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严打金融票证违法活动 侦破案件2080余起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9月23日 09:13 经济参考报 |
侦破案件2080余起,挽回经济损失1.77亿元 综合新华社消息 自今年3月我国开展整治金融票证违法犯罪活动工作以来,截至8月底,全国公安机关共立案3800余起,涉案金额34亿元;侦破案件2080起,挽回经济损失1.77亿元。这是新华社记者22日从公安部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的。 近年来,随着我国金融业的迅速发展和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金融市场不断实行对外开放,金融票证业务在我国经济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涉及金融票证的违法犯罪活动也频繁发生,严重影响了国家正常的金融秩序和社会信用环境,影响了我国金融业的正常发展。对此,公安部、中国银监会和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2004年3月至12月,在全国范围内联合整治金融票证违法犯罪活动。 公安部经济犯罪侦查局副局长张京介绍说,整治活动的重点是那些涉及银行票据、信用证、信用卡等金融票证的违法犯罪活动。旨在进一步净化金融环境,健全金融票证违法犯罪防控机制,推动社会诚信和金融信用体系的建设,维护中国金融业的正常发展秩序。 权威部门通报的信息显示:2004年上半年,全国企业累计签发商业汇票1.6万亿元,同比增长29%;累计票据贴现和再贴现2.2万亿元,同比增长14.9%。全国共有银行卡发卡机构96家,发卡总量7.14亿张,银行卡交易总额12.14万亿元,同比增长60%。 张京说,随着金融票证业务在我国社会经济生活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涉及金融票证的违法犯罪案件也频繁发生。在今年的联合整治中,北京、上海、湖南、海南等地公安机关破获了信用卡跨境系列犯罪案件,抓获马来西亚及香港籍犯罪嫌疑人数十名,缴获假信用卡数百张。北京市公安机关破获一起利用网上银行系统盗窃客户资金的案件,犯罪嫌疑人共窃取了267个银行客户资金总计100万余元,由于破案及时,未造成任何损失。 张京分析了金融票证犯罪的5个特点:涉案金额巨大,大案要案时有发生;个案涉及地区广,社会影响大;犯罪手段日趋智能化、高科技化和专业化;犯罪手法隐蔽,具有很强的欺骗性;跨境团伙犯罪案件增多。 在新闻发布会上,中国银监会政策法规部副主任张东风表示,银监会将进一步配合公安机关,在对银行业的监管中,如发现有关票证诈骗的嫌疑问题,将立即向公安机关通报。 中国人民银行支付结算司副司长许臻表示,在联合整治工作中,中国人民银行进一步规范了支付结算市场,积极引导消费者正确选择使用商业票据、银行卡,并在防范票据的伪造、克隆和维护信用卡的技术安全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中国人民银行将进一步加强对金融票证的安全管理,并及时向各级分支行和商业银行通报犯罪分子利用变造支票进行金融诈骗的案件情况。 三部门的联合整治行动将持续到今年12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