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企云安的烦恼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9月24日 07:31 中国经济时报 |
这是一家一步一个脚印走过来的民营企业,在云南,有目共睹。当走过整整20年,基础夯实了,跳跃式发展的机会也如期而至,融资的瓶颈却横在企业面前,继续走吗?怎么走? -本报记者 王海坤 李强 邹明涛 5个亿的成长轨迹 昆明西南郊,古滇池的水退却后,留下的片片滩涂畔散落着几个小村子,上世纪70年代末,一个年轻的泥水匠从其中的一个村中走出,组了一个修缮队,扯起一面小旗,向近在咫尺繁华的昆明城走去…… 20几年后的今天,当记者来到这片古滇池的旧地时,触目所及的已是成片掩映在高大的绿植间的旅游会议中心,那些乳白色的欧式建筑与绿色的植物、蓝色的池水相映,再加上昆明柔和、明媚的阳光,任谁也无法与那曾经的滩涂、村落相联系,而这一切的变化都与一个民营企业、一个人有关,这就是如今的云南云安集团和他的掌舵人苏云安。 如今年纪未近六旬的苏云安,早已一头银丝,再也不复当年带领修缮队闯昆明的英姿飒爽,坐对这样一个企业家,从眉宇和神色间都能体味出民营企业一路走来的风霜。 截至2003年,虽然云安集团的总资产已超过了5个亿,但实际上,在云安的成长过程中,总资产达到1个亿用了漫长的17年,这17年,用苏云安的话说,是在夯实基础,稳健前行。苏云安不相信有什么神话,他喜欢把一个工作做好,在做下一个。的确,在昆明,云安集团一直以踏实、稳健著称业界。对于云安集团来讲,真正进入跳跃式发展的转折点是在2000年,这之前,云安始终在以建筑为主业,1999年随着世博会前房地产热潮云安,做起了房地产、酒店。然而,2000年始,云安集团进入了空前理性的阶段,这年8月,云安进入了改制的轨道,成立了“云南云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彻底清晰了产权,再无后顾之忧。但紧接着扑面而来的却是世博会后,昆明酒店业的大滑坡, 滑坡大势之下,市场萎缩,业内企业纷纷选择出局,然而,苏云安却奇思逆想,进军旅游房地产业,之后几年的事实证明,这确实是云安当年走对了的一步棋。有资料显示,从2001年至2003年,云安集团3年出现了一个跳跃式发展,总资产跃居5个亿。 对于这点,云安有自己的理由——那就是云南旅游业的远景和大势。 造“园”运动 在5个亿的总资产顺利实现以后,2003年始,云安开始时刻准备着寻求新一轮跳跃式发展,而恰在此时,新一轮跳跃式发展的机会也如期而至。这还要从世代萦绕着昆明的那一汪碧波滇池说起,在过去的许多年,昆明对于滇池的水质保护十分重视,每年的清淤工作不惜花费人力物力,在滇池草海边上,建成的巨大清淤工程日夜轮作。这样,几十年过去了,草海岸边上便出现了大片的淤泥地,据计算,到如今这片淤泥地有4000亩之多。大片的淤泥地经日晒蒸发,时日渐久以后便形似土地,只是种庄稼,要么不长,要么长出的粮食、水果有害成分超标,这样便成了当地政府头疼的问题,这么大一片淤泥地究竟怎么办好呢? 2001年,经西山区马街镇政府的提议,昆明市委采纳了在这里建“草海生态公园”的建议。然而,用什么钱建?谁来建?怎么样才能走出一条“投资——回收”的路子,真正能做到“以园养园”?这些问题在困扰了多日后终于定出走“民办”的路子,建“草海生态公园”投资需8个亿之多。于是在一份2004年“昆明市规划局文件”中指出:“草海生态公园”的4000亩土地,扣除现有村庄及村庄合理用地,剩余用地的70%用于公园绿化、湿地、游路、河道建设,30%用于以居住为主的低密度房地产开发,通过适量的商业性开发,实现政府组织、企业操作、带动公园建设的目标。而实际上,政府正是希望通过这样一种政策来达成“民办”及“以园养园”的路子。 无疑,当这样一个机会摆在民企云安的面前时,云安立刻意识到这将是寻求新一轮跳跃式发展的最佳时机。于是双方一拍即合,云安甩手1.5个亿展开了它的造“园”运动。 瓶颈 然而,时间仅仅过了半年,一种莫名的烦恼油然而生。云安集团的总经办主任直言不讳地告诉记者,目前在“草海生态公园”项目上困扰云安最大的问题就是融资。因为整个项目规划下来投资需8个亿之多,前期对公园的绿化就花去大半,这些都是投进去暂时不见任何效益的,而公园的商业用地开发目前滞后于绿化工作,搞滚动开发又不大可能。虽然,明眼人都能看出云安“草海生态公园”项目光明的前景,但就有这么一个不大不小的“瓶颈”卡在那片光明的前方,让如今的云安颇感难受。 细究其原由,记者发现,原来在云南乃至昆明,民营企业融资难的问题由来已久,首先说融资的途径之一——向银行贷款,几乎就是死路一条,因为在云南,银行很在意贷款的资产抵押,而民营企业在起家时乃至起家后,甚至规模膨胀到某个程度了,也不能改变公司所在地土地产权问题,只有使用权没有产权是几乎所有民营企业都解决不了的问题,于是银行明确表示,不能贷款给民企;其次,民企间的互助融资,包括参股合作等等,在云南民营企业间也几乎走不通,对此有业界人士表示主要因当地的文化所致,民营企业团结共进的少得可怜。再有如中小企业合作担保机构等等新生事物,似乎在崇山峻岭间的云南还没有发出芽来。而据介绍,目前在云南看到的上规模的民营企业,大多都是靠自身的力量一点一点发展起来的,几乎在其发展史上就没有过贷款,当然在这个艰难的过程中,有一批批的民营企业撑不住就倒下去了,人们早已习以为常。而那些已经长大了的民企在继续成长中该怎么办?正如云安,时至今日,这样的题目似乎还没人能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