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银行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内财经 > 正文
 

新棉登场陷资金窘境 棉市机制面临考验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9月19日 15:35 《财经时报》

  据了解,部分资金紧缺的纺织企业已开始求助民间融资。专家担心,民间融资利息高会让企业背上沉重的债务包袱,加大企业经营风险。此外,纺织企业资金紧缺也会波及棉花(资讯 论坛)经营企业,棉花赊销情况愈加普遍,三角债形成几率将大大提高

  本报记者 李文科

  刚刚参加了山东棉花供需见面会,山东银岱纺织集团采购部杨经理对记者的第一反映是:“棉花消费照例现在该进入旺季,但今年市场非但不旺,反而像在倒退。”

  在他看来,最主要原因是涉棉企业普遍资金短缺。“这与今年以来的宏观紧缩政策有很大关系”。

  中国纺织工业协会新闻中心主任孙淮滨,肯定了上述判断。

  他介绍,在纺织行业中,一些大型的纺织企业,比如一些上市公司,可能不会面临资金难题。但是,中国的纺织企业以中小企业为主,其比例大概占90%以上。中小企业融资难,加之上半年宏观紧缩政策和去年棉价的大幅波动,使得纺织企业境遇更为艰难。

  按照历年的惯例,棉花市场现在应步入一个消费旺季和新棉上市的“非常时期”。但今年市场显得格外沉寂,不论期货、现货还是电子交易市场,都笼罩着强烈的观望气氛。

  业内人士告诉《财经时报》,新棉上市存在着诸多不明朗因素,如新棉收购定价、国家进口调控政策、一年多以来棉价的大起大落等都在影响目前的棉花行情。

  但专家们并未因目前棉花行情低迷看低棉花后市行情。他们认为,棉市平稳对各方都有利,要维持棉市稳定,关键的因素是看中央政府下一步的宏观调控政策导向。

  他们同时表示,把棉市稳定的期待,基于国家政策的进一步动向,并非真正的市场行为;棉花市场体制应进一步完善,并促进国内棉市与国际的接轨。

  新棉受困资金难题

  前段时间,国家统计局对全国3911家重点企业进行的一次资金情况调查,也暴露出同样问题。调查显示,半数以上企业反映贷款难度增加,感到流动资金紧张。其中,纺织行业的资金紧张程度占所有调查行业之首。

  按规定,去年新棉收购时,在中国农业发展银行贷款的企业,需在今年8月底即新棉上市前还清贷款。但有数据显示,截止到6月底,内地棉区还贷率不到50%,许多企业在新棉上市前都面临还贷压力,旧债不还,新债难借,这直接影响到新棉上市后企业收购资金的到位。

  业内人士透露,绝大多数纺织企业除拥有少量自有资金,此前主要依靠银行贷款,部分面临资金紧缺的纺织企业已开始求助民间融资。

  专家担心,民间融资利息高,必然让企业背上沉重的债务包袱,加大企业经营的风险。与此同时,纺织企业资金紧缺问题也会殃及棉花经营企业,棉花赊销情况愈加普遍,形成“三角债”的几率将大大提高。

  棉花市场出现价格波动很正常,但2003年以来的暴涨暴跌实属异常。孙淮滨告诉记者,纺织企业最怕棉价大起大落。在市场化的环境中,棉价大起大落必然增加企业风险,影响企业正常经营,进而还会影响整个行业的发展。

  在中航期货经纪有限公司分析师周林看来,棉价定位合理与否,要看市场是否相对稳定,一套合理的定价机制将有利于棉农、棉商、棉纺织三方利益,有利于产业健康发展。

  据有关方面对国内一些棉花主产区的调查显示,内地农民今年植棉的硬成本在9000元/吨左右,加上人工费用,合计约11000元/吨,新疆棉的成本低1000元左右;国家引导棉花市场的价格是13000元/吨。而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业内人士普遍预期的价格为12000元/吨左右。

  棉市长期看涨

  从上面三项数字看,如果棉花市场预期的12000元/吨真能成为贯穿2004年后市棉价运行中轴线,就能对后市行情的发展起积极的作用。

  然而现实是,目前棉市低迷,市场观望心理严重。中国国际期货经纪有限公司交割结算部副总经理许诺告诉记者,目前,新棉上市存在诸多不明朗因素。比如新棉收购定价、国家的进口调控政策、一年多以来棉价的大起大落等,都让市场格外谨慎,为棉花后市行情增加了不确定性。

  山东银岱纺织集团采购部杨经理认为,棉价维持稳定的关键,要看国家的下一步宏观调控政策。对此,孙淮滨也认为,进口调控政策的处理非常重要,如何做到及时、有效地弥补国内缺口,防止进口调控政策的滞后关系重大。

  周林告诉记者,目前棉价可能还面临一轮跌势,但从长期来看,2004/2005棉花年度的后市行情很可能保持在较高水平。

  他的理由是:棉花经营企业库存渐少,纺织企业库存也已低于正常水平,急需补充库存;纺织旺季到来,布机开机率提高,棉纱销售略有好转,纺织企业资金偏紧的状况有所缓解;从价格上看,国内现货、期货、撮合价处于一个反复寻底的过程中,市场多方比较活跃,市场信心较前期明显增强,处在一个逐步恢复的过程当中;纺织配额如能按时取消,也会带动棉花需求。

  另外,政府对棉价的大幅下跌表现出积极调控的姿态,更加注重对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产业政策的扶持,政策性因素表现利好的可能性较大。

  体制关键

  在业内人士看来,国家对市场的调控政策都不过是特殊时期的反映,更关键的,是棉花市场体制自身的建立和完善。

  德润林信息有限公司分析师李先生告诉《财经时报》,2003/2004棉花年度出现的跌宕行情暴露出棉花流通体制方面的缺陷:市场预警和风险控制机制几乎没有形成,涉棉企业简单的追涨杀跌行为,让他们饱受棉价剧烈波动之苦。

  孙淮滨强调,促进有序竞争的棉花市场体系的形成很重要。他认为,棉市要“搞活”没错,但要有“度”,投机商过度投机炒作的行为应能得到控制。

  不仅是现货市场,期货市场的规范化运作也相当重要,虽然现在期货市场还处于低迷期,但作为市场主体的避险工具,期货市场具有发现价格、套期保值等功能,规范化的期货市场能给企业提供理性的价格信号。

  业内人士普遍呼吁,国家在完善国内棉花市场化机制的同时,要促进国内棉花市场与国际市场的接轨,使得棉花流通体制、进口配额管理等方面加快适应国际化、市场化的要求。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新棉新闻




评论】【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2004雅典奥运盘点
中超联赛重燃战火
演员傅彪患病住院
新丝路模特大赛
央行加息在即?
我要买房有问必答
近期降价车型一览
游戏天堂2新增服务器
话题:成吉思汗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