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银行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内财经 > 行业专题--石油业 > 正文
 

中国急需建立石油能源战略储备 参与国际合作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9月22日 10:50 新京报

  中国石油能源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世界石油资源的短缺或长期供应能力不足?还是由于政治、军事冲突而对我国实行石油禁运?抑或是其他国家间的重大冲突造成短期石油供应受阻波及中国?

  围绕着基础能源领域这些牵动人心的话题,9月20日,由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中国中化集团公司等4家石油石化公司联合举 办的“中国国际石油石化企业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张国宝、中国商务部合作司副司长赵闯、石油石化企业巨头总裁以及国际能源署、伦敦国际石油交易所等国外著名机构和公司的高级代表共同探讨国际石油石化工业和市场走向,展望石油石化工业的可持续发展前景,介绍中国石油石化产业对外合作新政策,以及公布中国能源项目最新进展及未来计划。其中有关中国石油供应的现状以及对国际石油资源的依存度分析、高油价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中国参与海外石油资源的开发以及战略储备计划运作等问题,引起了中外石油石化业界和国内外众多投资机构的广泛关注和重视。

  开放是必然趋势,据商务部合作司副司长赵闯透露,中国政府将进一步推动中国企业对外开展经贸合作与交流的鼓励性政策,即建立和完善稳定、透明的涉外经济管理体制,营造公平和可预见的法制环境;大力推进贸易投资便利化工程。进一步弱化政府在企业对外经济合作中的行政审批职能,进一步下放对外投资审批权限,简化审批程序,逐步实行网上申报和各类批准证书网上发放;充实和完善“走出去”的促进和支持体系。推动企业将“走出去”与“引进来”、对外贸易、对外援助等多种方式相结合,进一步拓展国际市场。鼓励企业带资承包和开发利用国外资源,在境外承揽大型的资源合作项目和承包工程项目。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张国宝:

  国情决定储备

  提要:中国至少2/3以上的原油可以自给,截至目前,中国总资源量中,原油达到1221亿吨,天然气达到47万亿立方米。在最终可采量上,原油为140亿-160亿吨,天然气为10万亿-15万亿立方米,煤层气为30万亿立方米。

  问题:政府对石油石化产业有哪些鼓励性政策?

  张国宝:政府对石油石化工业有六项鼓励性政策,即制定和实施国家可持续发展油气资源战略、努力增加国内石油天然气的供给能力,继续发展国际石油贸易和合作开发、加快发展石化工业,有效利用油气资源、逐步建立石油储备制度和风险规避体系、完善石油天然气开发、节约和有效利用的保障措施。

  问题:中国石油石化领域的投资机会?

  张国宝:中国石油石化工业领域里面的投资机会主要表现在天然气勘探开发;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天然气终端销售;天然气发电、煤层气的开发利用以及石化工业对石化产品的需求等诸多领域中。

  问题:我国的石油战略储备进展如何?

  张国宝:由于我们国家过去的原油供应一直依靠国内,一直到1993年才有小量的进口,所以以前对于石油战略储备没有足够的认识,但是近几年中国经济出现了快速增长,能源资源需求成长幅度加大,经历过世界范围内能源紧缺的局势后,国家已经认识到能源战略储备的必要性,因此国家已经规划并且已经开始建立能源战略储备。

  至于石油战略储备中的储备量即多少天的问题,我要强调一点,鉴于中国国情不同于别的国家,比如日本所需要的原油全部需要进口,但是中国至少2/3以上的原油可以自给,而目前可采资源探明率,原油是40%,天然气是20%。未来勘探潜力很大。所以没有必要一定要建立起90天的储备量才叫安全,我们将会根据中国自己的国情来建立自己的石油战略储备。

  中化副总裁韩根生:

  增大定价话语权

  提要:中国作为世界工厂在国际贸易中并没有很强大的定价权,被动地接受国际石油价格和国际市场出口商品的价格,无法将高油价产生的影响转移出去,只能独自承担和消化。

  问题:国际社会有种观点认为,由于中国经济高速增长拉动了世界石油需求,使世界石油市场供需紧张,国际石油价格不断上涨。对此如何看待?

  韩根生:市场供需是决定价格的主要因素,统计数字说明,国际石油市场不存在供求不平衡的现象,因而不能将国际石油价格的大幅上涨归罪中国。

  国际石油价格的波动是由多重因素决定的,如世界石油供需、欧佩克和非欧佩克产油国的政策、伊拉克局势、恐怖袭击、地缘政治、美元汇率变动等,但导致2003年以来国际石油价格高企的主要原因是国际投机所致。

  问题:我国应如何实现增大在国际石油定价中的话语权?

  韩根生:首先要在国内开设石油期货市场,有关企业积极参与国际石油期货交易活动,以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国际石油价格。我国已经在上海开设燃料油期货交易活动,建议在不断完善市场交易规则、扩大交易规模的基础上,逐步增加其影响力,并在可能的情况下将交易品种逐步扩大到成品油和原油。

  我国有关石油石化企业应在严格风险管控的情况下,积极参与国际期货交易活动,通过套期保利等手段,锁定进口石油成本,减少国际石油价格大幅度波动造成的直接冲击。

  问题:如何看待我国现行成品油价格构成机制?

  韩根生:我国应逐步将国内成品油价格与世界主要国家看齐,同时进行国内成品油价格构成改革,提高政府税收在价格中的比重,使政府掌握高油价的部分收益,可有效地抑制我国石油消费的过快增长和低效率,也可开辟新的财源为“走出去”和建立石油储备等重大政策的实施提供急需的资金支持。

  中石化高级副总裁曹湘洪:

  提高能源利用率

  提要:随着以乙烯为龙头的石化工业的发展,化工用油短缺的矛盾也将日益突出,预计中国原油加工量和乙烯产量之比将从目前的40:1降至20:1,石油化工原料自给的难度不断增加。

  问题:国内石油石化市场存在哪些问题?

  曹湘洪:首先,中国石油石化产品能力的增长尚不能完全适应市场需求快速增长的需要。石油产品供需存在结构性的矛盾,生产柴油比低于需求柴油比,液化气和燃料油进口量较大。

  其次,石油石化产业的发展受到资源的制约。国内油气产量增长缓慢,原有对外依存度逐年提高,对石油石化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一定影响。

  问题:国内石油巨头的中石化、中石油以及中海油等企业应如何应对这些挑战?

  曹湘洪:国内石油石化企业应充分利用国内国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加快结构调整,依靠技术创新,优化资源利用,提高资源利用,提高产品质量,全面提升石油化工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建立节油、节能、高效的现代化石油化工企业,努力满足国内交通运输燃料和石化产品的需求。

  大力节约资源搞好合理利用,要把宝贵的石油资源主要用于生产其他能源难以替代或难以大规模替代的交通运输燃料和石化原料;要狠抓节能降耗,从生产环节上最大限度挖掘资源潜力,减少原油自用和降低加工损失。

  而在国内原油进口依存度不断提高的形势下,加快建立可靠的进口原油保障体系,加快建立全球化的原油供应体系,实现原油贸易与“走出去”到海外投资,搞勘探开发相结合,巩固和提高中东原油的主导地位,进一步扩大非洲、俄罗斯和中亚地区的原油贸易和投资合作,同时建立与炼化工业发展相适应的储运设施,确保原油和化工原料的安全运输、稳定供应,实现资源全球化、品种多样化和渠道多元化。

  中石油副总经理苏树林:

  燃气法规尚缺位

  提要:目前,我国基本上没有关于石油天然气的专门法律,为实现石油天然气工业的有序竞争、规范运作、健康发展,加快建立、健全石油天然气法制体系迫在眉睫。

  问题:我国政府有意重点发展天然气工业,您能否透露有哪些新动向?

  苏树林:今后20年内,为满足天然气消费不断增长的需求,除加强国内天然气勘探开发外,我国将大规模建设天然气输运管道、地下储气库、进口LNG接收站等基础设施。总体目标是: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构筑气源多元化、供气网络化、管理自动化、气库配套、调配灵活的安全供气网络,天然气供应总体流向为“就近供应、西气东输、海气登陆、北气南下”。

  中国的能源利用效率在一定程度上不高,表现为我们国家的粗放型的经济结构还需调整,因此,我们制定了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政策。

  现在国家鼓励企业,包括承包商和开发商利用国外资源在境外承揽大型的合作项目和承包工程项目。

  问题:您认为如何实现天然气工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苏树林:目前,我国基本上没有关于石油天然气的专门法律,为实现石油天然气工业的有序竞争、规范运作、健康发展,加快建立、健全石油天然气法制体系迫在眉睫。而且目前实行的天然气定价机制难以灵活反映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使天然气与其他替代能源相比缺乏竞争力,部分气田生产仍处于亏损状态。价格不合理将会导致资源利用的不合理。我国需要尽快研究适应天然气工业快速发展、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天然气定价机制。

  其次,由于下游用气市场配套设施滞后,需要进一步改革城市燃气管网的建设和运行机制;天然气安全生产和输气形势也不容乐观,需要继续大力整顿天然气生产、运输市场秩序。

  -国际视点

  中国急需建立石油能源战略储备

  提要:国际能源署石油市场与危机应备局局长小林健二看到,中国在2004年和2005年新增石油需求中起主要作用,平均占30%的份额。

  中国在国际能源市场举足轻重

  问题:当今世界石油市场存在哪些风险?其表现为哪些特点?

  小林健二:石油市场仍然充满波动性。市场面临明显的经济变数和全球不确定因素。新的风险因素不断出现,包括针对能源设施和能源贸易咽喉要道的恐怖主义袭击,以及产油国的政治动荡。许多情况下这些变动又被市场波动变得更加复杂。

  OPEC供应有一定的缓慢增长,表现为中国和美国炼油厂满负荷运转及对产品的强劲需求。而今年上半年,期货市场的退缩消除了将石油置于库存的财务热情。同时从2003年以来OPEC的富裕产量很有限,这样一来市场波动和供应风险更大。简言之,市场是疲软和脆弱的,短期浮动和明显的价格上涨将司空见惯。基于以上分析,我认为当今全球能源市场上的能源危机是全球性的问题。

  问题:预测一下当今世界以及中国石油能源的前景?

  小林健二:如果政府或私营部门的能源政策不发生重大变化,世界能源需求在2030年前将稳步上升,而世界一次能源需求增长中的60%以上将在发展中国家。

  在未来30年中,中国将继续作为第二大能源消费国,并且世界能源需求增长量的20%和石油需求增长量的16%将来自中国。而中国在2004年和2005年新增石油需求中起主要作用,平均占30%的份额。

  建立战略储备参与国际合作

  问题:如何看待中国的石油能源战略储备?

  小林健二:紧急情况下战略性石油储备是保护可能发生的短期石油供应波动的最有效的途径。国际能源署协约规定其成员国要建立和保持起码相当于90天石油净进口的战略性石油储备。

  在亚洲,日本和朝鲜符合并超过这一标准。亚洲其他石油进口国如中国和印度也声明了准备建立一定数量的战略石油储备。这将是一个地区性合作的好机会。中国曾多次与国际能源署探讨有关中国发展紧急石油战略储备技术、财务和组织问题,以及进行进一步的数据交换和对话。

  问题:对中国石油能源战略有什么建设性的意见?

  小林健二:石油生产和消费国的部长们曾多次表达了他们支持石油数据合作法来解决石油数据缺乏透明度的问题。这是引起世界石油价格浮动背景因素之一。这就是说每个重要的石油生产和消费国应努力搜集和散布关键的石油数据,特别是一个月中的生产、库存和需求量,这样一来能改善石油数据的完整和即时性。比如说中国石油数据的短缺有时会引起对中国石油市场真实平衡的误解。

  我希望中国国家统计局和石油工业努力建立石油市场供需每月数据并参与世界做法。国家能源署将努力帮助中国通过组织培训专家和统计师提高产量。

  本报记者 王冰凝 北京报道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战略储备新闻




评论】【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甲午海战110周年
中国网球公开赛
电影金鸡奖百花奖揭晓
法兰西特技飞行队访华
新一轮汽车降价潮
北京周边郊区秋日游
金龙鱼广告风波
2005研究生报考指南
《我知道的中国监狱》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