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银行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内财经 > 防范通货膨胀风险 > 正文
 

三大因素推动CPI高涨 中国需警惕通胀“幽灵”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9月25日 09:41 21世纪经济报道

  本报记者 李振华

  北京报道

  中国政府不会放松对宏观经济的调控,而这一过程可能会再持续一到两年时间。决策层也数次传达了这一决心,表明降低通货膨胀和遏制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的压力并没有在短期 内消除。

  持上述观点的有经济学者宋国青、袁钢明及国际投行人士黄益平等人。

  粮食价格不会大跌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字,CPI(消费价格指数)增长在2004年呈现了一个向上的半抛物线走势。从元月份的2.4%,在2月份轻微回落0.3个百分点,然后一路上扬,在7月和8月达到5.3%的最高点。

  由于投资的快速增长,从4月份中国政府开始了一轮宏观调控。受时滞效应影响,CPI数据并没有立即回落。高盛亚洲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梁红女士此前曾预计,到10月份,CPI数据可能达到最高点。

  CPI数据的持续高涨,许多经济学家认为主要是粮食等食品价格上涨的推动作用。但国家统计局并没有公布粮食价格对CPI上涨的推动因素有多大。

  国家统计局数字表明,1-8月份籼稻、梗稻价格与去年同期上涨了42%和47%,而小麦和玉米价格则上涨了35%和26%,大豆价格上涨了36%。籼米、梗米和面粉的价格分别上涨了41%、39%和32%。8月份与上月相比,稻谷和玉米价格略有回落,大概下降1%,但小麦价格则比上月上涨2.3%,总体粮食价格继续维持高位价格运行。

  与粮食产品密切相关的还有油料和肉制品。

  1-8月份,食用油和油料价格上涨22%到26%之间,8月与上月相比,则互有涨跌,总体稳定。肉制品1-8月上涨非常不均衡,猪肉价格上涨35%,牛肉和羊肉上涨只有9%和5%。但受粮食成本上涨的推动,8月份猪肉价格比上月上涨3.9%,鸡蛋则飙升7.6%。

  秋粮丰收在即,多数经济学家相信,粮食价格可能回落,进而降低CPI的增长率。

  亚洲开发银行驻中国首席代表克鲁斯。莫里说,中国通货膨胀能否得到有效的控制,相当程度上取决于食品价格的情况。

  但粮食价格回落,进而带动食品价格下降,目前似乎并未表现出来。

  世界粮食组织此前预计,2004年世界粮食产量将增加7.8%。这相当一部分是由于中国因素造成。受世界粮食增产预期的影响,国际粮价在近期内开始趋于平缓下降。

  但这一下降幅度并不明显。国家统计局农调总队鲜祖德总队长说,目前虽然世界粮食增产造成库存上升,但仍没有达到库存的警戒线以内。2003年世界粮食库存已经降到15%左右的水平,尽管目前世界粮食丰收,但仍不可能使库存超过18%的警戒线。

  “只是缺口减小了,供求的关系没有发生转变,大体处于平衡状态,所以从供求关系上看市场价格不应该下降。”鲜说。

  这一观点得到了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宋国青教授的赞同。宋说,秋粮丰收只占小头,增产的部分相对粮食的缺口要小得多,“属于次要因素”。

  夏粮、早稻有大幅度的增产早已确定,这一消息已被市场充分吸收,数据表明,夏粮增产的消息未造成粮食价格的大幅下跌。

  此前经济学界都预计中国秋粮也将获得丰收,但鲜没有透露这一数据。他说,从各地已经发布的消息来看,预测结果几乎已成定局,“问题只是增产多少”。但市场对秋粮丰收消息也早已开始消化,可以从粮食现货和期货价格中觅到踪迹,并不会等到公布数据后才会反映出来。

  另一因素值得注意,鲜说,数年来,中国耕地面积持续减少,这在今年中央及时采取措施、加强土地管理后,才得以改观,“这只是粮食恢复性的增长。”

  “8月份中国粮食价格也稳中有降,基本上会比较平稳,”鲜祖德表示,“未来粮食价格大涨的可能性没有,而大跌的可能性也微乎其微。”

  但他对此前的粮食价格推动通货膨胀持有异议。“粮食价格的上涨并不是通货膨胀的推动力,这里存在误解,”鲜祖德说,“本轮价格上涨,并没有像往常一样,其他产品搭便车涨价。粮价上涨只是独立的因素,是前几年粮价过低的恢复。”

  显然,目前对粮食价格的焦虑尚不值得担心。粮食价格不会在短期内带动CPI较大幅度的下降,而长期内对CPI的影响将减弱。

  能源成为新的推动力

  国家统计局新闻稿中表示,8月份CPI上涨中有3.7%属于翘尾因素。

  不过亚洲开发银行似乎认为,消除翘尾因素,中国CPI指数也难以回落到低的水平。根据亚行的估计,中国2004年通货膨胀率可维持在3.4%,但2005年这一数字可能达到4.9%。

  “能源价格的上涨将为中国经济发展前景带来新的变数。”亚洲开发银行驻中国首席代表克鲁斯.莫利先生认为。

  2003年,中国对石油的需求量同比增长了9%,而2004年1-6月份,石油需求又劲增20.6%。

  “随着经济的持续增长和汽车数量的快速增加,中国对原油的需求将继续上升,”克鲁斯.莫里表示。

  他称,持续高涨的国际油价将对亚洲经济造成伤害,受冲击最大的将是泰国和菲律宾,其次将是中国和中国香港地区,“这取决于对石油的依赖度、石油利用效率、经济结构和出口的构成。”

  中国原油产量并未能满足于日益扩大的需求,相反,中国国内石油产量因油田不断老化而趋于下降。2003年中国共进口原油9113万吨,对外依存度为35.0%,预计2004年原油进口量为1.2亿吨,原油对外依存度将超过40%。国际原油价格波动对中国经济和物价的影响明显加大。

  其次,中国已经成为能源使用强度很高的国家,根据亚行的估计,每生产1000美元的GDP,中国需使用超过四分之三吨当量的原油。这大约是亚洲其他国家平均水平的两倍,因此石油利用率非常低下。

  而目前高企的油价似乎并不能在短期内回落到较低的价位,中国面临能源价格持续上涨的考验。

  亚行日前刚刚发布的《2004年亚洲发展展望更新》中做出预测,如果从2004年第二季度一直到2005年第四季度,国际原油价格保持在40美元每桶,中国CPI指数将增加0.5个百分点,GDP将回落0.8%;如果保持在50美元一桶,CPI指数将增加0.8个百分点,GDP将回落1.1%。

  而申银万国预测更为激进,他们的研究报告称,如果2004年原油价格上涨30%平均油价为37美元左右,将使CPI上涨0.7%,投资品价格上涨0.9%,从而使总物价水平推涨1.5%,并使物价维持高位的时间延长。

  但宋国青教授另有自己的看法。他认为美元存在通货膨胀因素,“所以问题没有想象的那么严重”。

  “美元几年间贬值已达30%,以美元计价的原油维持在40美元到50美元每桶并不算太高,” 宋国青说,“问题的关键取决于汇率,如果人民币汇率维持‘盯住美元’的政策不变,价格传导自然不可避免。”

  即便如此,中国经济承受油价上涨的能力可能比过去任何时候都将更强,这得益于中国外汇储备水平一直都维持在较高的水平,将足以缓冲短期的收支失衡。同时,中国通货膨胀率尚处于中等水平,为宏观调控提供了空间。

  其他成本和消费将推动CPI走高

  中国未来CPI指数不可能大幅回落,还将受成本推动的影响。

  亚行驻中国办事处首席经济学家汤敏表示:“8月份工业品出厂价格正在抬头。”

  8月份,工业品出厂价格总水平比去年同月上涨6.8%,涨幅比7月份提高0.4个百分点。这是在6月、7月工业品出厂价格增幅稳定之后,重新开始加速上涨。

  “受能源、运输成本等的推动,今年下半年到明年上半年,粮价影响减弱之后,成本传导推动物价上涨的比例将会上升。”汤敏说。

  受4月份开始的宏观调控影响,钢材、有色金属价格水平从5月份起已连续两个月下跌,因此6月当月剔除能源涨价影响,6月工业品出厂价格仅比5月上涨0.1%。

  但这一势头在8月份开始逆转,钢材、有色金属又开始新一轮的上涨。而煤炭价格上涨也在加速之中,有色金属价格则增势不减。

  8月份,整体生产资料价格同比涨幅升高,环比涨幅也有所扩大;生活资料在6、7月份环比下降之后,在8月份开始小幅反弹。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字,1-8月份,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了10.4%,这比1-7月份升高了0.3个百分点。

  “由于时滞的效应,投资品价格上涨还没有完全传导到CPI指数中,”汤敏说,“但这将会在接下来一段时间表现出来。”其认为中国未来表现出的温和的通货膨胀将成为典型的成本推动型,这种推动力难以在短期内消除。

  但宋国青说,CPI指数跳高与成本的推动关系不大,“成本能否传导下去并不一定,取决于投资和货币的情况”。

  宋国青还表示,政府部门和央行注意到了投资品和工业品涨价的因素,已经采取措施,“未来几个月价格可能还会高一些,但半年之后将会降下来。”所以他预计明年全年的CPI将保持在3%-4%的区间运行。

  亚行高级经济学家庄健还补充说,消费的快速增长也将推动CPI的走高。上半年,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2.8%,7月份和8月份仍然维持在13.1%和13.2%的水平。“这说明消费增长已经步入快速阶段,”他说,“2004年消费呈现前低后高的趋势,这种消费增长的势头在05年仍然将保持一段时间。”

  克鲁斯.莫里认为,城市可支配收入增速在加快,而农村收入也出现了7年以来的新高,这都会促使消费增速的进一步提升。

  实际上,这种价格上涨在敏感度较高房地产行业表现得非常充分。

  由于前一段时间收紧信贷和控制土地开发面积,供给增长乏力。但由于房地产贷款利率仍然较低,而负利率下房地产投资收益似乎正表现出更强的吸引力,需求不仅未减,而且增加。

  建设部20日发布房地产市场运行情况显示,房地产价格仍然持续上涨,今年前8个月,全国住宅商品平均价格,同比增长11.2%,比一季度上涨了4.7%。供需矛盾表现非常抢眼。增加供给也许可以缓解这一结构矛盾,但决策层担心,这可能造成投资的新一轮热潮,这将使已经压制下来的固定资产投资再次攀升,并造成原材料、钢材等投资品价格的更快上升。

  宋国青说,房价并不是CPI指数上涨的最终根源,投资下落和货币的收紧将在未来一段时间促使房价的回落。他预计,第四季度,投资将回落到20%以内,而12月份将可能控制在10%以内,涨价的因素正慢慢减弱。

  加息仍然面临压力

  因此,三大因素促使中国CPI未来一段时间将保持高位,通货膨胀的压力并没有迅速消除。

  克鲁斯.莫里表示,为应付原油等能源价格上涨因素的不利影响,中国有必要采取进一步措施,降低能源的消耗。

  但这显然需要进行中期和长期的结构调整,亚行认为,亚洲一些经济体实行了更富有弹性的汇率政策,因此可以将货币稍微增值,“有助于缓解石油价格上涨的冲击。”

  克鲁斯.莫里认为,中国为消除通胀的压力,有必要提高储蓄的利率。“中国货币政策的第一步提高准备金率是可以理解的,”但他还说,“利率与通货膨胀存在关系,在现在情况下,中国在政策方面有必要加强力度。”

  汤敏对这一说法进行了补充,“亚行并不认为单纯调整利率就可以解决中国通胀和投资过热问题,这只是系统调节经济的一个必要措施。”

  “调整利率程度当然不会达到钢铁、电解铝等行业的平均收益水平,但考虑边际因素,起码可以阻止一部分进入者,提高资金的使用成本。同时也可以阻止储蓄进一步流入投资领域。”汤敏说。

  汤敏甚至认为利率属于宏观管理的内容,并不一定在非要作为宏观调控工具使用,在特定情况下调高后,可以在通胀率降下来以后再重新调回去。

  亚行还建议,为配合中国的宏观调控,中国财政支出有必要从基础建设领域抽身而退,转向教育、卫生、科学技术和农村地区。

  “我们认为财政政策有必要关注较冷的行业和区域。”克鲁斯.莫里最后这样表示。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通胀新闻




评论】【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甲午海战110周年
中国网球公开赛
电影金鸡奖百花奖揭晓
法兰西特技飞行队访华
新一轮汽车降价潮
北京周边郊区秋日游
金龙鱼广告风波
2005研究生报考指南
《我知道的中国监狱》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