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银行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内财经 > 《中国经济周刊》2004 > 正文
 

资料1:谁是毒赤潮的罪魁祸首?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9月20日 14:07 《中国经济周刊》杂志

  

  资料1:谁是毒赤潮的罪魁祸首?

  据中国海监飞机和船舶在渤海海域监测发现,2004年6月11日,黄河口附近海域出现面积约1850平方公里的赤潮。该海域为野生贝类生长区,目前尚未出现贝类大量死亡现象,但水体表面漂有大量蚊蝇及小飞虫尸体。6月12日,天津塘沽附近海域至渤海湾中东部及北部海域出现面积约3200平方公里的赤潮。此次在渤海首次引发的赤潮生物为棕囊藻、米氏凯伦藻,且均为有毒藻种。截至6月14日,赤潮仍在持续中,此次赤潮范围之大仅次于1998年。

  近年来,中国海洋赤潮频发,危害加剧。海洋专家分析,这与陆源污染加剧直接相关。

  2004年5月份全国海域发现赤潮34起,其中黄渤海3起,东海31起,累计超过1万平方公里。

  赤潮是一种自然现象,但近年来中国海洋赤潮频发与中国的快速工业化过程以及大量剧烈的农业开发活动有关。不断加重的污染、水土流失使赤潮发生的频率越来越多,规模越来越大,强度越来越强。

  目前中国农业耕种过程中大量使用化肥,而据有关专家分析,农作物对化肥的吸收率仅为30%,70%都将随着水土流失最终到达河流和海洋,对海洋造成污染。而海洋养殖规模在不断扩大,如果海洋养殖不能科学布局,也会成为赤潮发生的温床。

  每年4月到10月是赤潮多发期。为做好全国赤潮防灾减灾工作,国家海洋局征加大赤潮监控力度,加强陆源污染监测,实施应急防范措施,加强赤潮灾害防治科学和技术的综合性研究。并规范赤潮信息发布行为,防止引发社会动荡和公众的不安。

  海洋赤潮主要会对水产养殖和捕捞业造成较大损失。目前还没有技术手段消除大规模赤潮的爆发。目前,国家海洋局在全国重点海域建立了33个赤潮监控区,开展高频率、高密度的监视监测。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渤海新闻




评论】【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甲午海战110周年
中国网球公开赛
电影金鸡奖百花奖揭晓
法兰西特技飞行队访华
新一轮汽车降价潮
北京周边郊区秋日游
金龙鱼广告风波
2005研究生报考指南
《我知道的中国监狱》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