远低于对小轿车征收的30%或更高的税率。
联合国环境署在北京举办的论坛涉及能源、水、空气和土地等内容,是“联合国环境署笹川环境奖”二十周年庆祝会的一部分。
笹川环境奖是联合国环境署表彰为改善全球环境作出贡献的个人和组织的最高奖项,今年的特别贡献奖授予日本前首相桥本龙太郎。我国第一任国家环保局局长曲格平和现任国家环保总局局长解振华曾获此奖项。去年获奖的解振华已把10万美元捐献给西部的四所小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