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中国学论坛”各国学者描述未来中国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9月17日 11:51 新快报 |
8月底,由上海市人民政府主办、上海社会科学院承办的首届“世界中国学论坛”在上海举行。论坛以“多元视野下的中国”为主题,来自海内外近400名一流学者囊括了目前几乎所有在国际舞台上活跃着的“中国通”,他们对未来中国形象的描述,既让人振奋,也有些扑朔迷离。 在中国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之际,在中国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之时,这个古老文明似乎 再度成为了西方人眼中的一个谜。“强大但不确定的中国”,成为了最近以来外界议论中国时常用的一个关键词。如果说中国让人眼花缭乱的国际形象可以追溯至马可.波罗时代,那么,今天,龙的国度似乎再度令外界看不太懂。“经济泡沫”VS经济神话 2001年7月章家敦提出“中国崩溃论”时曾“确定”地预言,“中国现行的政治和经济制度最多只能维持5年。”但是,现在,已过去了整整3年,实际情况与他预言的恰好相反。 不过,也有人认为中国经济正受着过热困扰,前景具有“不确定性”。美国《华盛顿邮报》评论道:“在泡沫经济中,人们会觉得好日子将永远持续下去。上世纪80年代日本人有这种感觉,90年代末美国人有这种感觉。如今,中国人也是这么想的。在他们眼里,‘经济奇迹’的阳光无比灿烂──而殊不知,乌云已在悄悄逼近。” 然而,出席论坛的印度尼赫鲁大学中国研究专家戴史潘教授表示,中国经济增长仍将继续,这主要来自于中国的两个特点:一是中国国内市场容量巨大,即使出现像东南亚那样的经济危机,也不会发生经济崩溃;二是中国有着强大的政权保障,哪怕出现危急情况也不会产生太大的混乱。 “新威胁”VS稳定力量 更多人关注的一种“不确定性”,还不是中国经济本身,而是经济奇迹究竟将把中国带向何方?“许多西方人认为中国具有潜在的力量。世界在推测,中国是否会恢复中华帝国,或者是改变其他国家?”上海社科院副院长黄仁伟说。美、英、法等国媒体都曾发表关于中国崛起的文章,认为中国崛起必然伴随用武力谋求霸主地位,由是形成了“中国威胁论”。 现在,情况有所变化。黄仁伟指出,认为中国崛起之后要通过战争手段统治世界的言论,在西方已没有多少市场。如今,是另一种层面的“中国威胁论”。 相较于过去较多强调意识形态和军事,如今,是不知道中国经济究竟会成长到多么巨大以及它将如何改变世界经济秩序。法国评论家埃梅罗吉说,真正感到“有点实际威胁”的是,伴随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和整体经济规模扩大,国际市场越来越感到中国参与竞争的压力。“不过,仍有很多人认为,崛起的中国将是世界稳定的重要力量。”黄仁伟说。 说“不”的中国VS说“是”的中国 1996年出版的《中国可以说不》影响仍存。中西方由此发生激烈言词交锋。“妖魔化中国”一词也不胫而走。 情形如今已有变化。专家指出,“9.11”后,美国一方面“顾不上”中国,另一方面在不少场合力求与中国合作。那么,中国在国际舞台上会更多地说“是”吗? 说“是”,意味着自信的中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主动向世界回应自己的责任和扮演的角色。在联合国有关问题、在防扩散、在亚太安全问题上,中国都明确提出自己的主张。在世贸组织里,则有着更大的牵制作用。 说“是”,也表明中国可以在一些问题上与西方开展对话与合作。世界上出现了一个更遵守国际游戏规则的中国,也是一个作为“国际秩序的建设者和改革者”的中国。中国的国际形象更具有确定性。 “能源黑洞”VS“好市场” 对中国能源问题的忧虑早就存在,而去年中国集中爆发的全面能源紧缺,则引发了西方对中国未来的强烈担忧。 现在,中国正消耗着全世界1/3的煤,30%的铁和铝,40%的水泥……而中国产出的GDP仅占世界总量的4%-5%。这样的投入产出比让世界忧虑:中国到底是一个好市场还是一个“黑洞”? 出席此次论坛的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所长、俄中友协主席季塔连科表示,一些学者甚至担心随着中国实力的增强,强烈的能源需求会使它对一些能源产出地发动侵略,譬如西伯利亚。 但是,也有包括一些日本媒体在内的舆论预言,中国将与国外合作,开发新能源,为解决世界能源问题找到新出路。 “贫富悬殊”VS“贫富均化” 西方考察未来中国的另一个巨大不确定性,是农业问题。8月底,法、美、俄等国媒体都报道了中国再次出现谷物短缺、面临“粮食危机”的问题。但是,西方人的关注焦点已不再仅是“中国能不能养活自己”,农村稳定问题更多地进入了他们的视野。 在此次论坛上,日本早稻田大学政治学教授毛里和子认为,农村不稳定的潜在危险将成为令未来中国政府最烦恼的问题,“中国政治背后的主角是老百姓,而他们又是巨大的贫富悬殊中的贫困一方”。 大多数学者对目前中国的“共同富裕”战略能否有效实施给予极大关注。 竞争对手VS学习榜样 在所有不确定性中,有一种观点则比较确定:西方已第一次把中国视为一个真正的竞争对手,要求使用同样的标准、在同样的游戏规则下进行比赛。 上海社科院院长助理屠启宇认为,这种认识大概在2000年左右开始出现。当时,联合国经合组织开始把中国作为研究对象,欧盟经济部门也成立了研究中国的部门。 与此同时,也出现了西方重视所谓“中国经验”的现象。今年5月,在上海召开的世界扶贫大会上,世界银行行长沃尔芬森把中国称为“优等生”,并把上海市以大手笔投入城市绿化、成都市综合治理府河和南河的经验在全球推广。 英国著名思想库伦敦外交政策中心今年5月发表了美国高盛公司政治经济问题资深顾问乔舒亚.库珀的一篇论文,提出了影响很大的“北京共识”概念。“谁能解读中国案例背后的逻辑,谁就将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印度的戴史潘教授说。 然而,中国经验究竟有多大普适性?一些人认为,这还需要较长时间来观察。 “愤怒国家”VS理性大国 强大起来的中国会否成为一个狭隘民族主义的大国?这是西方对未来中国感到不确定的另一层面。 在西方的英文主流媒体上,最近时常可以看到“fenqing”这个汉语拼音。“愤青”正式进入了西方词典。西方人不理解:在开放时代成长起来的一代人,为何竟对西方文明持如此强烈的批评态度? 一种观点认为,这种情绪既传达了新一代中国人对西方霸权的不满,也表明他们对世界和对自己的价值取向的不确定感,以及他们在生活压力下的情绪宣泄。 来自英国的中国学学者杰拉德.张对《望东方周刊》说,“我认为中国的过激民族情绪还很难控制,这个主要是后天教育的问题。西方国家有种观点,认为中国在公民的教育方面做得还不够。” 中国能否“约束”部分国民的不理智情绪?中国能否应用现代政治智慧处理好复杂问题?这极大关系到未来中国的国际定位。 中国在“改进”中走向确定 参加“世界中国学论坛”的专家普遍认为,中国国际形象塑造的最终决定力量取决于中国自身的行动。 在被要求用一个词汇描述对未来中国形象的看法时,俞新天说:“改进的中国。”他认为,与其他的描述相比,这个定位更具有动态的象征含义,既指中国富有活力,同时也喻示中国新一届领导人灵活的内政外交姿态。 黄仁伟说,新一届中国领导人执政后,对世界的看法越来越开放、明朗。中国仍将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并在参与全球化的过程中持续发展。中国一定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8月25日至29日,第十次驻外使节会议在北京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维护中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争取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睦邻友好的周边环境、平等互利的合作环境和客观友善的舆论环境,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服务,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中国外交工作的根本任务,也是基本目标。 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的王义桅表示,胡锦涛主席在讲话中特别强调了四个环境,这与以往单纯强调经济、政治环境相比,是一个重要的突破。 |